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8 01:58:40

高校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教研室则是高校教学工作最基层的机构和职能部门。通过研究教研室在制度化建设过程中,在工作职责、工作中心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审视教研室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所肩负的主要职责,并尝试提出保障教研室制度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多种举措,为教研室更好地发挥职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对策。

关键词:教研室;制度化;教学管理

收稿日期:2007―11―25

[HT5”H]项目来源:[HT5”SS]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学信息非对称条件下高等学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设计”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GGH07086。

作者简介: 白夜昕(1973―),女,回族,黑龙江市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和哲学问题研究。

一、教研室制度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实施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这主要表现为,多年来由于对教研室工作重要性的忽视和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教研室在工作职责、工作中心和日常管理(包括工作计划、档案与资料管理以及奖惩机制)等方面经常出现下列问题。

1.职责不清。这里所说的职责不清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教研室应承担的职责不清;其次,教研室主任的职责不清――教研室主任往往只是在学期初安排教研室课程分工、在期中教学检查时参与听课和评优、在期末组织阅卷而已,没有形成以教研室主任牵头的致力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严整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再次,教研室成员职责不清。

2.工作中心不突出。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教研室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学(包括常规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科研和日常管理三方面工作。其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手段,管理是支撑。但事实上,教研室工作往往偏离教学这个研究中心,忙于一般性行政事务,如学习、传达各种教学工作以外的行政指令和会议精神,布置各种检查和评优等。

3.日常管理缺乏规范。教研室工作的主要问题在更多时候出现在日常管理上,首先,教研室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日常工作随机性比较大,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再针对现有问题而解决问题,在工作方面缺少预见性。其次,教研室资料归档不规范,应涉及的诸多档案如:历年学生成绩及试卷档案、每学期教师任课情况及教师工作量档案等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再次,教研室业绩考核不清晰。

二、制度化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肩负的主要职责

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教研室工作主要针对的对象有三类:一类是学校的职能部门(主要是教务处)和本院系的教学主管部门;一类是教研室的成员,即教师;还有一类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对象,即大学生。与此相对应,教研室的职责从宏观上可分为三大块。

1.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研室是高校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和组织机构。除了组织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它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承担着研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与计划,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任务,并具体组织相关工作的申报与实施。应当说,教研室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最具发言权,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和重要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提出更可行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案,教研室应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和积累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情况,这会为将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教学第一线的支持与论证。

2.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并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好三关:第一、入门关――教研室要根据学科和课程发展需要引进新教师,引进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因此选留教师时应首先通过教研室组织进行的考核后,方能逐级向上申报考核。第二、青年教师培训关――应加强对新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而缩小不同年龄教师在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上的差距。第三、全体教师培训关――教研室应根据课程发展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具体可以采取专业培训、业务进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方式,以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

3.组织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教研室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教学,一方面,组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教研室还要通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即通过课题立项、举办研讨会、定期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活动,交流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心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再次,教研室还应组织成员开展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关注学术前沿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三、实现教研室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1.制定教研室职责细则。包括制定教研室、室主任及成员的职责范围。教研室应有整体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教研室主任负责领导和组织专业建设、常规管理、督导工作、师资建设考核和制定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个人要有学期计划和学期总结,即教师要总结上一学期计划完成情况,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2.建立日常教学规范。教师上课要严格遵守上课时间表,禁止上课迟到、早退和压堂;教师要按教学计划控制授课进度,保证同一教研室教学上课进度基本一致;禁止教师教学过程中发生未经批准的串课和带课现象,如有特殊情况应在校、系、室准假的情况下,应在提前一周或错后一周内将落下的课补上;禁止教师收学生钱物。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对相应教师予以批评、处分、取消教师的评优资格、甚至开除的处理。

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应对新留校教师行导师制,即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当新留校教师的导师,引导其尽快通过“教学关”和“科研关”,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即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此外,还要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以保障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始终能跟得上理论的进展,把握理论前沿,尤其是在课程进行重大调整时更要如此。

4.建立教研室教研交流制度。即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和对应的学习与交流。教研室要在每学期开始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在每个学期要组织教研室成员之间的听课和系内听课活动,并在活动后交流经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5.建立教研室科研交流制度。教研室要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课题,通过研究将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及时和大家交流学术前沿问题,以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尤其要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既可将教学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来研究和申报,也可将科研成果和结论作为知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6.建立教研室判卷保卷制度。教研室在组织教师集体判卷时,承担不同题目的教师要在批对应题目时要在题首属名,教师还应保存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原始记录。

7.建立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图书资料以及教师个人教学和科研档案。及时收集、整理重要教学文件并保存归档,以备各类教学评估、上级检查;及时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日常教学工作原始档案,这是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及科研档案,即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论文及编写教材档案、教改立项档案、科研论文及著作档案、教学获奖档案和科研获奖档案,并在年末及时更新,为校、系的各种统计工作提前做准备。

8.建立教研室考勤、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考勤制度,主要包括系内活动考勤和教研室活动考勤(包括会议、听课、集体备课、批卷、学习交流等活动);建立对教师的学期考核制度,考核成绩由学生打分,教研室打分和系内领导打分三部分构成建立教研室奖惩制度,针对考核成绩突出者,在评优时优先推荐,而针对出现教学事故的人员应视其严重程度取消其三年内各种评优资格。

总之,通过建立完整、完善的教研室管理制度,目的是使教研室能够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树立高校良好的教学形象、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与高素质的大学生做出有益的努力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吴晓鸣,刘冰.教学评估制度化与教研室建设[J].高教论坛,2006,(6).

[2]陈朝新,肖起清,张意柳.论高校教学评估下教研室建设[J].高教论坛,2006,(4).

上一篇: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下一篇: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