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18 11:31:44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大量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为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特制定此实施策略。

二、准备实施

1.对教师的要求:(1)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尤其是要确定好预习目标, 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2)认真检查预习结果,精心设计导学案。对于预习效果好的学习合作小组要及时表扬,树立学习样板,介绍预习经验,在班级推广。(3)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

2.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1)学会听取:①听人发言要专心。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④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2)学会发言:①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②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③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④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⑤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3)学会求助:①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白为止。②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4)学会自控:①服从组长安排。②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③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④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5)学会帮助:①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②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③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学会提建议: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②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7)团结协作:①善于鼓励。a.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b.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c.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②善意阻止。a.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b.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③学会分担。a.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b.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心发言人。c.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d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④及时总结。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2.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3.要力戒合作学习的“假”与“浮”。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把握好“收”和“放”的尺度,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担任组长,课题组研究成员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教务处承担培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2.制度保障。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每周四下午召开例会,商讨解决发现的问题,不断地改进工作、学习和评价的方式方法。

3.物质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各方面的物质保障, 同时为教师创造了校际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把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带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到更多的知识。

上一篇:注重课堂生活化,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探讨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