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超越精神

时间:2022-09-19 09:38:35

【摘 要】老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无论从任何方面,他的核心范畴形而上“道”和其衍生出来的方法和准则,无不体现着一种超越各种有形之物的规定、与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的企图,他的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传统的走向。

【关键词】老子;道;无为;超越向度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除儒家外的另一大派系,作为开山祖师,老子以本根的道及无为的处世原则闻名于世,他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是深远的。老子的思想于《道德经》中,洋洋洒洒五千言,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包含着突破妨碍,面向自然与本真的超越。

一、关于“道”的超越向度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无形无状,无法言说,却是万物生化的总根源及最终的旨归。“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既然不可见、不可道,“道”自然不是一个实体范畴,它先于万物之存在,自然而然的运行,但我们又可以体察认识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二十五章)“道”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真实的存在,同时又与万物相区分,在具体事物上找不到“道”,其实在意义上已经超越了现象世界,达到了永恒的境地,是形而上的抽象属性和形而下的具体特征的统一体。这种超越的境界是高远的,但又并不神秘。今天我们在研究“道”的时候,已对其言之甚多,“道”不可言我们却言,已经是一种在体认方法上的超越。超越自身为物所缚的处境,做到主体自身与“道”融合为一,才能恰当的体悟“道”之深刻底蕴。“道”不可言,那么在我们对其言之时,进入主体的话语系统之“道”必然非其本身之“道”,在打上人类主观理解的烙印之后,“道”就成了展现在人类理性面前的对象,人类该如何恰当的体“道”、行“道”,我想老子及其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家都认为主体应与“道”融为一体,悟“道”而非言“道”,即主体将自身置于“道”中,自觉遵守“道”的规范,但何为“道”连自身也无法言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

二、无为而无不为

1上善若水

在“道”的总体指引下,老子认为真正符合“道”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行为,遇到任何困难应该守拙,而不应利用后天之智慧巧取豪夺,这种行为不是妥协,而是采取更接近“道”的方法,越是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就越能取得成功。老子推崇行为以柔弱的水为标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水,柔静温和,滋养万物,从不争夺,甘于卑微,这才是与天道相吻合的正道,人应该像水一样为人处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上善就体现水的品性,无论处于波澜起伏,还是经遇激流险滩,它能因势而更弦易辙,取法自然。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水的特征:柔弱、不争、处卑下之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四十八章)老子这里并非在水说水,而是说明什么才是“上善”之善,“上善”之善必是能战胜一切刚强的柔弱,它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处静的智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六十六章)老子的如此智慧与境界是在“我”超越自身的限制,在内心上达到宁静之后,才可获得,所以《汉书·艺文志》中形容“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史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执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2、生死相依

在对待生死问题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是乐生而惧死的,虽然老子没有明确说明由生入死的必然性,然而他却有说过“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就是由“壮”到“老”,这个循环无时无处不在进行,事物一旦衰老,自然不符合道,就要被淘汰。老子站在“道”的立场,从“道”创生万物的角度来看,事物终有其生,从万物复归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终有一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大道运行的表现,人不能改变运行,就像无法改变暴风骤雨的降临一样,那么,何不乐观接受?

道家是善于养生的,老子作为创始人,虽对其言之不多,但他的观点依然成为后世道家构建人生哲学的基础。即使“出生入死”(三十章)老子认为由生到死是一个丰满展开的过程,虽然死是必然的,但很多人没有经历完这个过程就过早的死亡了,那是因为他们贪厌好得,伤残身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只要懂得“知足”,过一种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的生活,自然身心可以得到保全。

3、无为

“无为”是老子重要的方法原则,但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治国之道的政治层面,而应方方面面不离“无为”。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顺其自然”之为,又要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万物的生化变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外力的参与和干预都是不必要的,它不仅无助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反而会破坏发展过程。“无为”却合于“道”的标准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去除私欲的遮蔽,顺应自然而不加以干预,这种无为之为反而无不为。“无为”在政治教化上的表现就是无为而治,“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聪明的统治者做到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无知无欲,自生自长,自由发展。

将“无为”贯彻道人生论中就是要做到“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知足才能长保,对于生活不能总是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只要能保全身体,过多的物质欲望不能诱惑我,即使身无分文,也觉得自己很富有,如果人人都这样想、这样做,那么战争、灾害就不会发生。“无为”又要求在内心修养上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必须使内心达到绝对的空明宁静的状态,老子强调“极”“笃”的状态,就是要消解一切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须通过“守静”来完成,通过“静”的功夫才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提出一种措施,然后运用到解决困难的具体实践中去,但是如果取得不了预期的目标,我们习惯于理解为这种措施不合理,至少不完善,接下来就是充实完善,亦或者更换另一种解决策略。老子坚决反对这种思想进路。之所以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问题不在策略上,而在我们自己看问题的立场上,总是追求过多,内心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应该提倡的是超越具体的事件来宏观上运用“无为”的方法检验、实践“道”的要求。

老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无论从任何方面,他的核心范畴形而上“道”和其衍生出来的方法和准则,无不体现着一种超越各种有形之物的规定、与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的企图,他的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传统的走向。儒道互补,虽然儒为主,但道并不次之,道家思想虽然没有在中国成为官方的思想,但却仍是主流的思想,儒家和道家有不同的路线,当我们儒家所砥砺的高尚品格无法施展开太平的政治抱负时,圣人之至上品格我们无法企及时,不妨听听来自道家、来自老子内心的清音……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白奚著.老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以楷著.老子通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 朱哲著.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张世英著.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郑开著.道家形而上学研究[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析当今恐怖主义类型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青年生活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