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管理探析

时间:2022-09-18 07:51:10

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管理探析

摘 要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及高校承担的科研课项目益增多,科研项目经费已成为科研单位及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伴随着科研项目经费的急剧增长,科研项目结余资金规模也逐渐增大。深入研究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产生的原因,对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水,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研项目经费 结余资金 预算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及高校承担的科研课项目益增多,科研项目经费已成为科研单位及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伴随着科研项目经费的急剧增长,科研项目结余资金规模也逐渐增大,这已经成为当前科研单位及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同时为财政拨款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形成的原因

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良性合理的原因:

第一,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公共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财政等相关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监管力度的加大,促使项目承担单位加强成本管理,产生了结余。

第二,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中央财政资金加强了管理,在理解学习国家相关经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细化了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规定,建立了科研项目经费预核算管理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同时通过集中采办、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措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勤俭节约,形成结余。

其次,由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薄弱和结余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薄弱。科研单位、高校以及高校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由于时间短,项目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严格审核,同时,对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了解和学习不够,使得某些科目的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工作;预算编制的不准确、不细化导致科研项目经费不能按阶段及时使用;预算内容没有细化到具体开支项目上,缺乏可操作性,影响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形成结余。

第二,预算调整困难造成的结余。国家课题预算编制都是5年,使得某些预算无法执行。例如,5年前编制预算时所需购买的设备,由于5年后该设备已经更新换代,但是设备费的调整必须经过财政部批准,对于预算的调整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没有具体细化调整制度,这样就形成了部分结余。

三、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有效控制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前提条件,做好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审查、执行和绩效考评,对减少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任务初期,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实施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机构,为控制和减少科研项目经费结余资金的规模,在预算管理循环中,应力求完善,做到预算编制全员参与,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把关。具体措施为:

(1)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水平,为科研项目经费执行提供有效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做到预算有定额,支出有标准,管理监督有依据,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预算指标应细化到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项目资金,力争到人、到点、到项目,确保现有项目后有资金。所有项目均要有详细的预算测算说明、项目实施计划安排、项目预期绩效、资金年度安排等内容。科研项目预算书上报之前,应由各专业的专家、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共同进行预算书审查,就项目预算与项目内容相关性、预算内容的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查。财务人员与科研项目人员共同对科研项目支出的合规性合理性进行分析测算,利用以往科研项目支出的数据,并结合当前市场趋势,使得科研项目预算更加真实;综合采用弹性预算、绩效预算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细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内容,使得科研项目支出的清晰明确。

(2)利用电子化的核算手段,确保科研任务与经费相匹配。完善预算执行制度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审查应重点放在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和预算额,对于测试化验的项目、内容和金额要着重审核,确保测试化验加工费用没有包含研究内容。各种渠道的预算都应纳入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的范畴。所有经费均进行预算刚性管控,不得发生任何无预算或超预算费用的情况。在财务系统中建立以科研项目为核算单位,精确归集各类科研经费,实现预算监控、电子审批、固化流程和标准、自动记账等功能,确保科研经费的高效核算,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程参与、支持到位,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满足管理需要。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为科研项目经费合规执行保驾护航。在科研单位及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是非常重要的监督机构。加强审计监督,就需要审计监督充分地发挥出审计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了解科研项目管理总体情况,审查科研经费在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采办管理、供应商管理、物资管理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经费的执行

项目责任人应高度重视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预算执行力度。项目责任人提前规划项目的进程,尽早启动,按进度组织科研项目,财务部门根据项目进度支付资金,管好、用好资金,保证项目开展所需资金的正常供应。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保证项目按进度花钱,避免项目结题时抢时间、赶进度、急花钱。

四、结束语

加强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是深化科研项目经费改革的一项新措施,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多管齐下,多头并举,在国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结余资金,切实提高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力。

(作者单位为中海油研究总院)

[作者简介:杨洋(1979―),女,管理学学士,中级,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S].

[2] 王娅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初探[J].

[3] 黄英.加强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

上一篇:影响房价因素的计量分析 下一篇:关于租赁型保障房建设配建模式风险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