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临床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8 07:58:13

药物与临床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糖、胰岛素分泌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 曲美他嗪;冠心病;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5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67-02

曲美他嗪是一种代谢类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现阶段已广泛使用于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刘东敏[1]研究指出,曲美他嗪对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肌能量代谢有较好的优化作用,从而保证了其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探究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我院对2008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了较好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1例,女80例;年龄45~76岁,平均(65.2±12.2)岁;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3例,稳定型心绞痛37例。纳入标准:对患者行心电图诊断提示为冠心病,既往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标准:患者在3个月内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有心脏手术以及介入治疗病史,或者在未来3个月欲行手术的患者,患者有严重的瓣膜病变以及左主干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心包疾病以及心肌疾病;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贫血等情况。随机将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实验组患者10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其采用硝酸甘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2+受体阻断剂以及调脂剂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每次20 mg,每日3次,对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对其进行评价。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进行隔夜空腹以及次日清晨服用75 g葡萄糖后进行抽取服用前以及服用后2 h的静脉血3 mL,对其进行相关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检测,同时对患者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进行测定,并对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为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的成绩的倒数,而且有研究发现,其为偏态分布,故对其采用自然对数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4.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2.2 两组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以及利用受损,从而导致正常水平胰岛素却只能诱发低于正常的生物效应,而机体通过代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胰岛素血[2]。赵建武等[3]研究通过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脑卒中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之间既具有相互独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主要联系指糖脂代谢紊乱。胡晖等[4]指出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纤溶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增加,继而导致患者血脂沉积以及血栓形成,继而出现冠心病等。

吴源等[5]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间接地诱发内膜以及中层平滑肌增生。曲美他嗪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对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6]。在本临床研究中,笔者发现对患者进行8周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生情况以及持续时间、使用硝酸甘油的情况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有学者对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的原因可能与其改善心肌细胞内糖脂代谢有明显的相关性。伊婕等[7]研究表明,在健康机体中,游离脂肪酸对心脏的功能仅为60%~70%,而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游离脂肪酸的增加以及其氧化调控变化,从而使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继而导致心肌细胞内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游离脂肪酸的供能操作90%,甚至达到100%。侯明英[8]研究指出由于游离脂肪酸的能量远低于葡萄糖,而且其需要多消耗近10%,才能产生等量的ATP,继而导致患者心肌细胞内出现缺氧以及酸中毒、钙过多等,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张瑞英等[9]对曲美他嗪的研究指出,其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的活性,从而使心肌能力代谢由脂肪酸供能转变为葡萄糖氧化供能从而达到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而且由于曲美他嗪能加快磷脂的更新以及合成,从而降低细胞膜受损[10],而Danchin等[11]研究指出,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在本临床研究中,笔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在治疗后8周结果评价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对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患者胰岛素水平,继而对患者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继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东敏.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22(19):258-260.

[2] 石贵江,黄修平,邱承毅,等.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55-3156.

[3] 赵建武,许峰.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98-301.

[4] 胡晖,周昭仑,杨希立.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8):1479-1480.

[5] 吴源,高东梅,宋军,等.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4):685-689.

[6] 吴学茂.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529-530.

[7] 伊婕,安毅.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5):409-411.

[8] 侯明英.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02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8,37(10):1098-1099.

[9] 张瑞英,于萍,王斐,等.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葡萄糖转运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8):1240-1245.

[10] 夏铭蔚,马礼坤.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4):2186-2188.

[11] Danchin N,Marzilli M,Parkhomenko A,et al. Efficacy comparison of trimetazidine with therapeutic alternatives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a network meta-analysi [J]. Cardiology,2011,120(2):59-72.

(收稿日期:2012-02-22 本文编辑:张瑜杰)

上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下一篇:4例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