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合式教育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9 02:43:54

浅谈回合式教育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在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教学方法中,回合式教学法是一种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方法。但因孤独症儿童个性差异较大,如果教师仅仅掌握了回合式教学的程序,不能准确的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严格按照每个回合进行教学,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可预料的不良后果。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解析在孤独症儿童认知教学中如何运用技巧,有效的运用回合式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回合式教学;孤独症;案例;技巧

[Abstract]:In autism children's cognitive teaching approach,DTT is a kind of the effect is most remarkable teaching method.But because the autistic children personality differences,if the teacher only grasp the DTT procedure,is not an accurate analysis of children's behavior,an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each DTT,not only can’t achieve the expected results,it will cause unpredictable adverse consequences.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ncrete case analysis,analytic in autism children's cognitive teaching how to use the skills,effective use of DT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DTT Autism;Case;Skill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系统功能发育障碍性疾病。多数患儿起病于婴幼儿期,它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尤其是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发病年龄在三岁以内。孤独症儿童因其特殊性,导致其认知、理解能力普遍较低,老师们为了教一个简单的指令,大费周折,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回合式教学法”以其细腻的课题分解技术和独具特色的教学技巧,让老师从孤独症儿童每个回合的反应中得到反馈,并找准切入口,充分利用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认知理解水平,并进一步引导其与外界沟通。

1.回合式教育法,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法宝

1.1概念

回合式教学法(分段教学法、分离试验法、分离式教学),它是应用行为分析法中的一种方法,也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核心。在训练中,老师把每个训练课题依据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尽可能地分解成最小单元,把最简单的元素呈现给孩子,一个一个步骤地教,每个步骤都通过规范的指令、及时的辅助和有效的强化,反复几个回合,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回合式教学法的每个回合都由五个必须的要素组成,即: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强化和停顿。

1.2程序

回合式教学法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回合:

A:基础情况(摸底),现至少三个项目(其中包含至少一个要学习的项目),轮换项目的位置以及指令,进行2小节各10次试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此回合中,不给予任何辅助或奖励,正确记;不正确记。如果80以上正确直接进入维持阶段。

B:集中试验法(主体试验法):指得是在不呈现其他非学习项目的情况下呈现新的学习项目,每小节10次试验,直到达到标准不呈现任何分心物,使用从高到低辅助教学法,用+p/-p与+/-标记,尝试弱化辅助(1次),尝试独立反应(1次),持续辅助学习项目,不允许孩子出现错误反应,10次试验均使用相同的指令。

C:单一呈现法,渐引入分心物使逐渐接近学习项目,不断变换分心物位置,只给予学习项目的指令,当两项目平行时,可作+/-的记录,否则只记录+p/-p。

D:随机轮换法,使用从低到高辅助教学法,每小节10次试验,直到达到标准,然后摸底,只呈现一个分心项目,轮换项目位置(学习项目与已掌握项目),轮换学习项目和已掌握项目的指令,用+p/-p与+/-标记。

E :扩展试验法,一般引入至少2个以上已掌握项目作为分心刺激,使用从低到高辅助教学法,每小节10次试验,直到达到标准,然后摸底轮换项目位置(学习项目与已掌握项目),换学习项目和已掌握项目的指令,用/-p与+/-标记。

F:维持阶段,用从低到高辅助教学法,天都进行维持训练,将维持训练融入学习训练中去以增加孩子受到强化的机会,多种环境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维持阶段的训练,以达到泛化的目的,持记录,随时监督退化情况。

1.3回合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1)调整情绪,吸引注意力,建立对视。发展好的注意技能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

(2)发出指令。指令要清楚,简单,准确。声音要具有权威性,坚定,充满信心,每个回合只说一次指令,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停止试验并进行新的回合。当孩子取得进步,指令应采取更自然的方式以获得泛化。如“拍手”、“指鼻子”、“拿起来”。

(3)及时辅助。辅助方式要依据孩子配合能力、操作能力、理解能力的强弱而运用。

(4)观察反应(语言应答或是其他动作反应)。老师在发出指令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正确反应”的标准。这些标准是预先制定并且前后是一直的,不能强化任何额外的行为比如:指令:敲;反应:孩子拍巴掌并敲;强化:给予中性反应,结束试验,重新做。给孩子3到5秒钟的思考时间,要注意反应标准就是你所能接受的孩子未获得强化具体所要作出的行为。在此程序中,允许自我矫正。无反应被认为是错误反应。结束试验并重新开始。确保预期行为出现时得到充分的强化。

