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整合乡土史资源的实践

时间:2022-09-18 06:53:29

课堂教学中整合乡土史资源的实践

乡土史教学成为我国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始于清末(1903)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然而,长期以来关于乡土史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何种地位,教育家们意见不一。华东师范大学刘善龄教授曾在《近代教育家对乡土教育的认识》[1]一文中总结了老一辈学者、教育家们的几种观点。

一是“完善学科体系论”,以梁启超、柳诒徵等学者为代表。梁启超认为:“旧史纯以帝王都宅为中心,致各地发展之迹散而难稽,欲使学生了解中国,非以分区叙述为基础不可。”所以,他建议地方史在国史中应占15%。这就是要以加强地方史来完善旧史学的知识体系。二是“情境迁移论”,以何炳松为代表。何炳松认为,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亲临其境”。即利用本地方的遗迹,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其他各地方的历史。三是能力训练论,以周予同、顾颉刚等为代表。周予同就鼓励学生要有跳出书本的勇气,通过研究身边的历史达到窥见中国历史一角的目的。四是陶冶情感论,以李季谷等为代表。此外还有学者受西方卢梭、杜威等教育思想影响,提出“儿童中心论”、“问题中心论”等主张。

上述观点除了“完善学科体系论”是针对教科书编写不足采取的措施外,其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之功用是兼而有之,只是针对不同学段的受教育者,各有侧重而已。当前高考历史命题中的“能力立意”依托的载体就是新材料、新情境试题。这种类型的试题是通过课本以外的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信息、提取信息、合理解读信息,以及综合归纳、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的能力。乡土史具有浓厚的家乡气息,让人备感亲切,利于拉近课本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是绝佳的新材料、新情境,是能力训练的可靠载体。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于高中阶段来说,乡土史引入课堂,应是侧重于能力训练,要把乡土史作为能力训练的材料,在训练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乡土史多重教育的目的。当然,乡土史并不是随意拈来一段便能起作用,必须将精心筛选的乡土史资源与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凑效。这里所说的“整合”就是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随着历史教育课程资源的全球化趋势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越来越引起历史教育界的关注。

下面以盛泽丝绸文化史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史模块复习课中的整合应用为例,加以说明。

背景资料:盛泽,素有“绸都”之称。位于沪、苏、杭的金三角中心,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至清乾隆年间,盛泽已是闻名海内外的丝绸重镇,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绸都,并享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称。发端于明中叶的盛泽丝织业,见证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以及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发展的历史,是明清以来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一部缩影。

因此,通过盛泽丝绸文化史,可对明清以来我国工商业发展作一管窥。

一、古代篇

在复习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相关内容时,引入如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苏州城区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

――(乾隆)《吴江县志》

材料二:明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至嘉靖时,“居民百家,锦绫为市”。“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焉,遂成巨镇。”

――(同治)《盛泽镇志》

材料三:(盛泽)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四:济东会馆遗址(图1)

“会馆”是中国古代同乡或同行业者出资兴建的“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的社交性公共场合。济东会馆位于盛泽镇斜桥街,是由清朝嘉庆年间山东商人建造,因此称济东会馆。

材料五:“入国朝,机户益多,贫者多自织,使其童稚挽花,殷实之家雇人织挽……为人佣织者立长春泰安二桥,待人雇织,名曰走桥,又曰找做。”

――(清)《黄溪志》(盛泽黄家溪)

材料六:明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不到十年,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图2)。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盛泽绸业在明清时期繁荣的原因。

(2)材料四中会馆的出现与明清哪一经济现象相关?会馆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材料五中出现了哪种经济现象?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材料六中所述施复夫妇的身份是什么?在当时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资本家?

