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展望

时间:2022-09-19 07:03:58

我国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展望

摘 要:滨海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同时也是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分析我国主要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之上,针对滨海旅游区现有的产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滨海旅游区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滨海旅游;空间分布;展望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滨海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滨海旅游利用其特有的地域优势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融合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服务功能,为人们提供了度假观光、锻炼身体、科研教育的场所。作为蓬勃发展的我国滨海旅游业,正以全新的姿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前进。

1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滨海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以来,滨海旅游业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年均产值增幅达32.60%,2009年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725.1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8.71%[1]。2008年,滨海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全国旅游业总量的56.70%,且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之一的“滨海度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品牌来引导国内外的游客流向。

虽然滨海旅游业在政策优势、对外开放形势及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发展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矛盾,渔业、临港工业与滨海旅游业在同一空间区域布局上存在的冲突[2],滨海渔业资源日渐衰竭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据此,应加强保护原生性滨海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滨海渔业和港口工业的旅游资源,延长滨海旅游的产业链,从而推动我国滨海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 我国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1 环渤海地区 本区从辽宁丹东市鸭绿江口到鲁苏交界的绣针河口,蕴育着深厚的中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汇集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据地缘性质、区位条件、行政管理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空间格局等为基础,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该区域可划分为:辽东半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环渤海西岸滨海港口与休闲度假旅游区、山东半岛滨海风景旅游区以及长山群岛岛屿休闲度假旅游区[3]等4个二级分区体系。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该区一直以来重视区域协作,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旅游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滨海旅游发展相比,环渤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整合资源的力度和开发深度不足,效仿和雷同开发的现象明显;(2)核心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未得到充分发挥;(3)未对滨海旅游业实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发挥整体协作和优势互补的能力。因此,应当积极促使旅游产业的提高和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使本地区滨海旅游业向优化开发方向转移。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11个沿海城市,北起与环渤海滨海旅游区域为界线的绣针河口,南抵闽浙交界的沿海地段。该区是我国旅游开发较早,旅游经济总量较大,增长速度较快,滨海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依据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现状及空间分布,按照沿海城市具有的旅游服务功能,将其划分为:北部滨海生态旅游区、中部滨海都市旅游区[4]、南部滨海风景旅游区、舟山群岛岛屿休闲度假旅游区等4个二级旅游区。

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在中国滨海旅游发展中占据了巨大的经济优势和市场空间,滨海旅游优化开发区的发展水平高,旅游向心力和辐射能力极强。但在滨海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略的问题。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合作起步较早,但整体发展的协调性不明显,其中滨海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已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旅游环境的承载压力巨大。因此,重点开发的区域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服务功能和产业主导地位,尽量缩小与上海、杭州、宁波等核心旅游增长极的差距[5]。

2.3 泛珠三角地区 泛珠江三角地区包括25个沿海城市,东起闽浙交界的虎头,向西延伸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该区空间范围跨度大,拥有丰富多样滨海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浓郁,闽台文化、岭南文化是该区的主要特点。根据泛珠三角旅游资源及空间分布,按照当地具体的旅游功能组合,将该区划分成4个二级分区体系:东部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区、中部滨海文化与都市旅游区、西部滨海生态与休闲旅游区、海南岛休闲度假旅游区。

随着“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的实施和推动,泛珠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市场一体化程度将日益加深,其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规模较大,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成熟,旅游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但该区域的旅游发展也存在问题: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核心城市旅游辐射作用不足、区域旅游协作能力不强等。因此,本区应该明确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在继续做好做强优化开发区滨海旅游的同时,应充分挖掘引导开发区的旅游资源,兼顾协调发展,努力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该区滨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 建设滨海旅游区基本对策

3.1 划分区域分类管理 划分不同的滨海旅游区,有助于区域的旅游功能定位,有利于不同区域的分类管理,能够突显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对于“优先开发”的12个沿海城市,要提升和巩固其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并大力加强其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作用。对于“重点开发”的17个沿海城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吸引多元化的资金来开发滨海旅游业。对于“引导开发”的24个沿海城市,因其滨海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经济欠发达,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旅游产业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引导,突显当地的旅游特色,走品牌战略,以达到逐步提升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不断扩大旅游产业份额的目的。此外,一些零散的沿海旅游开发区,要在兼顾生态环境及其承载力的同时,适当的进行旅游开发,发展当地的旅游产品和特产等来推动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 区域滨海旅游产业要准确把握其优势和不足,以期达到分工体系的合理化。旅游经济相对较好的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要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升级转化中努力实现其产品市场的长期性,并不断优化和调整旅游产业的结构模式。对于旅游经济欠发达区域,要提高自身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努力拓展更多的旅游市场空间,从优势产品着手逐步实现旅游产品整体规模的发展。此外,在大力发展和保护海洋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掘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渔村及渔业基础设施和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重点发展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科研教育等多类型的渔业旅游[6]。另外,加强滨海基础设施、港口、临港工业、海洋保护区等建设,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的空间叠加效应,进而更好更多的找到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契机。

3.3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政策,这为深化滨海旅游业的开放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滨海旅游业要把握这些历史性的机遇,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沿海开放城市、滨海新区、沿海经济特区、沿海港口枢纽等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依托,将滨海旅游的投资、市场、路线不断推向国际化、全球化。要充分抓住同国际性的旅游组织以及相关企业合作的机会,吸取经验,创新自身的管理意识,进而增强滨海旅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托地缘优势,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打造国际品牌,进而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快我国滨海旅游城市早日融入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中。

3.4 可持续发展的滨海旅游 走可持续发展的滨海旅游,要组织、协调、优化滨海旅游资源的服务功能,开展与自身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旅游活动,选择好适合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避免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切实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游客量聚集和旅游开发强度大的区域,既要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又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同时兼顾区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对于欠发达的滨海旅游区域,在适应当地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设计科学的旅游线路,限定客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旅游给当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良好,从而达到可持续旅游的目的。

4 结论

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滨海旅游业正结合自身的区域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开放格局,并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奋斗。发展我国滨海旅游业,能够在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繁荣稳定发展,树立中国滨海旅游品牌和提高中国沿海城市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5-8-29.

[2]郑度,葛全胜.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5,24(3):330-337.

[3]贾铁飞,张振国.大上海旅游圈旅游资源配置研究[J].人文地理. 2004,19(5):89-92.

[4]胡嘉汉.宁波海滨旅游业发展战略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4(4):20-21.

[5]简王华,陆聪慧,张金霞,等.北海市滨海旅游资源综合生态开发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22(3):53-58.

[6]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核桃抗寒性研究进展 下一篇:关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