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

时间:2022-09-19 09:43:30

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日本2000年出台了《长期照护保险法》,其出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口压力、财政压力、福利意识形态、妇女地位的日益上升。这些原因都与我国现实国情有相似之处,因而研究其长期照护制度的内容及其原因将对我国解决长期照护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长期照护保险法

中图分类号:C3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84-02

一、日本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原因分析

2000年,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压力,日本政府出台了《长期照护保险法》。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人口过早地老龄化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是颁布《长期照护保险法》的直接原因。2000年,日本的老龄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发达国家中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了长期照护风险一般化的程度,一般发达国家老龄化的速度是50年以上,而日本25年就达到了14%老龄化指标。此外,因为晚婚及未婚率的上升,造成出生率持续下降,使日本在1970年进入高龄少子化社会,更于1994年成为高龄社会,预计在2050年日本将成为超高龄社会。日本目前是世界上人口寿命最长的国家,大约有35.6%,也就是每3人中就有1人是65岁以上高龄者。与高龄化相对应的是,长期卧床、痴呆加上虚弱老人之总数量,在日本2000 年约280万人,估计至2050年达到 520万人(转引自李志妤,2004:5)。但是老年人照顾供给却日益下降,在日本颁布《长期照护保险法》之前,主要是依赖家庭资源对老年人进行照顾。但是,随着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家庭结构的转变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离婚率增加与整体环境因素的改变,长期照护的问题已由个人层面转移至社会层面,不可能单靠个人或家庭的能力解决,必须依赖社会整体力量才能解决。

2.财政压力是实施《长期照护保险法》的根本原因。经济原因是日本实施长期照护保险的最根本原因。在日本实行长期照护保险以前,都是靠其他的保障项目来应对长期照护这一社会问题的。日本实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医疗无偿化所带来的社会性住院的问题,导致大量的医疗福利制度的资源被占用。这主要与日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与慷慨有关。日本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几乎覆盖了日本的所有国民,医疗服务的价格都是固定的,人们基本免费选择任何医生或医院。相比较于医疗保险的慷慨,《长期照护保险法》颁布以前,长期照护服务显得吝啬很多,其目标是支持低收入以及只能获得有限家庭支持的老年人。因而有长期照护需求的老人都愿意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来获得LTC服务,这就使得大量无须急性照顾的老年人长时间滞留在医院,造成了社会化住院的问题。由于有照顾需求的慢性病患久占病床,导致其医疗保险给付大幅增加,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得本来应该由社会福利所负担的长期照护费用,转由健康保险财政来负担。而比起护理之家的机构照顾或者居家照顾,医疗体系中的长期照护成本无疑非常高,从而造成医疗费用的浪费以及巨额增长。

3.社会福利价值理念是颁布《长期照护保险法》的剂。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缘起于二次大战前的《救贫法》及《社会保险法》。在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日本放弃了“福利国家”目标。自1981年开始,提出立足于“个人的自立、自助精神的家庭及近邻、单位、地域社会的团结为基础,政府在适当的负担下充实社会福利”的主张(青木正子,1994)。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福利制度的核心价值观,为其实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了制度得以运行的政制理念的保障。

4.妇女地位的上升是催生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因。在近代,日本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上儿媳是老人的主要照顾供给者,因而一般妇女承担了长期照护的重担,受到公众的同情。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妇女的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工作参与程度都大幅提高,对日本传统的由家庭和社区承担主要责任的老人照顾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模式的主要内容

1.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

日本长期照护制度的背后是一种照顾社会化的动机。实施长期照护保险的目的主要有:(1)扩大照顾服务的供给使家庭照顾的负担社会化;(2)在照顾供给上用公共保险体制替代福利体制;(3)用保险体制提供全面的服务来满足照顾使用者的需求,减少社会住院化的问题Shimizutani,2006)。从实施长期照护保险目的来看,主要原因是减少福利支出,但是在对于家庭的支持目的上,明显日本是将照顾责任社会化,为家庭减负的成分大一些.。

