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3-02-26 01:36:05

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主动性 自主 互助 教学方法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唯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1、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是要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也需要现代化。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很重要,现有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这些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范例,给教师一种活动启示、一种设计思路。每位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能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开辟多种途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3、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长期以来,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的质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性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备课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互动

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自主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发现;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互助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习型课堂从教为主宰到学为主体;从讲为主导到练为主线;从个体学习为主到合作学习为主;从被动学习为主到主动学习为主;从讲堂到学堂;从教师的说和做,到学生的说和做。高效课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以较少的时空占有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3、重视课堂教学组织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听写、背诵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使得部分学生一开始上课就紧张,唯恐被教师提问。因此,上课只出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很有必要。这有利于引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样既能达到复习旧课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4、注重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中介的双边交流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总是从头讲到尾,在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这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即便完全理解,也不得不坐在教室里耐着性子听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创造性活动,并多为他们提供参与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学生的成绩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方法得当是关键。与上述基本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分层次练习、分层次提问、分层次指导、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分层次练习是指教师在巩固所授知识的过程中,按高、中、低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练习,使其各有所得;分层次提问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指导贯穿于分层次练习和分层次提问之中,要求教师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热情去关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缩短其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次要求并不是无原则地降低要求,而是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和鼓舞。因此,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的识记、认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应力求明确具体,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要有明确的目标;分层次评价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措施,形式上有学科竞赛、技能比武、课堂提问、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等。

三、结语

教学亦教法。古语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于渔,于终身收益无穷”,在课堂上,我还经常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他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与其说是一项严格的科学工作,不如说是一种综合艺术。在课堂这个不大不小的舞台上,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在培育着灵魂,在塑造年轻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1日

[2] 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皖西学院学报 维普资讯网

[3] 课堂教学改革的两难选择_中国新闻_大洋网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2篇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本文结合课堂实践经验,多角度地对播音主持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刻的剖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它强调师生交往的平等化、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这意味着在教学改革中,除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之外,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学改革要想改变一些陈旧的不合理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所要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目前,高校教学的主要方法仍是讲授,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考笔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转化成自身需要的内容来解决今后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不够高,容易出现的授课画面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呼呼大睡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数码小世界。因此,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变消极被动的接受型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型学习,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一、师生交往的平等化

我在刚开始教师工作时,因为刚毕业,身上的学生气比较重,又急于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因此上课时经常严肃地板着脸,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批评得很生硬,但过段时间就会发现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惧怕,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段时间我的心情很沮丧,在与学生和同事沟通交流后发现,年轻老师身上独有的亲和力和活力才是学生最喜欢和最容易接受的,做老师不应一味强调权威感,而是与学生做朋友,做他们的倾听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得学生的信任。在一次次的实践和改变中我发现,不管是做班主任还是做任课老师,微笑、耐心、理解、包容才是学生最乐于看到的,我由此总结出,要想获得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展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欣赏、信任、期待,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和愉悦感,其次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言辞不能过于激烈,有的话可以选择私下与学生交流,而不要在课堂上故意刁难学生,这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获得双方的信任,做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充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以实现以情感人、以情治学、以情育人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个性化培养

这个题目是我这学期的新感悟。也许有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递一些负能量,例如专业未来前景会有多么不好、就业形势多么严峻、目前学生自身问题多么严重等等,给学生注入了一些压力,学生反馈过来的就是抱怨和失落,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我个人觉得,在教学中不仅不能给学生负能量,而且要多举一些正面的例子让学生看到希望,给他们更多的动力和支持。而且,专业认同感越高,学习态度就会越积极,对专业的努力程度和时间投入也会越高,学习效果就会越明显。诚然,目前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门槛也越来越高,甚至一些新生的电视节目已经不需要主持人的出现,但这不代表大学四年就此沉沦甚至一蹶不振,只要专业基本功过硬,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而且对主持人的要求越高,就说明在校期间越需要通过努力来不断完善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会有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搜集到的和主持相关的一些正能量新闻事件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学生,不断培养他们的专业认知,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如果对每一位学生都实施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无形中会抹杀学生的个体差异,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尤为重要。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开始观察和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布置课后作业时,我每次都会布置两篇文章让学生二选一进行录音,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两篇都录。两篇文章的风格特征都不一样,一般是舒缓和激昂搭配,让学生做最适合自己的,录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有的学生声线天生比较细软,如果硬逼着他们去录激昂型稿件,会适得其反,并且会削弱他们的专业自信心,相反让天生大嗓门的学生去处理细腻型稿件,听起来着实容易笑场。

