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09-18 08:09:52

“中国梦”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

党的十之后,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就“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等作了系统的论述。今年三月,按照全省高校思政会议的要求,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在把十精神学习引向深入的同时,部署了在全校开展“中国梦、学子梦”宣传教育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梦”的思考和畅想的氛围在校园中开始形成,同时受党中央和江西省委、景德镇市委要求高度推进“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推动,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梦”是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提的。其间,他深情地用诗句描述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语重心长地要求全党做到“三个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实现蓝图,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从道路、精神、力量的高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日前,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制订了“中国梦”教育方案,要求思政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落实“中国梦”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在“中国梦”教育尚无教材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思政部、宣传部集中备课,研究制作“中国梦”课件。为了上好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课,学校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反复研究备课,围绕四个问题,即:“中国梦”的提出、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和“学子梦”。课件制作注重把握历史和现实、宏观和微观、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重要知识点讲深讲透,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要遵循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本质属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支撑目标是建党和建国两个百年目标。在此期间,学校党委书记熊冬根在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完善讲稿和课件,上好“中国梦”教育“第一课”。在场300多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因为这堂课不仅给大家展开了中国历史和时代画卷,增强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更在于“中国梦”和大家很近,产生了“ 难忘、受益、鼓舞”的效果。

贴近大学生,注重引导,就能增强认知认同,就能汇聚正能量。深化“中国梦”教育,就要使这一课进入每一个教室,引发大学生们更多的共鸣:“中国梦”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关乎民之本、国之本,和大学生们息息相关的事情正是“中国梦”的具体内容。要让大家从“中国梦”中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更要懂得,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要帮助学生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一年一度的“谷雨诗会”上,师生们创作出一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精品力作,富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在“美丽校园我的家”实践活动中,学生爱校、护校、荣校、强校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当好主人翁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2013年的五四晚会,突出“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主题,分追梦、筑梦、圆梦三个篇章进行;外语系的“中国梦”双语演讲,既表达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又展示了较高的双语水平;由学生社团“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社”承办的“中国梦、学子梦”文艺汇演,饱含深情,以“昨天,我们揣梦而来”“今天,我们高歌奋进”“明天,我们再创辉煌”,分别表达了莘莘学子对近代中国历史的铭记,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对祖国跨越发展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往!

与此同时,校园网、校报等校园媒体,开辟“中国梦”专版专栏,学生、师生交流,表达思想情感,字里行间,个人的小梦想都和大梦想联系起来。

当前,学校在进一步创新“中国梦”教育的载体和方式,重点是进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主题班会、座谈会,集中开展“中国梦”理论和实践的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网络文化活动。学校媒体营造浓厚氛围,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记者的作用,浓墨重彩宣传“中国梦”。在“中国梦”教育中注入红色文化。学校着手进行以红十军精神和“中国梦”结合的课题研究,从《可爱的中国》中汲取养分,探究内涵,引导信仰,使大学生既坚定信念,又收获知识,更好地投身“中国梦”实践。

结合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实践,笔者认为,“中国梦”教育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中国梦”是党的十精神的重要延伸发展,旨在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因此,要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个自信,增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八项基本要求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动力活力;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遵循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要作为核心内容深入阐释,使之入脑入心。

二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德镇精神”和校训精神教育结合。党的十报告中“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认识的新高度;“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传承千年瓷都文化,既展现了景德镇独特的历史优势,又体现了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引领城市前行;景德镇高专“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是学校历史和传统的总结,更是学校文化和价值的追求。学校已把这三方面结合制作课件,进行阐释宣讲,并与“中国梦”教育结合,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学生参与性、互动性的活动,使“中国梦”教育有具体的承载点,强有力的支撑面,有生动的风景线。

三是和“强校梦”“学子梦”结合。十年升本,成就梦想。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批准在景德镇高专基础上建立景德镇学院。站在新起点,学校提炼出“咬定目标、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升本精神”,确立建设一所“办学有特色、区域有地位、本省有影响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目标,这就是景德镇学院的“强校梦”。学校2011级生物本科班学生丁荣芳发自内心的“学子梦”,代表了全校7000多学生的心声:“我的梦想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我觉得每一个‘学子梦’的实现可以汇聚成大的‘中国梦’,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现在我们学校建院升本成功,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为梦想努力的信念。”“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强校梦,学子梦”。大家都是“梦之队”成员,都有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且与祖国同成长、共进步的机会。

上一篇:《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 下一篇:教育工会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