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22 06:17:54

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书法教育;思路;实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45—01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创新,其已成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深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喜爱的文化艺术。书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而且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书法学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日益下降。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由此可见,在中小学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身对开展书法教育的认识。

一、开展书法教育的基本思路

1.引导学生从隶书学习入手。宋代书法家蔡襄曾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即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学起,然后再学行书、草书。楷书笔画分明,结构严谨,形体方正。其既是一种完美的书法表现形式,又具备了各种字体的用笔方法,故先学楷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但如果从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角度来看,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学隶书,然后再学楷书。隶书与楷书相比,笔画更为简单,较少变化,易于学习。从隶书学起,既符合中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2.选取适宜范本。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指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意在表明范本的选择对于书法学习至关重要。在指导学生学习隶书时,教师要为其选择合适的范本。隶书代表作有很多,如,《石门颂》《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其中,《礼器碑》字体端庄秀丽,结体严谨,笔画刚健,字口完整,当为初学者的首选。

3.教给学生临摹碑帖的方法。学生在初学书法时,要逐步学会临摹碑帖。周星莲曾说过:“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摹”即描红,用毛笔描出空心的字,再在空心字上摹写,这种方法易得字形;临则照着字帖的样子写,这种方法易得笔意。这两种方法应当兼顾,要先摹后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如下方法做:首先,用正确的笔法摹写空心字,练习笔画。然后,按照用笔线路书写,把握字的结构。最后,进行独立临习。

二、提高书法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书法教育是一门艺术。要使学生学有所成,教师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书法展览,举办书法比赛和书法知识讲座,组建课外书法学习兴趣小组等。

2.提高自身素质。若想有效地开展书法教育,书法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书法理论素质,要不断提高自身硬笔和毛笔书写能力,只有把书法教学理论和书写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实践活动。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书法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把有关书法作品图片、书法教学视频等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有关书写技巧教学内容制成分解动作卡片,教师在出示卡片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模仿。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鼓励、支持教师开展书法教学的同时,学校还应通过黑板报、书法专刊等加大学习书法意义的宣传力度,可在教室、楼道、学生宿舍内张贴一些书法作品,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书法欣赏活动,举办书法周、艺术节等活动,以创设一种人人爱书法,人人学书法的良好氛围。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书法。

5.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促使其努力学习书法的原动力。在书法教学中,当发现学生在书法学习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并与学生一道制定近期学习目标和远期学习目标,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书法基础知识和书写技能,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高等学校收费方式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