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乌托邦

时间:2022-05-19 11:19:49

摘 要:老子是一个南方色彩浓烈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古道热肠的隐士。其乌托邦不仅仅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更包含了他的人生态度:“知其文明,守其素朴”。

关键词:老子;政治思想;革命;隐士

毋庸置疑,老子是一个革命家。他既关心时事,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思想有交集,同时又走上了极端的革命路线,带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因素。这其中的原因或可用地域解释一二,老子生活在中国南部,北方人严正保守,南方人活泼进取,孔子和老子,一北一南,一稳一急。所以老子学术的革命色彩更为浓烈一些。

一、 乱世造就革命家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是一个战火连天、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充满活力、发展飞速的时代。由经济基础带来的社会变革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人们,突出表现在政治领域。春秋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周天子大权旁落,群候并起,虽然客观上促进了有学识的人才被重用(诸侯门下食客),但更多的是给广大人民带来苦难。统治者的土地兼并毫无收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诸侯国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牵连了无辜百姓,使他们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有甚者,横征暴敛,繁重的徭役和赋税致使民不聊生。

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期,造就了老子这样一位古道热肠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儿,是那个时代的反动。他愤怒地批判当时的政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读到这里,我们难免联想到《诗经》里的几篇文章,就如《伐檀》和《硕鼠》,与“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等描述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境况。更回想《苕之华》诗“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的话,便知老子所说“民不畏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的话,也是当时人民的真实状态。人谁不求生?到了“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的时候,束手安分也是死,造反作乱也是死,自然轻死,也就不畏死了。[1]

因此,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欧洲18世纪也曾盛行过一段时间的无为主义,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这是因为当时的政府过于软弱无能,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干涉。而退回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大权旁落,政府更是不配有为,无法干涉。老子对于政府不配干涉却非要干涉的情况,发出激烈的反响,主张极端的放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是一个革命家主张的,极端的破坏主义。政府完全无为,只在百姓的心里有个政府的存在便罢了。

由是观之,老子所说的“天道”其实就是西洋哲学的自然法。日月星辰的运转,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都有自然法的支配。老子和斯宾塞等人深信自然法绝对有效,也因此共同走到极端的放任主义。

而老子提出无为自然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果,他这样阐述他的政治哲学的依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在老子眼里,美丑、善恶这些存在对立关系的名词,都是以为一者存在所以才有此概念,所以,一旦没有了美,丑也就无所谓丑,一旦没有了善,恶也就不复存在。平常那些赏善罚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根治的方法是把善恶美丑一切对立名词通通消灭,重新回到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即他一贯主张但被后世广为诟病的“愚民”政策,使人民无知,自然无欲,一切罪恶也消失了。

在这样的政治主张的基础之上,他描画出了他心中的乌托邦: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贬斥者认为老子反对发展生产力,主张倒退到原始社会,褒扬者认为这体现了老子的极简主义,返璞归真,后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按照老子的模式虚构出来的。这是老子“无名”观念的实际运用,将一切发展得来的器物全都抛弃,回到鸡犬相闻的乌托邦。[2]

二、“知其文明,守其素朴”

但是,老子为了维护他的乌托邦而说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却将他推入了“过犹不及”的深渊。这句话被后代帝王加以发扬,如“愚黔首”等。但是老子的本义真的是这样吗?何至于此!他是个“我独如婴儿之未孩”的人啊,他不光要愚人,还将自己也愚在里头。其实,他认为智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主张抛弃智识。但是,先不说对不对,就说说这可操作性。小孩子可以成长为大人,大人却变不回小孩子,教化使人类变聪明,但想让人变愚笨可没有办法。人类既然已经有了智识,只能从智识方面,尽量剖析,将之引入正轨,这才算“法自然”。而老子却妄图将智识封锁,恐怕在推行其思想的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3]

其实,这个乌托邦并非表面看上去的原始社会。老子的意思是,在那种社会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可见,在这种社会中,并不是没有舟舆,不过是没有地方使用。并不是没有甲兵,不过是用不着让他上战场打仗。并不是没有文字,不过是用不着文字,所以又回复到结绳了。老子认为,这是“至治之极”。这并不是一个原始的社会,应该是“知其文明,守其素朴”。老子认为,对于一般所谓文明,它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

有这样一种说法,《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隐士情怀。[4]

他们并没有忘却天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社会,把世事放在心上。正如《庄子・缮性》所言:“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 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根深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隐士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的看法和对待现 实的态度与众不同而已。与其说他们逃避现实,还不如说他们是逃避政治。确切地说,隐士的逃避政治只是不从正面直接投身政治,即不出仕任职,但不出仕任职并不等于不参与政治,更不等于不关心政治,他们事实上是以批判者的身份或反面的姿态 来参与政治和关心政治的。而对于一个陷入严重病态的社会来说,从反面参与政治的隐士和从正面投身政治的士人都是不可缺少的。隐士观察社会的眼光是极为敏锐的,他们对天下无道的感受也比一般人来得痛切。他们是属于眼极冷,而心肠又极热的一批人。眼冷,故不谴是非,与世无争,说了许多冷酷的话;心肠热,故感慨万端,忧国忧民。

抨击时政和反对传统,是隐士关心社会的独特方式;隐居不仕是他们成为社会批判意识的主要承担者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旁观者清,他们不同于那些积极用世者,因而有可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和独特眼光去观察社会,冷静而清醒地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唯其隐居不仕,不慕荣利,傲视王侯,故能无所顾忌地放言 高论,抨击时政,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传统和现实。[5](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M],第三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

[2] 李泰薄独献研究》[M],人民出版社,1958 年

[3]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第三十五卷[M],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M],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B2C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分析 下一篇:文化翻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