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追问而精彩

时间:2022-09-19 01:38:43

课堂因追问而精彩

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郑板桥有诗云:“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这个问就是深一层的提问――追问。什么是追问?顾名思义,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问,穷追不舍地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学一开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是浅层次的、模糊的,追问就是引导学生从表面到深入、从模糊到清晰的一把钥匙。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思维渐渐明朗起来,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思维的活跃性被激发起来,顺着老师的指导,逐层深入,到达知识的彼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老师的引导不断碰撞,精彩的交流不断呈现、理性的思考熠熠生光。因此追问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美丽的课堂。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式追问,为的是营造课堂氛围,为的是得出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追问,教师给学生呈现的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小现象,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无实质意义。

真正的追问,老师应该站得高、望得远,胸中有沟壑,把教材烂熟于心,化为己有,在课堂上实现平等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美妙,引领学生从一步步的成功中得到自信,体会学习的快乐。

一、追问――有效地扫清解读文本的障碍

对文本的解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式的解读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受自身思维、年龄的局限,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那么教师就可以借“追问”这一手段,有效地扫清学生在解读文本中的障碍。

《如梦令》这首词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适当地添加一些注释,大部分学生是可以读懂的。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因为“沉醉”而“不知归路”,因为“兴尽”而误入“藕花深处”,因为“争渡”又“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词后人评价“无一首不精,无一词不妙”。这样的解读,学生对“词之言长”,知之了了,词的精妙、词的含蓄、词的灵韵,似乎很难领略到。这时候,追问就显得尤其重要。问什么?笔者抓住一个词――沉醉,学生很快理解,这是“大醉,喝多了”的意思。“同学们,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饱读诗书的十多岁的妙龄女子,喝到酩酊大醉,这――”还没等我问完,学生就马上接道:“老师,李清照喝了酒是肯定的,但是,这里的‘醉’可能还包含着其他的意思,她被这情这景给陶醉了,这‘跟醉里吴音相媚好’有共同之处。”“是啊,可是你看,她醉得都不知归路了,你还说她没醉。”教室里霎时安静了,学生们似乎真的被问倒了。“知道这藕塘在哪吗?就在李清照家隔壁,去隔壁串个门就不知道回家的路了吗?”这时候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老师,她心情愉快,都不想回去了。”“老师,不是不知,而是不想,我去春游的时候也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一石激起千层浪”,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了追问的力量,激发了他们学诗品词的积极性。以后一回味起这首词,我相信学生也会齿颊留芳的。

语文中的语言文字,初看,都是平的;仔细看,才有一点眉目;再深入研究,才会觉得韵味无穷。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往往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浮于表面,不再进一步深入解读,一笔带过,学生感悟不够深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的处理,更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紧扣学生自己的问题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效地扫清学生解读文本的障碍,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精髓的殿堂中来。

二、追问――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

追问方式固然重要,但如何把握追问需要我们对课堂追问本身进行追问和反思。追问的成功运用,首先需要教师有强烈的主导意识和追问意识,要用心倾听,能敏锐捕捉学生答问的倾向与不足,机智地作出反应,组织整合新问题。这个过程几乎在瞬间完成,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挑战。运用得好,课堂会更加出彩。

如《如梦令》这一课,当教学到“惊起一滩鸥鹭”这句时,学生对“惊”字的解读是多样的,有人说是“惊讶”,有人说是“惊喜”。这个“惊喜”霎时间进入了我的大脑,我抛却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转而追问道:“仅仅是鸟被人惊吗?”学生顺着我的思路解答下去:“还有人被鸟惊。”“鸟被人惊”是因为女词人和她的朋友们笑声、叫声、划桨声融成一片;“人被鸟惊”是因为一群水鸟在夜幕中扇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到空中,直冲云霄,这样的情景是多么壮观呀!“这真是意外的美丽,美丽的意外,意外的惊喜,惊喜的意外。”此时此刻,学生也仿佛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真的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这首词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收获。

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课堂上不要刻板地、任务式地去完成教学目标,而忽略课堂中很多精彩的生成,忽略学生回答中智慧的火花。语文老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节奏,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倾听学生的发言,做学生忠实的听众,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还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思路和文本的需要,开发创生新的问题,以智慧开启智慧,让课堂因追问而精彩。

三、追问――适时地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篇篇都是美文,但是也包含着许多的不确定处和空白处。这样的空白处包含很多,如语言的空白、动作的空白、心理描写的空白,甚至是标点符号的空白。有了这些空白,文章显得更加韵味无穷、充满魅力。但是如果上课时处理不当,很可能就会让这些空白真正成为空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追问就成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学生们对这篇故事中套着故事的寓言非常感兴趣。通过思考、朗读、学生们大致能复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复述这个故事,教师问学生,是否关注到这段话中有些词语:“高高在上”“悠闲地”“弓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这些词能去掉吗?”“不可以,因为这些词写出了蝉、螳螂、黄雀捕食时的神态、动作。”我追问道:“再想想,还有什么原因?”学生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词是为了突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我继续追问:“文中缺少了心理活动的描写。你在复述的时候,能把它们的心理活动补上去吗?”

学生顿时来了精神,整个复述也变得更加精彩起来。有的学生说:“那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心想:唱吧!唱吧!尽情地唱吧!喝吧!喝吧!畅快地喝吧!你这只傻蝉,终将成为我盘中的美餐……”有的学生说道:“黄雀伸长脖子,心里想道:哈哈!看我一石二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你们送入口中……”

这样的追问填补了文中心理描写的空白,不仅让学生的复述更加出彩,也让学生了解了怎样把一段话说具体、说生动,更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的道理。

教师的追问,思维不应只与学生的思维在同一层面上滑行,应该想到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地方,发掘出教材中更多的语文因素,让学生因追问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当然,追问并不是盲目的,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虚设的追问,为了完成公开课的教学任务作秀式的追问,刻板的毫无生成性的追问,不用追问的地方去追问……反而会让学生误入歧途,造成课堂的高耗低效。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如果师生都在有效地追问中学习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共同影响、互相碰撞,课堂一定会变得更有生机、更加精彩。?筻

上一篇:蒸发冷却:社交网站扩张的困境 下一篇:21世纪网涉嫌新闻敲诈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