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的技巧

时间:2022-09-18 07:56:23

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的技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外国游人涌入我国。大多数国际游人懂英语而没有学过汉语,因此汉译英在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译地方名胜古迹成为旅游业中汉译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很多游人是基于对中国名胜古迹的向往而不远千里来观赏的。然而现在的名胜古迹汉译英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方法和技巧

一、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政治日益稳定,并且奉行友好的外交政策,使得许多向往中国大好山河以及古老文明的外国游人纷至沓来。大多数的国际游人都是不懂汉语,而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因此英译名胜古迹在跨国旅游中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英译地方名胜古迹可以使外国游人的旅行变得更加愉悦,利于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让外国游人更加了解我国的文化,从而传播了我们的文化。

二、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存在的问题

地方名胜古迹基本包括四大文化要素:帝王官府文化,宗教陵墓文化,古城遗址文化,革命战争文化。这些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存在着很多问题:翻译缺失,中式英语,文化误译,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用词累赘等。

三、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存在的困难

地方名胜古迹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由于我国文化自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深刻的内涵通过转换成英语之后,外国游人是无法理解的。由于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有些语言词汇也是独特的,在英美国家找不到与之对应或者重合的词汇,语义之间没有共鸣。翻译困难还有来自于行文和修辞方面的因素,例如我们我国唐代极为繁盛的诗赋,有严格的韵律和韵脚,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翻译成英文之后,语言上的优美几乎丧失殆尽。

四、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的方法与技巧

明确了名胜古迹中翻译中的困难之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旨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旅游翻译应该是文化的使者,要大力传播中国文化,以旅游者为中心,因此在翻译时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尽量保持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的宣传中国文化。所谓以译文为重点,即指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要从译者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好理解。根据这些策略,提供几种翻译方法。

(一)增补与删减

旅游资源除了其本身的自然景观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外,大多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了特殊的欣赏价值。需要增加背景信息,一般外国游客才能理解。对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例如事件发生的年代,名人的生卒年代,他们的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的具置等,通过增加字、词、句,对原文略加注释,则让人易于理解,并加深印象,增加乐趣。

在翻译名胜古迹时,删减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删减即删去中文资料中对译文理解没有帮助的东西。一方面中国人在写事状物时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加以验证,中国读者读了会加深印象,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而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是画蛇添足,有时还可能是他们越看越糊涂,删去反而干净利落,明白晓畅。另一方面,名胜古迹中存在着大量的诗词、对联,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诗词翻译过来造成译文的累赘和臃肿,甚至扭曲愿意,妨碍外国游客的理解,破坏他们的游兴,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则可删去不译。

(二)音译与解释

完全音译的方法适用于行政区划名称,如城市、乡镇等的翻译,对于一些景点的名称音译加意译则较为理想。解释是指增加的部分是对字、词、句的字面意思的解释,属于创造性翻译,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文,对原文不符合译语习惯的词句、语序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以更好的服务读者。

(三)类比与转译

为使旅游信息在英语读者中产生反响,我们用“以此比彼”的方法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的游兴。译者可以把中文资料中有关的内容转化为外国游客熟悉的同类内容,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源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译语文化中同类典故、成语、委婉语等,有时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简洁而准确的介绍人物和景点,使译文读者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异国文化情调,加强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结语

因此面对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中的翻译缺失,中式英语,文化误译等问题,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采取增补与删减,音译与解释,类比与转译等方法来尽量的减少或者避免翻译中的错误,尽可能的保留中华文化元素,传播地道的中国文化。采取这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也可以让外国游人更好的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让游览名胜古迹成为视觉盛宴与心灵之旅,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2010

【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晓玲.译者素养与旅游英语翻译.唐山学院学报,2009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老师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个性化阅读模式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