(5) 对孩子反应做出反馈,即结果和强化。结果和强化的意义就是告诉孩子。他做得“对”还是“不对”。如果孩子反应正确,应该提供表扬与实物奖励;良好注意下正确反应下应该给予超级强化;没有注意的正确反应给予一般强化。强化应当具有依存性,只在目标行为出现时才给予,根据表现有所区别,持续的给予,选择基于那些在日常背景下的,有变化的,岁时间逐渐淡出,要与实际年龄想适应。如果没有反应,等于错误反应。如果出现脱轨行为,立即给予反馈,纠正行为,重新进行该回合教学。

(6)泛化,热情的声调,变化的背景,变化的指令,有趣,喜欢,有功能性的材料,不要持续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项目上让孩子感到厌烦,当孩子合作时不要延长他的工作时间,你这是在惩罚他。同样,也不要在碰到麻烦时缩短项目的时间,你这是在奖励他,保持一个高成功比率,使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哪怕自我刺激性的物品也可以作为强化物,任务穿插,变化的并且是自然的强化物,语言应当尽可能自然,课程富有变化 (e.g.语言,游戏,社会,自理),尽可能去结构化 (e.g.有些时候选择在地板上而非椅子上工作)。不管反应对与错,每两个回合之间要稍作停顿,为下一个回合做准备。老师就是凭借孩子每个回合的反应形式,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内心动机和能力状态。

2.案例分析,透视回合式教育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具体教学案例,解析孤独症儿童在每个回合中的反应,找准各功能领域存在的障碍,实施穿越障碍的教学技巧,开启孤独症儿童的意识。

课题:拍拍手

目的:听指令

过程:第一回合(摸底阶段):老师发出指令:“拍拍手,孩子没有正确反应。不给予辅助和奖励,立即停止重新开始。进行三次,进入第二回合(主体试验阶段):发出指令“拍拍手”,老师给予全躯体辅助完成,并给予奖励;逐层降低辅助程度;到第三回合基本是独立完成的。第四回合时,引入一个分心物,老师发出“拍拍手”和“点点头”的指令交替进行,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发出“拍拍手”,他作出点点头的反应。此时采用从低到高的辅助技术,直至完成。进入第五回合,引入两个分心物,老师随机发出“拍手”“点头”“跺脚”指令,孩子,他不去做拍手的动作,结束此回合,稍作停顿后进行穿插练习,并配合从低到高的辅助技术,直至完成。进入最后一个回合:维持阶段。新授内容时不断巩固加强,并达到泛化的目的。

分析:

第二个回合孩子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了拍手的动作,而获得了强化物。即:老师只强化了孩子听到指令后的动作反应,这时的孩子只需要在辅助下机械地进行手部运作即可,而孩子认知理解方面存在缺陷,并没有真的理解指令的意思,只是下意识的去做出一个反应。因此在第四回合,引入分心物时,孩子就出现了做出错误的反应。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出指令,消退手把手动作辅助,采用提示辅助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逐步的完成指令要求。并通过多次强化,让孩子达到听懂指令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原则,因为合式教学法不仅具有独特的教学技巧,而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着很强的原则性,只有严格按程序进行,才能使得该教学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回合式教育的注意事项

(1)恰当地使用各种“辅助”技巧,及时给予“辅助”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减少挫折感,但在具体操作时还要做到尽早消退“辅助”,并奖励无“辅助”的行为,这样可以使孩子早一点儿学习独立完成任务。

(2)强化物是否能持续有效,除了与强化物的选择和使用有关,还与“强化”的方式和时机有关。在建立新行为,教授新知识时,一定要用连续“强化”,而重复性、巩固性的练习时应采取随机“强化”。

(3)孤独症儿童严重的刻板行为,会影响孩子语言理解和认知,那么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对训练内容进行泛化,用不断变换形式的手段促使孩子知觉上加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机械记忆和刻板行为,达到真正理解训练内容的目的。

4.总结

回合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给儿童提供很多的信息内容,儿童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需明确地做出反应,回合式教学法只给儿童简单明确的指令,对儿童的要求十分清晰。每次教学时儿童都要做出反应,老师将根据反应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结果反馈。这种教学法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他们通常对他人的语言没有反应,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向,能够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可以通过细致地讲解达到习得新技能的目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反复的练习和对正向行为的强化,才能建立新行为,获得新知识。因此,老师只有细心地去观察并解读孤独症儿童的每个反应,才能更有效的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封闭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芳、李丹.特殊儿童应用行为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2]罗恩・里夫 、约翰・麦克伊钦 、蔡飞.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华夏出版社 ,2008 ,5.

[3]郭海燕、刘淑华、杜杨.孤独症儿童ABA训练随访.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第5期.

[4]石萍、于情、郭少芹、李宇.应用行为分析法治疗儿童孤独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第52期.

上一篇:语篇功能与译文的连贯性 下一篇:青少年网络依赖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