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评级业陷发展路径争议

时间:2022-09-20 07:59:45

本土评级业陷发展路径争议

在关于如何做大做强中国评级业的意见分歧严重的时候,业内呼吁更为理性的思考

作为即将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5个调研课题之一,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被高度重视,并由央行牵头的课题小组展开调研。

5月上旬,国务院高层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调研小组在近期调研的情况。

由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相关人士参加的调研小组已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了多次调研会议,记者获悉的一份参会人员名单上,各大评级机构高层悉数在列。

一位与会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会议就评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问题,对评级监管的建议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多位参与央行课题小组调研的评级行业人士表示,监管层希望能大力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完善立法,明确监管主体。

外资入股争议

“外资入股评级机构是讨论的焦点。”一位参加过央行调研的人士透露,有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外资入股评级机构提出了质疑。争议主要涉及评级业如何对外开放、开放的目的以及外资应在中国评级公司参股多大份额等问题。

目前,中国约有5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分别是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联合资信、新世纪以及上海远东(受“福禧CP01”短期融资券评级失误影响,上海远东基本退出了债券评级市场)。

其中,除大公国际外,另外4家信用评级公司均有外资信用评级公司参股,或与外资信用公司签署技术服务协议。2006年4月,穆迪收购中诚信国际49%的股份;2008年5月,惠誉宣布完成联合资信49%的股权收购;2008年8月6日,标普与新世纪签署技术服务协议,双方的合作领域包括培训、加强联合研究项目的合作以及分享信用评级技术。标普、穆迪和惠誉评级是美国评级行业的三大巨头。

记者获得的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市场中,穆迪参股的中诚信国际和惠誉参股的联合资信市场占有率位处前两名,按期数计算,二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4.37%和79.55%;按规模计算,二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2.20%和78.09%。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认为,中国债券融资评级市场,基本被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所垄断。

对此观点,业内意见不一。某评级公司高管认为,在全国性的评级机构中,仅有中诚信和联合资信是合资企业。从股权上看,不能简单得出中国评级业已经被外资控制的结论。在中国评级业发展初期,评级业的成长壮大需要向西方成熟市场学习。当初采取外资参股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外资的先进评级技术、评级理念和管理经验等,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学习,本土评级机构取得了较大进步。这种合作,在初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首肯。

中诚信信用评级公司董事长毛振华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说,关于中外合资的评级机构,外资股份的占比究竟多少合适,监管层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他建议监管层在比例上有个明确的说法。

多头监管

“婆婆多,庙多,会也多。”是一位多次参加课题小组调研的业内人士对其行业监管的描述。“今天某监管部门组织开会,另一家监管机构听说之后,明天又组织开会,讨论同样的话题,却是相反的结论。”他觉得最困扰的问题在于,各个监管部门对业务发展的思路不统一。

由于不同类别的债券由不同部门监管,使得不同类别的债券评级业务的监管也分属于不同部门。具体是:公司债券评级业务由证监会监管;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由发改委监管;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金融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由人民银行监管。

在监管理念和模式方面,三大监管部门也有所不同。证监会主要以行政监管为主,行业自律和机构自我约束为辅;人民银行则偏重于行政监管和结果监管,监管环节相对较多;发改委偏重于法律监管和市场监管,对评级机构的自身经营活动干预较少。

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认为,多头监管实际上等于没有监管,七八家部委都在进行监管,并没有真正培育评级市场。

“债券市场不统一,评级公司的监管问题难得有效解决。”一位长期关注金融改革的专家指出,信用评级行业的壮大与债券市场的发展一脉相承。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对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双重监管,源头在于债券市场的割裂。人民银行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证监会管理交易所债券市场,两个市场至今未能统一互联。

意见分歧

如何规范发展评级机构、如何对外开放,业内意见仍存较大分歧。

“评级市场垄断程度过高不仅不利于行业发展,而且还会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吴晶妹说,从美国经验来看,标普、穆迪和惠誉长期在评级市场中的高度垄断地位,导致了其话语权的空前强化,从而导致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过于依赖标普、穆迪和惠誉的评级结果。

以何种方式支持中国评级机构发展,这是摆在课题小组面前的一道难题。

江涌建议,未来评级业发展的思路,应统一监管,同时遏制外资评级机构扩张势头。金融决策层应该首先大力整顿评级公司,国内市场留存3~5家评级公司。同时要求发债企业都使用“双评级”。

“双评级”制度广为国外评级业所采用,即对同一发行主体由国内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两家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并同时评级报告和结果,这样更有利于揭示信用风险。“双评级”制度的采用将对信用评级机构形成有效制约,减少“寻租”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评级市场容量和规模。

对于本土品牌评级公司的发展,业内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由政府主导,国有资产参与其中,发起设立新的信用评级机构;另一种是对于已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由国有资本参股。

但持反对意见的某信用评级公司负责人认为,揭示风险和定价是评级最根本的两大功能,评级公司其实扮演的就是独立第三方的角色,解决的是投资者和发债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评级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与二者均没有利益冲突,由它来收集、分析发债主体的信息,然后通过报告的形式提供给投资者参考,投资者根据风险的高低进行合理的定价。

目前行业人士呼吁大力发展本土的评级公司,但是对本土的定义还很模糊,“合资公司难道不是本土公司?”他说,“关键在于评级公司的公信力,本土评级公司能否被认可,还需要靠自身的实力来说话,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突围 下一篇:保险中介洗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