借助以上几则乡土材料,通过合理设问,系统地复习考查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尤其是商帮、资本主义萌芽等相关经济现象,以及阻碍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主要因素这些重点、难点知识。

二、近代篇

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复习,引入如下几则材料,设计相关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盛泽丝织生产及贸易均极兴旺,绸领商人获利丰厚,丝绸资本加速积累,巨量资金亟待寻找出路。此时上海已成为我国近代大工业中心,投资环境及技术条件皆优。民国4年(1915)春记正绸行在沪开设肇新绸厂,有电机9台,为我国最早的丝织厂之一……至30年代前期盛泽绸商在沪还开设了海华、华昌、春源祥、大中华等10余家绸厂……至民国22年(1933),续有美丽、民生、三民、勤业、大中华、永祥、仁记等7家,翌年再增建美新、东南、顺记、正泰;兴华、民生华记、民生新记、盛业、勤丰等9家,织机总数254台,工人662人,日产绸254匹。民国25年(1936)底,盛泽绸厂增至18家,资本总额81960元,拥有电力织机292台,年产值1075200元。

――据何冰《盛泽之纺绸业》载《国际贸易导报》

材料二:民国27年(1938)8月,日伪华中蚕丝公司在吴江设办事处,对吴江蚕桑丝绸事业统制扼杀。生丝紧张,供电时断时续,当局横征暴敛,使丝绸业陷入困境。沦陷后期,略有起色,据日本人本位田祥男统计,民国32年(1943)全镇开动电织机229台,手拉机700台……民国38年(1949)3月,全镇电织厂(户)239家,织机862台,日产仅300匹左右,且多为棉织品。

――据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盛泽镇志》(1994)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盛泽绸业获得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重影响盛泽绸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原因。

(3)通过对近代盛泽绸业发展的考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你有哪些启示?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又经历了近10年快速发展阶段。日军全面侵华至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沉重打击,逐渐萎缩直至陷入绝境。盛泽丝绸工业也不例外。借助以上几则材料,复习考查了这段历史。

三、现代篇

在复习建国后至今工商业发展历史,引入如下材料,设计相关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盛泽绸业一度滞销,1953年逐渐恢复,1955年国家统销……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80年代以后,盛泽几家国营丝绸大企业改组成“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于此同时,各种中小企业纷纷建立。东方丝绸市场成立,成为全国最大纺织面料交易中心。

――据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盛泽镇志》(1994)

材料二:到90年代末,盛泽大小纺织企业达1500多家……在世纪跨越之际,盛泽纺织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盛泽纺织业一度低迷,外贸订单大幅度减少。

――《中国纺织报》(2009)

材料三: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纺织品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提出了纺织业“六个更加注重和六个切实提高”的发展思路。纺织品从注重量的增加转变为注重质的提升,强调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把企业的创新作为经济发展要素,不断增强精品品牌意识,提升盛泽纺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国纺织报》(2009)

材料四:“大纺织”时代必然以“大市场”作为载体,近年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创建了电子商务信息、纺织科技、外贸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产品检测等五大中心,极大提升了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力促进了盛泽纺织业迅猛发展。

――《中国纺织报》(2009)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1955年国家统销……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反映历史上哪个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一中提及80年代盛泽纺织企业改组,其背景、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在世纪跨越之际,盛泽纺织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指什么?“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盛泽纺织业一度低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4)概括材料三、四中盛泽纺织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的措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通过以上乡土材料,合理设问,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企业的转制改组、中国入世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等内容进行了复习考查。

上述案例是借助于盛泽丝绸文化乡土史相关的材料,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还原教材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实现了国家课程资源与乡土史资源二者的有机整合。整合利用乡土史资源创设新情景进行能力训练,不同于应用其他材料之处就在于其浓厚的家乡气息,更切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最早的乡土史教材是1907年江苏通州编写的《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2]。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更为重视乡土教材建设,尤其是1990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后,全国又现“乡土热”。但是,长期以来困扰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乡土历史往往与国家历史课程资源联系不紧密,形成“两张皮”,在升学压力下,乡土史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究其原因,就是教学过程中未能将乡土史资源与国家课程资源有机整合造成的。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探索乡土史资源与国家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国家课程资源利用乡土史可以强化能力训练,乡土史利用国家课程资源也实现了其陶冶情感的功用,二者相得益彰,不仅能摆脱“两张皮”的窘境,还起到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

上述案例虽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乡土史与国家课程资源整合的更多、更深刻的实践与反思,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学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善龄.近代教育家对乡土教育的认识.上海教育科研,1993(3).

[2]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培养阳光心态,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