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9-18 03:30:36

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本文着眼于如何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和改进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适应时代对中职生的要求。通过对当前中职生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论述,努力寻找现有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德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德育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让每个中职生从心里接受德育课,喜欢上德育课,关键在于有效的德育课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德育教学现状;优化教法;丰富学法;提高效率

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可见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德育课教学现状很严竣,教堂效率比较低下,甚至有时教学很难开展,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脱节,学生不爱学,不想学,老师教学难以施展,课堂效率很差,以至于老师没心思教,没心情教。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价值取向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社会缺乏自豪感,主张多索取,少奉献,反对社会对自己的约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缺少谦恭仁爱,粗暴无礼,讲求实惠,斤斤计较,冷酷自私;缺少诚实和信用,讲谎话;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对自己缺乏拼搏感;学习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一味强调自我价值又心里较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困难。当然造成以上思想偏差,不能全怪我们的学生,有社会,学校,家庭也有自己多方面的原因。

(二)“出勤率”低。旷课的学生,有的学生课堂出勤的自觉性不高,迟到,早退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经常旷课或长期不来上课,而迷恋于网吧或在家睡觉,也有的学生意志力很差有一点点小毛病就请假,不来上课。

(三)课堂纪律差。在很多德育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讲闲话、睡觉、打游戏、看其他书籍等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进一步迎合了学生特别是职专生的需求,因为他们相对来说学习压力小些,时间多些,于是手机上网就成了他们的一种爱好,智能手机很自然就走进了课堂,有相当部分学生把手机上网代替了老师上课;玩游戏,听歌,看电影,聊QQ,微信代替了听课等,所以有人现在戏称班级为“手机班”,上课为“手机课”。手机网络的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觉得上课无聊,无趣,无味,导致课堂成为老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德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基本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方法,呈现出一些师生互动。但是,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即使参与,也是应付了事,学习态度不认真。

(五)“认同感”不高。德育课教学的关键是增强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做个有道德的人。而现在的一些职专生对德育课往往持消极态度,已经习惯以一种能逃则逃,能躲就躲的敷衍态度来对待,德育课往往不受学生欢迎。

作为一名德育老师,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职专生,无论是从价值观,思想道德,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德育课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德育课教学改革也是大势所趋,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如不改革,我们的德育课就没生命力,就不能为社会培养道德素质高的人才,就会被学生抛弃。而改革在于创新,创新在于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改进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从而让我们学生的心回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想学,能学,爱学。

(一)明确教改方向,优化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中职学校德育目标: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德育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这一德育目标,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对学生进行正面,健康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认同感;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强调德育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在于老师。

首先作为一名德育老师,在新的形势下,应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吸收和创新的新型教师,有新教育理念,有丰富的知识,又能够用新的科学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次相比别的老师而言,德育老师应该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职业学校教师面对的受教育者大多是16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关健时期,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德育老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一名德育老师还应具备精湛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德育课才能形象,生动,学生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德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践——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

改革德育课教学方法,才能带“活”课堂。德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师教法,丰富学生学法。

(一)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教与学的主体是人,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挚爱和期待,做到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形成课堂全力,我在教学中坚持微笑教学,微笑面对每位学生,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用平和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重视师生沟通,减少隔阂,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我觉得他的话特别适合德育课教学,也特别适合我们的学生。因些我在教学中我并非一昧地灌输,老师讲,学生听,而是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采用提出问题,班级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同桌互助,个人独立思考和师生磋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脚,动嘴,动眼,动脑,动心,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了以往单一枯躁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

1.把握知识结合点,搞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2.在课堂上通过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他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动脑了,仔细研究学习内容了,教师给予解惑,当讲到“诚实守信”这一节时,提问学生社会上哪些现象不诚实守信?问题一提出,都议论纷纷,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都列举出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不诚实守信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

3.以案例、故事、幽默、名人名言激发兴趣

每次教学时间连续两个45分钟,而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若教学平淡,只能加速脑疲劳。有时我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同学们立刻瞪大眼睛,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讲完故事以后问学生与今天讲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他们都能结合知识点进行阐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名人名言往往能激励学生上进,让学生在写作业时,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并且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座右铭说出来,这样的做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名言警句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每次课我用一句能激励学生上进的话结束课程,达到我们德育课寓教于乐的目的。

4. 在德育课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为了使我们的学生不会学的太累,我们需要情感教学。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在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时,讲到职业的特点我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什么样子的?”大部分同学提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常与我们交流的老师。的确,师生关系应是“鱼水”关系,而非“猫鼠”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走向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想什么,这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听课的同时,受到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学家第斯德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格局,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常使用事例教学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去阅读材料,认真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在其中只是担任组织者角色,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逐步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运用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上一篇:高职高专专业剖析的建设成效 下一篇:独立学院教师培训模式的中外对比与创新机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