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风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9 11:28:49

加强校风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校风建设;管理;创新;教育;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21—01

所谓校风,即一所学校的整体风气,办学风格。就是一所学校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辩证统一的“精神环境”。人的因素包含着领导的作风、学生的学风,而物的因素则是学校的环境、教学仪器和财产的分配等。人与物相互作用的外在体现,就涵盖了校风的实际内容。

一所好学校必须有良好的校风,校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过去工作的精神方面的成果结晶,是已消耗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转化在现实中,和将来仍然发生作用的精神力量。加强校风建设是各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好多领导却容易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 重视严格管理,忽视观念创新

当前存在的一些片面的评价体系,误导了一些学校整体育人的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个别领导仍然以毕业班成绩一项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在定计划、抓落实、重检查、归纳总结经验的同时,把全校的骨干教师集中到毕业班,重把关,严把关。“政委式”的教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学者型”的教师是毕业班的科任教师。节假日补课,压缩一切能压缩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工作,成绩和以前相比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学校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影响其他年级的教育与教学,既忽视一般教师的培养,又使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难以适应毕业班。而且受把关教师定势和经验的影响,“复习的一些是考试题。”成绩高了,智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没有平稳作保障,很难形成良好的校风。领导应转变观念,树立全局意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创设良好的校风。

二、 重视有形教育,忽视无形熏陶

校风这种隐形教育,它是以德育教育为依托,并借助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过程和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净化心灵,规范行为的目的。因此学校领导往往重视制度的建立、实行、检查和总结。以行政命令的手段抓思想品德课及各课教学,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班会等。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办学条件的改善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重视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为校风不是依靠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的强制力量来形成的。而是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这样无形的巨大力量形成的。

三、 重视小集体团结,忽视健康的舆论导向

领导往往重视构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忽视与其他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忽视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单纯而简单。甚至出现小范围的保护主义。作为领导必须对来自社会信息的正确处理和恰当利用,认真加以调节与控制,使其向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良好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舆论环境。

校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但它 产生的教育力量却是无形而巨大的。学校领导必须多研究,多探索,多解决容易忽视的问题,让良好的校风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上一篇: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谈 下一篇:建构主义认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