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证书”模式下Protel D XP课程的改革

时间:2022-09-19 05:41:03

高职“双证书”模式下Protel D XP课程的改革

摘要:本文对双证书制度在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DXP课程中的实施进行探索。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通过对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重构,构建基于“双证书”教育模式下的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课程。

关键词:高职;Protel DXP;双证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14-03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教高16号文件中提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一、青海省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情况及Protel DXP课程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是电解铜箔下游产业——覆铜板(CCL)、印制电路板(PCB)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根据相关行业协会预测,2010~2015年间,我国国内覆铜板、印制线路板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行业的布局己呈现向西部转移的态势。青海省电子材料产品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以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首的多家电子材料及电子终端生产企业于2007年相继入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高档电解铜箔、LED节能照明产品、覆铜板、线路板、电子材料及电子终端产品。这些企业需要懂得计算机辅助设计印制电路(PCB)板的绘图员及掌握相关技能的操作工人。

二、结合“双证书”教育的Protel DXP课程改革措施

1. Protel DXP课程的“双证内容”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DXP”是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学习Protel DXP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培养能胜任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及印制电路(PCB)板制作技术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完成Protel DXP课程的学习,可以取得的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是“计算机绘图员”。该职业资格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绘图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高级绘图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绘图师(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二级)。

2. 针对职业行动能力制定课程标准

Protel DXP课程的发展目标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即要求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不参加其它培训,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就能够获得计算机绘图员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双证书"教育,Protel DXP课程的课程标准应与计算机绘图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制定出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涵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课程标准,见图1。

教学内容应涵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考试”的所有考核内容,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考试的所有考核内容并不等同于Protel DXP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Protel DXP课程的要求和内涵应高于相应的计算机绘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高职教育的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应针对岗位职业行动能力设计教学内容,电子材料及电子终端生产企业还需求溶铜、生箔、水处理、表处理、电路板加工等的一线操作人员。所以,将教学内容整合为技能鉴定知识模块和工作技能训练模块,在完成计算机绘图员鉴定考核教学任务后,还应该针对岗位职业行动能力安排学生进行印制电路(PCB)板加工制作的实训模块,学生在完成完整的典型工作过程中形成对工作的认识体验,构建经验和知识体系。

图1 应针对岗位职业行动能力制定课程标准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法

利用Protel DXP软件从设计一个PCB文件到加工制作成电路板,已然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课程自身的这种特点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对Protel DXP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方法,按照知识的相关性面面俱到地罗列的教学过程,以电子线路板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项目案例作为载体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见图2。

图2 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导出课程内容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和序化。结合绘图员考试鉴定标准,将整个学习领域分为单面板的制图与制板、实用电路的制图与制板及复杂电路的制图与制板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各自的项目载体,见表1。

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到繁,按照PCB制图与制板的实际工作过程巧妙的设计在每一个项目载体当中,最终使学生了解Protel DXP软件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能熟练使用软件进行电路图和电路板设计,进而通过机械加工与化学腐蚀工艺制作出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板。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由任务带领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的掌握和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渐具备主动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反馈,达到强调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的目的。

逐步完善“项目工作任务书”的制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掌握学习目标,总结学习过程。

3. 实施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

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重视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建立以证代考的考评制度,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可以直接作为期末成绩。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评定学生成绩,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能力考核作为技能测试代替教学考核,见表2,推行考校分离制度,关注顶岗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机制。

4. 以“双师素质”为标准打造师资队伍

“双证书”教育的开展,对教师的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双证书”技能型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从参加相关培训、积极参加考评员考试、聘请电子技术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入手,夯实Protel DXP课程教学团队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为课程的后续建设和专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Protel DXP课程推行“双证书”制度,考虑就业市场需求,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学生在取得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的同时积累职业工作经验,以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兰.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内在关系[J].教育评论,2004,(5).

[2]司爱丽,陆影.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双证教育"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09,(5).

[3]许淑燕,潘志峰.基于"双证融通"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上一篇: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