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0 12:54:58

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关滨海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两大主题。

关键词:国内滨海旅游文化;滨海旅游消费文化;滨海旅游经营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98-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业界关注的焦点。滨海旅游文化是关系滨海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滨海旅游文化”进行相关检索,发现相关文章数量仅为2篇。这表明很少有学者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然而,笔者通过对国内滨海旅游和海洋旅游文献的查阅,发现众多学者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了零星的探讨。通过对以上文献研究内容的梳理,结合马波[1]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和构成分析,笔者认为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领域: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

一、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

滨海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学者在滨海旅游者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化对滨海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在滨海旅游者消费动机方面,刘家明认为,旅游者对海滨兴趣的转变主要是由于文学艺术作品对海滨风景的宣传和地质科学在地质现象方面研究的发展[2]。田克勤认为,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实行带薪假期和双休日使城市居民在假日里到海滨度假的需求增强[3]。此外,滨海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4]。在滨海旅游者消费特征方面,顾建清等通过对昌黎海滨游客的调查,分析了游客构成的特点:海滨游客在距离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结构;游客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游客的职业以工人、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种年龄、职业、学历的旅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年轻人对运动型旅游项目感兴趣;年龄较大的以欣赏自然风光和享受疗养环境等休闲型旅游为主。此外,年轻人还对求知型旅游项目有一定要求,选择自然风光和增长见识的比例较大[5]。总的来看,学者对与滨海消费文化的研究不够细致,内容较少;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滨海旅游者动机研究、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滨海旅游消费支出结构研究、具体的旅游消费倾向研究、滨海旅游审美研究等缺少系统的阐述。

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

(一)滨海旅游产品经营文化研究

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滨海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质分析和滨海旅游产品的文化塑造和表现方法。在滨海旅游资源文化特质分析方面,陈航等对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是形成海岛旅游体验和感受的核心[6];黄秀琳等指出,福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滨海省份,海湾、岛屿众多,构成了以山海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带,文化类型多样,内涵深厚[7] ;郑培迎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指出,我国滨海旅游区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应着重挖掘文化内涵,给予科学开发[8]。在滨海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盛红认为,滨海度假文化的度假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崇商性,是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度假旅游者的关键所在,指出开发滨海度假文化的意义并提出其规划开发原则[9];董志文等就青岛滨海旅游文化的开发提出设立“青岛海洋节”的建议,并阐述了必要性和可行性[10];郑培迎指出,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普遍存在“重设施、轻文化”的现象,提出了我国滨海旅游业海洋文化开发的若干建议[8] ;黄秀琳等从文化建设角度提出福建滨海旅游的开发思路,突出滨海各城市的文化特色、拓展海洋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的现代旅游文化环境等;刘洪滨等认为,山东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针对国际市场,有选择地开发适合需要的山东滨海旅游产品,如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胶东民俗和海鲜美食产品,具有欧美文化特色的青岛、烟台古建筑产品以及威海甲午战争纪念产品等[11] ;胡荔香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探讨了文化型滨海度假区的开发[12]。

(二)滨海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研究

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滨海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冲击和滨海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的确立与宣传。在滨海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冲击以及这种冲击对旅游业的影响方面,黄秀琳等认为,发展滨海旅游有利于福建省充分利用本身的文化优势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阶层人民之间的交流;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有利于福建文化的彰显和传承[7] 。宣国富等则就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13]。在整体旅游形象的确立与宣传方面,黄秀琳等认为,福建滨海旅游在整体旅游形象设计和塑造上,仍应坚持政府主导性的原则,举全省之力通过政府政治行为或民间自愿行为重塑福建稳定、祥和的旅游氛围。刘忠秀等对山东省各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题的确立提出了建议[14]。总体来看,滨海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研究只停留在描述性的论述层面上,缺乏深入的实证调查,很少有学者进行深度的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此外,滨海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匮乏。

三、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总结

综上,学者们对我国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总体显得较为零乱,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有些重要的问题则被忽略。在滨海旅游企业市场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的情况下[11],滨海旅游企业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没有涉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滨海旅游文化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度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宏观性和描述性的研究层面上,要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论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37-43.

[2]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211-218.

[3] 田克勤.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J].海岸工程,1999,18(2):6-10.

[4] 李悦铮.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海上大连[J].经济地理,1996,16(4):105-108.

[5] 顾建清,等.游客心态与昌黎海滨旅游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1):58-61.

[6] 陈航,等.浅论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5):72-75.

[7] 黄秀琳,等.福建滨海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问题[J].福建地理,2005,20(3):41-43.

[8] 郑培迎.我国滨海旅游业的海洋文化开发[J].海岸工程,1999,18(2):58-61.

[9] 盛红.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文化问题思考[J].海岸工程,1999,18(2):81-85

[10] 董志文,等.关于设立青岛海洋(旅游)节的建议[J].海岸工程,1999,18(2):86-89.

[11] 刘洪滨,等.山东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17.

[12] 胡荔香.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13] 宣国富,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14] 刘忠秀,谢爱良.山东滨海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J].商业研究,2007,(7):195-198.

Research on the domestic coastal tourism culture development

LU Fei

(Appl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Weifang vocation college,Weifang 261031,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into a tour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at present, the relevant domestic the tourist cultural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astal the consumer culture research and the travel business culture research two major themes.

Key words: domestic coastal tourism culture; coastal tourism consumption culture; coastal tourism management culture

上一篇:论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发展 下一篇:叔本华与尼采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