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19 05:22:56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96-01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课型,一节高效的习题课不仅可以巩固概念、规律,了解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深化、活化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用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物理习题课呢?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初步的体会具体如下:

1 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

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习题前必掌握的知识。从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的意义、单位及单位符号这几方面引导学生回顾,之后再习题强化,学生不至于由于公式不熟而延误时间。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的习题深化打好基础。

2 教师出示的题目应该是精选精编的题目,应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设计的习题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严格筛选;适当控制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要通过对这些习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举一反三。而且习题选取难易度要适中,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活化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3 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学习研究

一题多变即在原题目基础上通过变换(如增设条件、隐含条件、减少条件、情景更换)、引伸等方式拓展问题的条件,多角度、多层面训练学生智能和辨证思维能力的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拓展迁移的能力。把题目进行延伸,追求多解多变,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利于学生提炼解题技巧,并连锁设问,把思维引向深入。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易疏忽处、易混淆处进行拓变,逆向拓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解题思路上,无论是顺推还是逆推,它们的每一步推导都不外乎根据物理公式或者物理量的约束条件。对初中学生来说,逆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应该在习题教学中给予强化。

4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随着物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物理教师在习题课中注重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应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真正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落在实处以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在每章或每单元结束后,设计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总结和习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能力。

5 有目的地进行规范化训练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只急于寻找答案,缺少必要的物理理论依据的思考,忽视了解题思路与要求的规范。从而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习惯于分析问题的物理图象或缺少有序地规范化训练。

例如,在电学计算中,很多同学只在意结果而没有公式,代数过程也是过于简单;力学作图题三要素不全;简答题只写一句话或几个字等等。通过分析、归纳和训练,帮助学生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解题程序。并培养重视解题过程的好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6 要防止题海战术

习题课教学中要精讲精炼,防止把学生引入题海战术的死胡同。浪费了时间,磨灭了学习热情。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适量的解题训练,逐步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在剖析授课录像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