加气混凝土砌体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20 09:55:30

加气混凝土砌体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设计的要求,采用传统烧结类制品的施工工艺已来严重不适用,新型节能轻质墙体在建筑工程上大量推广,加气混凝土砌体作为一种轻质墙体填充材料从而得到广泛使用。但该砌块墙体存在裂缝现象是业主投诉的主要问题,这几年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形成一套施工技术,克服这个质量通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加气混凝土砌体裂缝原因分析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加激发材料为主,利用发气剂与其组分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经发泡、切割及蒸压而成的一种多孔结构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吸水性多孔材料,干缩性大,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的这种特点,使得加气砌块更容易开裂。

墙体开裂中以加气混凝土砌块所占比例最高,加气混凝土砌体具体表现为柱侧以及墙体中部竖向或八字形裂缝。成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砌体材料收缩量大;二是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存在温度变形差。

加气混凝土砌块更易于开裂,还存在下述原因:

a)由于水泥砌块在28天龄期内收缩量很大,因此规范明文规定,施工时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而许多厂家忽视此项规定。生产紧张时,砌块往往提前出厂,而施工现场缺乏检测手段,在施工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基本是进多少用多少,直接造成墙体砌筑后收缩量大的问题。 b)施工时,忽视砌块含水率的问题,造成砌筑完成后失水,加大收缩量。 c)由于使用水泥砂浆的要求,无法避免湿作业环境。 d)当墙面抹灰时,砌体本身的裂缝往往已存在或正在发展,当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时,又加大了砌体的裂缝。 正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的特点,以及对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使得加气砌块更容易开裂。因此,必须在设计、施工阶段,采取一定措施,才能减少、避免这种裂缝现象的发生。

二、砌体设计控制裂缝措施

2.1砌块墙体应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拉结

拉结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热轧或冷轧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直径宜为1/2灰缝厚度,且不宜大于Ф6。灰缝钢筋应进行镀锌或等效的防腐措施。钢筋伸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后植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60mm。见图2.1。

图2.1砌块墙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

2.2内外墙的拉结

在外墙的转角处和内外墙的纵横交接处,应在沿墙高度每隔600mm左右的灰缝内设置拉结钢筋网片。见图2.2。

转角墙拉结筋内外墙拉结筋

图2.2砌块内外墙的拉接

2.3门窗安装及窗台构造

2.3.1门窗安装

(1) 门窗安装

门窗洞口两侧上、中、下应预埋C20细石混凝土块(每侧不少于3块)或现浇C20细石砼构造柱,用专用螺栓固定门窗框(如尼龙锚栓),严禁采用预埋木砖固定门窗,门窗框与墙体周边的缝隙应采用高性能聚氨酯发泡填缝剂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6

2.3.2窗台构造

1窗洞口宽度不小于900mm时,窗台处应加设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已设钢筋混凝土凸窗套或窗台板者可免),板厚不宜小于100mm,配2Ф10、Ф6@200钢筋,板两端各伸入砌体不应小于400mm。见图2.3.2。

2窗洞口宽度小于900mm时,可在窗洞口下的一皮砌块下的水平灰缝中设置30厚配3Ф6的水泥砂浆加强带,加强带伸入窗洞口两侧不应小于300mm。

图2.3.2窗台构造

1— 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板)2— 密封胶3— 尼龙锚栓

4— 窗台板(按设计)5— 高性能PU发泡填缝胶

2.4 外墙部位的砌块墙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的处理

2.4.1凡砌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包括水平缝和垂直缝)其户外面的抹灰层与饰面砖层应设置控制缝抗裂。见图2.4.1。

图2.4.1饰面砖层设置控制缝

1— 梁结构2— 15~20砂浆抹灰层3— 饰面砖粘结层4— 饰面砖层

5— 控制缝6— 斜顶砖部分

2.4.2外墙如需做成具有装饰效果的凹缝,宜按图2.4.2处理。

图2.4.2凹缝做法示意图

1— 聚合物水泥砂浆勾缝2— 15~20水泥砂浆抹灰层3— 泡沫塑料棒4— 聚氨酯

2.4.3砌块墙体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的连接:砌块墙体的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可采用斜砌实心砌块连接,梁底与斜砌实心砌块之间接缝宜灌注入高性能PU发泡填缝剂固结。 三、 砌筑阶段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新型砌块墙体的干湿体积变化率及水份蒸发速度,与烧结粘土砖相比分别要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这类墙材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含水率,以减少墙体干缩开裂。采用具有较高粘结性能,并适合干法施工的专用砂浆以干作业方法砌筑墙体,专用砂浆是用胶结材料、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和相配套的专用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加水拌合制成,具有较高粘结力和抗裂特性用于砌筑砌块(砖)的砂浆,其配比根据试验确定,具体专用砂浆技术参数如下。

3.1 专用砂浆保水性要求

检查方法与要求:将新拌的砂浆敷置在报纸上10~15分钟,以报纸上砂浆周边的水印在3.0~5.0mm范围内为合格。普通砂浆的保水性差,在用于砌筑墙体时,上墙的砂浆其水份过早散失,砂浆流动性与触变性在短时间内变差,浆料就难以渗透入基材的孔隙内,这必然影响到砂浆与基材的粘结,同时也影响到砂浆的正常胶凝硬化,而且砂浆的体积也会急剧收缩而开裂并进一步削弱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相互粘结力。

3.2 专用砂浆抗垂挂性与粘连性要求

检查方法与要求:把砂浆敷抹在砌块上,以敷抹的砂浆在倒立的情况下不脱落为合格。砂浆的初粘力与抗垂性关乎较大体积的砌块能否以挤浆法施工,并直接影响到砌体竖向灰缝的粘结质量。

3.3 专用砂浆的流动性与触变性要求

检查方法与要求:在平放的砌块上,均匀敷抹10~12mm厚砂浆,叠上另一砌块,再揭移分开,以两砌块的粘结面挂浆面积≥80%为合格。专用砂浆具有较佳流动性和触变性,用于砌筑墙体时,砌块的各粘结面都能均匀粘附上砂浆。而普通砂浆的保水性、流动性与触变性较差,砌筑上墙后的砌体各粘结面仅印上水印,难以粘附上砂浆。

砌筑墙体时,砌块无须浇水预湿,采用专用砌筑砂浆,将干燥的砌块以挤浆法砌筑上墙。其具体方法如下:

(1)砌体竖向灰缝与水平灰缝应采用挤浆方法施工。在砌块的档头部位与砌块全长敷浆,把砌块放置上墙后,对准皮数杆,配合锤子以挤压方式使砌体竖向灰缝与水平灰缝二侧溢浆,并同时将放置上墙的砌块一次性摆平校正。

(2)砌块应一律咬砌,搭砌长度不应少于砌块全长的1/3;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其厚度宜控制在10~12mm范围内。

(3)砌筑上墙的砌块,当遇到欠缺水平顶压时如转角部位,其竖向灰缝的二粘结面都应抹铺上浆料再碰接接合。

(4)砌筑填充墙时,与立柱粘结的砌块应优先砌筑上墙,收口砖应设置在跨中部位,每皮收口砖应相互错开。

上一篇:楼梯踏步定型钢模施工工法研究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