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个体因素评述

时间:2022-09-18 08:35:45

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个体因素评述

摘 要:大学外语教学中计算机和网络广泛的运用,为教学多样化、个性化创设了条件。在肯定它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影响这种教学模式效果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影响。本文从学生学习的先前经验、性格、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对多媒体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外语教学 个体因素 个体差异

引言

计算机和网络被广泛地运用到大学外语教学中,对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胡隆(2001)将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特点概括为: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使发现式学习成为可能;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得以实现;使人机互动式学习成为可能;教学材料丰富多彩,图文音像相辅相成。毋庸置疑,多媒体外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语言学习真实或近似真实的场景。蔡基刚(2001)以及俞真(2002)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改革都取得了成效。在肯定该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影响这种教学模式效果的诸多因素。王元安(2000)曾指出教师、教材和软件以及管理是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效果的原因。应该说,除了这些因素外,学生的个体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毕竟他们是教学的直接对象,所以本文从学生学习的先前经验、性格、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因素对多媒体外语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个体因素分析

1. 学习的先前经验

学生学习的先前经验是指学生主体对多媒体教学的准备状态,包括态度和原有的课程基础知识两个方面。前者是学生对多媒体外语教学条件、多媒体所创造的模拟语言环境的熟悉程度及认可态度;后者是学生主体的英语基础及对教师的英语授课方法、教学态度、教学策略的适应程度。学生之前所拥有的经验和对课程结构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学习过程中对外界因素的过滤和筛选。

态度在广义上是指一个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学习的态度影响学习动机,动机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Gardner,1985)。Munger和Loyod(1989)发现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之间有联系,对电脑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学习效果优于对电脑持消极态度的人。因此学生对教学媒体的认同程度将影响今后的学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同程度,让学生熟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2. 性格

心理学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三个方面的二分特征:外向与内向,易激动与情绪稳定,精神错乱与精神正常。Brown(1994)指出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对二语习得有重要影响,其中“外向”和“内向”是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因素。外向型的学生喜欢与人交流,活泼健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语言的输入,而内向型的则相反。这对于多媒体外语教学有重要影响,因为教师普遍关注外向、善于言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而那些内向、沉默、习惯被动听课的学生常被忽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内向的学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和Long(1991)认为人的性格因素包括自尊、外倾性、焦虑、冒险、抑制、对否定的敏感性、移情、歧义容忍等。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和歧义忍受明显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表现出的焦虑主要涉及对教学环境和对学习内容的焦虑。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新异刺激多,学生因缺乏对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的控制感,显得比在传统的课堂中有更多的焦虑倾向。Brown(1994)指出焦虑过高或过低对学习都不利,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能激发学习者的最大学习动力,有助于保持高效的学习活动和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学习结果又会影响和改变学习者原有的焦虑水平,继而影响英语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课程的设计、提问的方法、信息量的控制,让学生了解上课套路,学会记笔记的方法,来控制焦虑水平。

学生的歧义忍受是对学生学习时的自我保护程度,是对不确定情况或观念的适应能力。忍受力高的学生容易适应规则和程序都尚不清楚的新环境,也喜欢尝试,而忍受力低的则相反。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新奇,但同时学生由于不能立即看清楚教师的意图,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而又无所适从。Larsen-Freeman和Long(1991)指出学习者在没搞清楚学习内容前,忍受力低,容易沮丧,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者的这种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将影响多媒体外语学习的效果。

3.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建立在浓厚兴趣上的驱动力往往能使学习者持之以恒;而动力少的学习者容易气馁、松劲,甚至半途而废。动力由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构成,虽然不直接参与学习主体的认识过程,但却间接影响认识过程。Little(1997)提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学习者负责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重要关系。

教育心理学将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来源于物质刺激,没有深层动机那样有持久性,而深层动机是非物质性的,在学生个体上差异明显。多媒体外语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只是开始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感兴趣,但对英语学习本身没有过高的要求,新鲜、热闹过后就不会花力气学习,他们过多地依赖表层动机。深层动机来源于对所学东西的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直接引起兴趣,也由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识程度所决定(如他们认为学习外语对自身发展有利,便会主动学)。兴趣有助于提高认识,而认识又会激发兴趣。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个体的动机差异,设法激发学生深层动机保持对英语本身的兴趣。

4.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吸收、加工和储存新信息本能性的、习惯性的和倾向性的方式和技能(Kinsella,1995)。Reid(1984)把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学习、听觉学习、体验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学习模式,而后两者合称为动触觉学习模式。在多媒体英语课堂中,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对这种模式的适应偏好都不同:图片影视显然能引发视觉型学习者的兴趣;教师的讲解、有声材料、讨论、谈话等方式更适宜听觉型的学习者;而动触觉型学习模式的学生喜欢多样的课堂活动,特别是能亲自参与、动手实验。对于以视听说为主的外语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触觉型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风格优势和不足。同时,针对不同风格使用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发挥原有风格的优势,培养学生富有弹性、开放性的风格,转换和弥补自己风格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匹配,根据学生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方法使各类学生均有机会按自己的倾向学习。

总之,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是新的,但有些老师仍按照传统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教学媒介,更要研究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对待学生个体中存在的诸多差异,从多角度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7-28.

[2]蔡基刚.大学英语精读课新模式探讨[J].外语界,2001,(5).

[3]俞真.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4]王元安.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原因[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0,(1).

[5]Gardner,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 London:Edward Arnold,1985.

[6]Munger,G. F.,LoLoyd,B. H.. Gender and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 and Calculators:Their Relationship to Math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ducation & Computing Research,1989,(5):167-177.

[7]Brown,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3rd ed.). Pearson Hall Regents,1994:141-143.

[8]Larsen-Freeman,D. & M. Long.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 Lodon:Longman,1991:191.

[9]Little,D. Language Awareness and the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er[J]. Language Awareness,1997,(6):93-104.

[10]Kinsella,K. Understanding and Empowering Diverse Learners in ESL Classroom [A]. In Reid,J. (Eds.). 1995.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 Boston,MA:Heinle and Heinle Publication,1995.

[11]Reid,J. 1984.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s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 In Reid,J. (Eds.).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 Boston,MA:Heinle and Heinle Publication,1995.

上一篇: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下一篇: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