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利水电对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06-15 05:01:23

论述水利水电对环境的影响

摘 要: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多阶段的。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几个不利因素,就如何在建设中有效避免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负面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如何综合当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运行管理,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其中,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相协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所处位置不同,造成的环境影响也不同。水利水电工程虽然不产生直接的污染,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颇大。如库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库淹没和周围移民的安置等方面,还有生物、水质、景观等方面,坝区下游的影响则主要是源于大坝蓄水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如水质、水温、湿地资源、社会经济等因子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小。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是有效减少不利因素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可行性调研,对于不适合施工的水利工程和对环境影响很大的水利工程要慎重施工,即使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要求,也要做出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做出考虑全部影响因素的预防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纵观我国当前大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水土流失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毁林开荒,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同时随着水库的建设,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产生了恶化,移民的生产生活会出现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

水利水电施工建设中,大范围建设堤坝、进行水道疏通虽令农田可免受淹没影响,然而工程的修建却由整体层面令土壤体系的热况与养分有所变更,并对其肥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其酸碱平衡,进而形成了沼泽化土壤或不利于植被生长的盐碱地。水库水位的变化还较易形成滑坡、崩岸等灾害,令整体生态系统被不良破坏,还会令沿线居民的生存、生活、财产生命安全受到较大影响。

2、造成自然灾害连锁效应

水库在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大坝坍塌,诱发地震等潜在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小型水利工程硬伤凸显。而一些大的水利工程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引起蝴蝶效应。如长江三峡的水利水电工程就影响到了周围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水质变化。

3、造成水质污染

随着水库蓄水后,会引起水质污染的严重问题。一方面,地下水位抬高,周围土地容易盐碱化,另一方面,随着水流变缓,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污染加重。生物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大量稀有动植物濒临灭绝,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困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 会对其区域内的环境气候产生影响,其中水库建设影响最为显著,其构成的宽阔水域体系,令水体蒸发效应全面提升,较多水汽会蒸发并入大气层,进而促进了区域系统中的大量降水,并较易形成雾气天气,令建设地域中形成极端气候环境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同时完成建设的水利水电项目会对其范畴中的内河流速形成降速影响,进而令水汽交换频率、速度显著下降,抑制了对污染物的扩散转移功能发挥,受到污染作用的水质则较难激发自身净化效能,抑制污染负面影响。 再者水流速率降低扩充了重金属的沉淀作用,令流域体系、水库中较易形成重金属污染问题。

4、对鱼类和生物物种产生影响

水电工程建设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等。

对于修建规模较大的水库工程,其水面较宽,水体流速不高,进而创设了较为独特的水温系统。 完成蓄水后,其水体温度较天然河道高出许多,该类温度变更状况令对原有环境适应的水体生物受到了不良影响,会造成生长繁殖的异常,或生物产卵期的紊乱等。改革开放以来大肆修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侵占较多耕地资源,较多植被丧失了栖息之地,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破坏。 加之工程建设阶段中形成的三废物质,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处理,而是直接排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破坏,令河道理化状况不良变更,河道中原存的动植物则会在不断恶化的环境生态体系中面临大范围迁徙的可能,或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濒临灭绝与死亡。

5、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水电建设造成了水环境变化,导致疾病传播与衍生影响人群健康,以及大规模移民安置的社会影响和对生物和文物的影响。

大规模兴建的水利水电项目需投入庞大的资金,还涉及到大范围人群的转移安置,对区域中的环境影响必定较为持久。 转移安置人群阶段中,还会引发毁林开荒等形成的次生灾害。 长时间在建设区域中居住的人民,猛然之间搬迁到他们不熟悉的环境中居住,这样再次对环境进行选择的行为,本质上便是变相的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加之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中形成的噪声污染、废气、废水污染,废物污染,均会令周遭人民与生态系统受到波及影响。

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构成需要千年的更替与积累方能形成,而大规模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则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内涵精髓的人文景观、古迹瑰宝被不良破坏,无法复原。

三、激发水利水电工程正面影响,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客观存在,为此,我们应激发工程建设的正面影响效应,提升其能源作用优势,降低对生态系统的不良破坏,进而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拥有能源资源绝对总量较为显著,然而人均水平较低。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开采量较为有限,同时开采阶段中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破坏。 相比之下,水利水电则是当前可实施商业化拓展、大范围应用的再生资源体系,因而,可将其作为逐步取代传统有限能源的科学手段。 对于水利水电项目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们应辩证看待,应在激发其能源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的引入可抑制他类能源形成的污染作用。还可基于防洪降灾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建设,扩充湿地资源,完善航运体系建设发展、优化水产养殖体系,进而创建新型生态旅游人文景观。再者,水电水利直观效益还在于其引发的温室效应要比他类能源建设低出许多,因而充分契合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长远应用价值。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是造福人类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应采取科学措施有效降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令其真正为社会所用,体现优质应用效益。

1、 完善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评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客观存在,为此我们应基于环境科学发展观、引入经济价值理念做好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评估。 在实践评价阶段中,应全面考量工程自身对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内涵影响,价值作用,有形与无形变化影响,应立足长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做好项目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

上一篇:GPS-RTK实时动态技术在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 下一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组成与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