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同部门业绩评价

时间:2022-08-05 07:39:48

企业不同部门业绩评价

一、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的评价标准,按照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地综合评判。

二、企业不同部门业绩评价方法探讨

根据企业内部单位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大小,可以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其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责任中心。

(一)成本中心业绩评

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责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收入的,有的成本中心可能有少量收入,但不成为主要的考核内容。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成本中心有两种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必须是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人量的责任中心。标准成本中心的产出物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并且标准成本中心投入和产出之间有密切关系。通常,标准成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工厂、车间、工段、班组等。

费用中心,适用于那些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人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单位。这些单位包括一般行政管理部门,如会计、人事、劳资、计划等;研究开发部门,如设备改造、新产品研制等;某些销售部门,如广告、宣传、仓储等。

一般来说,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中心不需要做出价格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结构决策,这些决策由上级管理部门做出,或授权给销货单位做出。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决策,通常由职能管理部门做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自己决定。因此,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人量承担责任。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成本中心不对闲置能量的差异负责,他们对于固定成本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

关于费用中心业绩评价的考核指标,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其成本控制业绩。而且在评价费用中心的业绩时要结合费用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出有根据的判断。

(二)利润中心业绩评价

一个责任中心,如果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那么,该中心称为利润中心。并不是可以计量离任的组织单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从根本上看,利润中心市值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的单位。

利润中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的利润中心,它直接向企业外部出售产品,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例如,某些公司采用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均有销售、生产、采购的职能,有很大的独立性,这些事业部就是自然的利润中心。另一种是人为的利润中心,它主要在企业内部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出售产品。例如,大型钢铁公司分成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几个部门,这些生产部门的产品主要在公司内部转移,它们只有少量对外销售,或者全部对外销售由专门的销售机构完成,这些生产部门可视为利润中心并称为人为的利润中心。

对利润中心进行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尽管利润指标具有综合性,但仍然需要一些非货币的衡量方法作为补充,包括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质量、职工态度、社会责任、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平衡等。

(三)投资中心业绩评价

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公司分摊管理费用外的全部成本和收人,而且能控制占用的资产,因此,不仅要衡量其利润,而且要衡量其资产并把利润与其所占用的资产联系起来。

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通常有以下两种:

(1)投资贡献率

这是最常见的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这里所说的投资贡献率是部门边际贡献除以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

投资贡献率=部门贡献率/该部门拥有的

用投资贡献率来评价投资中心业绩有许多优点: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投资人非常关心这个指标,公司总经理也十分关心这个指标,用它来评价每个部门的业绩,促使其提高本部门的投资贡献率,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贡献率。投资贡献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边际贡献率两者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价。

投资贡献率指标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资本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贡献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贡献率较低但高于资本成本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

(2)剩余收益

为了克服由于使用比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次优化问题,许多企业采用绝对数指标来实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剩余收益指标。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当然,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规模大的部门容易获得较大的剩余收益,而它们的投资贡献率并不一定很高。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到引导决策与评价业绩之间的矛盾。因此,许多企业在使用这一方法时,事先建立与每个部门资产结构相适应的剩余收益预算,然后通过实际与预算的对比来评价部门业绩。

参考文献:

[1]刘子重.我国企业论坛业绩评价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上一篇: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