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7-01 01:25:25

高校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 要】高校教研室是各学科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研究机构。教研室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工作质量体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校教研室体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 教研室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33-01

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出现高校教研室,当时仅仅是针对教学研究和教学组织,到如今已经发展壮大为各学科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研究机构,成为教学、科研第一阵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安排课程教学模式,组建实验室,进行师资培养等,教研室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工作质量体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因此,对于高校教研室体制的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一 当前高校教研室体制存在的问题

1.教研室的设置承袭传统旧体制

教研室按照学科和专业的性质进行课程安排。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学科本身不断发展,使得学科专业的调整并不仅仅指专业内部添加或删除几门课程,而是实现多专业的优化整合。因此,传统的教研室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对于交叉学科的发展、课程设置与改革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有所阻碍,致使学科发展僵化、理念落后。此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给传统教研室体制带来了冲击,要面对开设大量跨专业课程这样的大范围调整。

2.教研室的管理职能定位模糊

教研室主要负责的是教学和科研工作,教研室管理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学、科研的服务精神。但在实际操作中,教研室的大部分任务是行政事务,导致教研室工作方向与性质上存在偏差。此外,高校对于教研室的定义又不完全是行政单位,对其没有充分的重视和信任,没有基于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教研室进行建设和发展,教研室在权力的等级上与其自身的地位不相符合。

3.难以适应日益增多的科研任务

科研活动的开展基础是学科。以往的高校学科数量少,学科交叉不明显,学科组内部就能将科研课题完成。而现在,由于科研课题的数量增多,科研任务繁重,对于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一些综合性很强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前提就是要将它们分解成单一的课题,再由从事不同学科教学的教师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实现一个多学科的交叉课题的完成。

二 高校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措施

1.明确教研室职责,人员各司其职

首先,做好基础教学工作。教研室的基础任务就是完成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高校中,教研室首先应该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从就业的角度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深入剖析,紧随时代的变化趋势,明确岗位需求,完善课程大纲、实验大纲、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体系,明确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实验室建设的改进方向,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通过教学大纲的调整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增强与学生的联系。教研室除了要搞好教学,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还要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也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技能教育只是一部分,素质教育才是关键所在。高校的任务就是要向社会输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健全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就是要摒弃传统的工作模式,创建规范、有序的教研室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如制定明确的教研室管理制度、检查督导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听课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教研室管理制度要对教师的职能进行明确分工,每位教师都要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能互相推卸责任,坚持例会制度,增进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每学期至少实行三次以上的相互听课。通过这样的规章制度,使教研室的各项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师能够更加团结地完成教研室所布置的任务。

3.加强科研活动,开展学术交流

首先,教研室应定期开展科研活动项目的评比。通过教研评比的方式能够在教师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进步。教学与科研两手抓,明确教研室教师所研究的项目课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专业研究,并通过课题申报使科学研究知识转化为成果,提高个人科研工作的效率,从而使教研室的整体科研水平逐步提升。其次,加大青年教学人才的培养力度。资深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知识储备,对于科研的感悟较深,但是创新探索的勇气不足,青年教师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点。通过对其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悉心培养,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当前高校教研室体制存在着教研室设置承袭传统旧体制,管理职能定位模糊,难以适应日益增多的科研任务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明确教研室职责,人员各司其职;健全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等措施,对其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丘林、陈朝新.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黄建荣、邹红梅.关于加强高校教研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上一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本导制研究 下一篇: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就业指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