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工作

时间:2022-09-19 06:35:33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工作

【摘要】对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阐述,并着眼现实,从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考核落实管理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真实记载和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际等内容,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材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随着用工管理法制化进程的深入,人事档案的作用愈发突出,既有效保证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正常秩序。

一、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人才流动、职称评聘、薪酬调整、工作研究的重要依据,并且影响员工提拔、退休等个人利益,涉及队伍稳定。由于档案具有原始纪录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了人事档案的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应。

人事档案工作是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的必要条件。由于人事档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人才各方面的情况,所以企业能够从人事档案中了解本单位人才的数量、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等方面的数据,便于企业做出准确的人才规划。

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选拔和任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能”“勤”“绩”作为干部选拔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可以提供可靠有效的鉴定材料,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人事档案工作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真实依据。人事档案关系到薪酬调整、职称评定、评定退休年龄等有关职工切实利益的大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档案确定退休年龄;根据档案中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年限推算提前退休年龄;代为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医疗统筹、工资调整;出具与人事档案有关的证明材料、申报职称等等。

如果档案填制不真实、完整、及时、规范,就会影响档案的效力,增加后期档案管理中的整改、追索工作量。由于观念问题,一些企业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够,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人事档案还存在缺失、不规范等现象,所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重视并支持档案管理员工作,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一是有些企业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收集、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就行,所以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较少,领导干部更是很少关心和过问。二是职工对个人档案不重视,往往在用的时候想起它,不用的时候就不闻不问,不妥善保管和缴存。还有人认为档案管理与己无关,在填制个人履历等归档材料时不够认真严谨,凭印象填写,甚至只顾眼前利益,随意编造,孰料结果往往就被用作以后的凭证和参考。

(二)组织不健全。档案形成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原始材料制作需要自下而上多个环节审核把关,而目前不少企业只设置一名兼职档案员,协调管理职能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兼职档案管理员往往身兼数职,多数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业务不太熟悉,造成一些归档的材料不够真实、准确和规范。

(三)制度不完善。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尚不完善,造成职责不明确、流程不清晰、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在档案移交时往往产生了较多的整改工作量。一是材料形成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格,只按时收集上报,不对材料质量负责,更不注意核对材料的准确性,审核任务全部落在单位兼职档案管理员身上,工作繁重,并且容易出差错和遗漏。二是材料形成部门忙于本专业工作,内部档案移交过程中经常存在滞留不报的现象,一旦管档岗位人员变化较多,档案材料交接不严密,往往造成档案丢失。三是不严格落实档案材料的制作要求,材料有涂改、填写不完整、印章不清晰等现象较多,还有些材料因为没有留足页边距,不得已进行裁剪和粘贴,既费工费时,也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四)问题渐突出。由于历史性原因,个别档案不全、缺失给职工利益和单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例如,因人事档案缺失,影响了职工退休手续的办理。有些人招工表、入伍表等重要原始材料缺失,档案里出生时间、入职时间填写随意,补充材料不能相互佐证,就不能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因档案不齐全,影响员工福利待遇。实施职工休假疗养补贴发放工作时,有些人劳动合同等档案材料不齐全,最早的参加工作时间无法认定,还有人档案不连续,形成工龄间断,需要查找补充材料,影响了休假补贴的发放;因存档不及时,影响了员工身份的认定。有些人的学籍档案不及时上交归档,甚至丢失,学历身份就或遭质疑,虽有毕业证,但增添了补档、调档的麻烦。日常生活中,职工常被索取各种证明,但若档案材料(电子档案)没有相关信息,就很难证明个人情况,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为提高企业档案质量,守好档案管理的每一道关口,并形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协作联动合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全员档案意识,培训管档人员档案管理知识技能,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考核落实管理责任。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档案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档案认知程度,增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等渠道,向职工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知识和典型案例,为职工做好咨询服务,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并非可有可无,入档材料不可马虎对待,树立“尊重档案就是尊重历史”的思想观念。二要利用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单位管档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加强管档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档案工作琐碎平凡,各级领导应给予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职业操守,树立“服务当代、造福后人”的崇高理想。三要积极向领导宣传人事档案在选人用人、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价值,认识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了解人事档案的社会效用,从而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有了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档案质量。首先,要健全单位内部档案管理网络,明确分工责任。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负总责,材料形成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和审核,并要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形成分类负责、统筹协调、集中验收的管理格局。第二,要完善档案管理培训制度。管档人员和人力资源工作者要定期学习人事档案管理办法、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及新的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档案制作、填写、收集标准,针对形成特定人事档案的阶段性工作,做到先培训、后工作,向其详细讲解材料填制要求,减少差错。第三,要建立人事档案的验收考核制度。重点考核人事档案的及时性和准确率,根据考核结果,年终给予考核奖励。

(三)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水平。第一,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对缺少的重要内容按上级要求给予查补,维护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第二,要切实做好材料交接归档工作,做到及时归档,应存尽存,避免档案的损毁丢失。要规范单位档案验收交接流程,按要求填写《人事档案材料移交登记表》一式两份,履行移交手续。特别是管档人员更及时要做到无缝对接,交接手续留存书面记录。第三,要妥善办理离职人员的档案转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在15天内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并填写《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

(四)加强系统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要完善档案管理设施,配置专用文件柜和办公机具,各种归档材料集中汇缴后,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集中审核,以免泄密或丢失。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建立内部档案库房,人事档案存入档案库。档案库建立归集立卷制度、档案查阅制度、保管保密制度,方便单位查阅和职工使用,有效发挥人事档案使用价值。二要加快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加快建设电子档案系统,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切实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领导决策准确提供人员数据支持,为职工及时、快捷提供人事信息服务。

随着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企业管档部门应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强化档案形成质量,创新管理体制,重视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为人力资源工作建设和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龙霞.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湖北水利,2009,(2).

[2]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陆伟锋,田红敏.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刍议.企业经济,2003,(5).

[4]靳淑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档案,2003,(50.

[5]刘彦丽.关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4).

上一篇: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问题探究 下一篇:浅析危险驾驶罪的量刑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