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爱心的培养

时间:2022-05-24 06:49:34

浅谈孩子爱心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83-01

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而在德育重又存在着重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轻德育情感培养的倾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德育的教育应该从感情入手。有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健康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因此,加强德育,让独生子女健康成长,不仅对儿童及其家庭,也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增强孩子爱的情感呢?幼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亲朋及邻里的相互交往中,可以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规则,并且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家庭日常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作为家长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来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

一 创设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培养孩子爱的品性

儿童只有在体验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指向外部世界的爱,家长应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和气氛,以境育情,以境激情,激发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

1. 父母间要和谐相处。父母间互敬互爱,有谦有让的温馨气氛,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激发其爱的情感。

2. 要尊重,爱戴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爱戴长辈,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激发孩子的爱的情感。

3. 理智地爱孩子,给孩子以“教育的爱”。尽管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家长也不能失去原则地盲目宠爱孩子。家长的爱应该有利于孩子向着自立自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放心发展,影视理智的爱,教育的爱。

4. 要科学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就是要求家长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培养孩子,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来进行培育引导。必须从培育幼儿对周围的人和实物,对周围生活的爱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

5. 尊重幼儿及给幼儿一个爱的港湾。作为家长或是老师,首先应该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自觉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才能和孩子真正的对话和沟通,才能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到你对他的爱。

二 创设互相信赖,友爱的家庭外部人际环境,培养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品性

为让孩子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必须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逐步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别人,学会处理与小朋友,老师,父母及他人的关系,进而培养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美好品性。

1. 注重与邻居处好关系。比如上下楼见面时主动问好,邻居有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友好地协商解决矛盾和问题等。

2. 教给孩子与他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家长可通过领孩子去邻居家串门,或邀请邻居及小朋友来家做客,在实际交往中学会宽容忍让,客服固执任性,养成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真诚友善的良好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最终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

三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培养儿童的爱心至关重要,爱心是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最早体现出的一种情感反应,应给予重视和培养,让纯真的爱心成为道德情感的基石,富有爱心的孩子自然会较自觉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反之,孩子将成为心胸狭窄,心理不健康的人。

1.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首先要教孩子懂得爱老师,父母的言行事孩子最好的效仿对象。每一个父母或老师正是通过种种爱的故事和行为,才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久久无法磨灭并影响他一生的记忆。爱的记忆带来的是积极的情感动力。

2. 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爱是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则是另一回事。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孩子们甚至是大人们都不善于外露自己的情感。其实,适当地表露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触摸到爱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

3. 教孩子学会爱,表达爱。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在处理孩子的事物时,都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感染他,让他学会善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将心比心,教给他懂得珍惜别人的感情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帮助,老师的细心教诲,朋友的真诚鼓励时心存感激,激发他身上相应的积极情感。孩子拥有了爱的情感,就能多一份舒畅,多一份真实,多一份快乐。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但愿每个幼儿多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爱的榜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爱,感悟爱。

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分区,期间包含大量的图文信息,在地理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训练学生学习地理要注重对地图要读透、读精,读文抓住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迅速地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学习《中国的地形概况》一节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地形的差异。结果,很快学生就说出了各部分地形名称及高低差异,之后我揭示本节课重点是学习地势、地形的特点,优势性。同学们继续读文识图,很快分析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及地形多种多样山区广大的地形特点,经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优越性。

4.开阔视野、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地理知识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但要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以致用”还必须引导学生乐学、勤学、善学、会学,从不同渠道,如书刊、影视、生活等渠道获得新知,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才能真正检验思维的科学性。

做为地理教师的我,深感“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顺应时代的新鲜之水。学生、教师才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晰敏捷的思维,也才会真正实现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这样师生的个性思维,创造力才会不断提高。

上一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概念初探 下一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政治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