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09-19 04:11:29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究

摘要:信息技术已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当具备良好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达到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有效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新兴课程,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着手于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结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对其做出的分析,提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1.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开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良好信息素养,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上课的内容,以此来充分地进行课前准备,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优化教学环境

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地检查每一项硬件设备,以确保教师机、学生机及其他教学设施在教学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对于学生机,教师应在课前及时禁止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软件,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

备课是教学效率有效提高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师认真地进行备课,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适当选择等,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上精讲解疑

在有效的课堂导入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这时就应该开始讲课了。在信息技术的理论课上,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教学资源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让理论与实际更接近,将知识通过教学课件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当为学生精讲解疑,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时也可尝试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三、注重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信息技术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准确操作,而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就相对较差,有的甚至从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和分层教学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其实就是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顺利完成教师所给任务的同时准确掌握所学知识。任务驱动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促进学生探索、合作精神的发展。任务驱动法应该尝试以校园网络为主要依托,学生在访问校园网络的同时,不仅能够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避免因网络的过多使用而带来的问题。教师应在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其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当然,任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二)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法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目标、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及时跟进,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如果问题得以解决,则应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让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再由其他同学给予讲解或让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解决。合作探究法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积极实践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三)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以教师的分层备课为前提,建立在学生编组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水平、知识基础的差异,在了解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同时,确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让学生都能学会学习,确保能更好地落实分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四、有效评价课堂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正面且有效的评价,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促进教师下一步教学的有效实施。具体的实施方法有如下几点:首先,教师必须有一套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其次,可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可通过以鼓励为主的课堂评价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

五、结语

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有效的评价课堂教学让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9(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通讯,2010.

3.王谦.《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上一篇:功能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