2.长期照护保险的参保范围

社会保险制度为了避免出现市场保险制度逆向选择的弊端,通常都是通过法律的制定来强制实施,让不同健康条件和不同收入的人员都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参加保险。

日本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不是覆盖所有的人,只是老年人,不包括年轻的残障人士。所有的40岁或者超过40岁的日本人虽然都有资格为长期照护保险缴费,但是,资格地位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那些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动获得资格的,但是那些40―64岁之间的老年人,只有当他们患有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才有资格获得补助。因而,从日本长期照护保险的覆盖范围来看,日本长期照护保险覆盖的对象更加单一明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日本的老龄化更加严重,老年人所带来的政治压力更大,因而发展了独立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制度。

3.长期照护保险的筹资来源

日本的长期照护体系的筹资体系是现收现付制,是一种混合式的筹资体系,资金的50%来自于普遍税收,税收支应部分由国库、都道府以及市町特别区各负担25%、12.5%以及12.5%;另外50%是来自于社会保险费。工作者和退休的老年人的保费体现了互济性的原则,在地区上是不同的,支付也依赖于收入(低收入的人相对的付出较少)。除此以外,受益人应承担10%的服务费用于日本长期照护保险。

4. 长期照护保险的管理与监督

日本的长期照护保险基金会由市町村及特别区负责经营,采用公办公营的方式,医疗保险和年金保险的保险人依法协助保险费征收业务。日本长期照护保险管理的特点是实行比较分散化的、独立的管理。中央政府对于长期照护服务设定了价格和种类,并且决定了每一个照顾级别的照顾机构的数量。除此以外,每一个市町村还通过鉴定程序来控制长期照护保险中的服务人数,地方政府也必须审批长期照护保险供给者(只有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机构照顾)的供给资格,从而使得各种形式的供给者会在地方上竞争,包括照顾质量的竞争而非价格,包括盈利的和非营利的以及地方政府服务组织所提供的居家照顾的竞争(Mitchell et al., 2007)。

三、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我国老龄化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日本的老龄化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使我国呈现未富先老的国情,老年人长期照护形势严峻,其过程与日本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是建立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1.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风险,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日趋小型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照顾的功能正在削弱,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正在从家庭层面上升为社会问题。日本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是通过专家学者进行缜密的调查,从而拿出解决问题的一揽子计划,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正常运转。

2.应严格界定老年人长期照护人群。日本在这方面有着沉痛的教训。日本在实行长期照护制度之前,主要是支持低收入以及只能获得有限家庭支持的老年人。因而造成有长期照护需求而无急性照顾的老年人大多滞留在医院,导致社会化住院问题的产生,造成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资源浪费。所以我国在实行长期照护制度时,应严格界定老年人长期照护人群,主要指无急性照顾的人群,照顾的方式应以居家照顾或社区护理与居家照顾相混合方式为好。

3.建立市场化导向,不断完善长期照护体系。虽然长期照护保险不能解决大部分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但是作为一种补充制度可以扩大照顾服务的社会供给,使家庭照顾的负担社会化,不断满足照顾者的各方面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成本。所以,我国应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事实上,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日本当初发展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部分政策环境,这就是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现行医疗保险项目中长期照护服务的缺位,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保险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使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长期照护保险这一险种的契机。

4.应建立配套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日本为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建立起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对照顾对象有严格的评估标准;对照顾服务有严格的种类和价格规定;对长期照护保险提供者的服务资格有严格的规定。这些都对我国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应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不断细化、完善照顾者资格的评定标准,照顾机构的准入标准、收费标准,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使之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 李志妤.日本长期照护保险法制研究[D].台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4.

[2] 青木正子.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分析[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9):44-45.

[3] Shimizutani, S. Japan's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rogram: an Overview[J].Swis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6,(03):23-28.

[4] Mitchell, O., Piggott, J.,Shimizutani, S. Aged-Care Support in Japan: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J]. Benefits Quarterly,2006,(1):7-18.

上一篇: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下一篇:海南高星级酒店业培训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