三、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课程通常包含对目的和详细目标的陈述、对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对教学方式的揭示,它还包括对结果的评价。良好的课程设计是某些结构与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将课程内容制定成一个简单的实施计划。因此,怎样把看似枯燥的课程设计得有趣,既要把课程目标具体化,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基础和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对于教学尤其是艺术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传授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生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努力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强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主持专业的主干课对实践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怎么理解和分析稿件,进而通过语言传达给受众,因此实践训练是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基础环节,在教学中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教学活动中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实践能力。本人一直在寻求生动活泼、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都有一个固定内容——课前开胃菜,随机点学生为大家介绍一句名人名言和新近发生的有争议的新闻或者校园事件,此举看似占用了授课时间,却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每次上课前五分钟大家都很难注意力集中,课堂效果很一般,但如果把这五分钟作为课前分享环节,能很好地调动大家听讲的积极性,并且每个人在其中都能收获一些良好的知识和思想。由于《实用播音教程》这套书的出版时间是2002年,距离现在已经13年了,里面的练习内容有些过时,对于90后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感觉晦涩,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除了保留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外,还查阅资料更新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并且和时代接轨的练习材料,这样在练习过程中无形间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检验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本学期的《播音创作基础》期末考试中,我们第一次尝试两个平行班一起考试,并邀请所有的专业老师到场打分,全程录像,并当场宣布总分前十名的学生名单,这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激励。有的学生平时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在观摩了其他同学的表现并得知自己分数后,对自己来说是一次打击,也是一次反思;有的学生自身条件不错,但一直缺乏自信,通过这次展示型的考试后,对他们是一次鼓励。在这次尝试后,老师和学生的反响都很好,并考虑把这样的考试形式延续下去。在两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教师作为良心职业所承担的责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和他们分享,并期待得到他们的回应和反馈,来确定自己所讲授的是对他们有意义、有价值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督促自己要与时俱进,尤其是电视媒体更新速度很快,要想在课堂上说出学生不知道的、不了解的知识和理念,就要及时关注媒体动态,多读文章多思考,也在无形中促使自己在专业研究方面往前多走几步。

参考文献:

[1]钟勇为.大学教学改革方法论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7).

[3]王秀真;张秀君.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4]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基本要求;目的

一、课堂教学特征要求

课堂教学始于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17世纪

伴随欧洲班级教学制产生的。课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形式,以课堂教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间接经验为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各级各类院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不能轻易

否定。

二、课堂教学优缺点

1.优点

环境特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集体教学为主,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教师为主导,有利于教学过程调控等。

2.缺点

教学关系难以处理,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交流不够充分,容易形成单向信息传输;学生思维难以活跃,不利于培养求异思维等。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的明确,把握课堂讲授的方向;内容正确,体现科学性和思维性;方法恰当,适合内容和学员特点;组织严密,保持活动的严格正规;讲究艺术,体现教师的个性风格等。

四、课堂教学教与学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关系,这对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解决。教与学的关系,严格地说,不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而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关系,或者说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关系,因此,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是实现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统一。

1.如何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主导和主体本来是哲学里认识论和辩证法矛盾论中的不同概念,现在教学中已被经常提及,约定俗成,已具有与最初的概念有不一样的意义。

“主导”是教师组织、引导、激励;“主体”以学生自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教为不教,自主学习,创新全面发展。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现“主导”和“主体”的统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传统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过程,主要反映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线,以老师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学呈现为从教到学的单向过程。

“以学为中心”的主要含义是以学生学习和素质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调动和发挥学员主动性,实现教学结合的双向互动。

“以学为中心”不是一切围绕学生进行,否定老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以学为中心”不仅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也符合未来教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2.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塑造”转向促进学生“发展”

改变教学着眼点,从“物”转向“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转变教学目标,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向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改变活动方式,从“一言堂”教学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互动式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却没得到应有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这一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方案就是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否则,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否则,就是无效教学。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

一、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正如《纲要》所指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为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南方实行的小班化教育,他的课堂就好象是一个圆桌会议,在学生中间永远有一个座位是为老师留着的。此外,象举手发言,这应该倡导,但对同学不同意见群起攻之,各抒己见也可,对老师的说法有疑义,拥上讲台和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这就是一种气氛,如果此时刻意要求学生先举手后回答,举手时还不能叫喊,等到你喊他讲的时候,也许他的思想火花早已不见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难以有突破。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际表明,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也是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兴趣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学生听懂一节课,理解一篇课文,平时教师的鼓励与赞赏,都能使学生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听不懂课,不懂课文内容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没有学习的成功,学生会厌恶学习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对成年人来说,白费力气而没有成绩的劳动,也会使他厌恶、索然和扫兴,何况我们接触的是未成年人 !”学生只有在掌握知识上取得成功,才能受到鼓励,这时候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没有鼓舞的学习,对孩子来说会变成苦恼的负担。”

四、实行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

现代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自我评价要求,就是有无综合地、具体地设计和解决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对自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有效度,反映出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双方的参与态势和互动效果。所以我将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评价表的反映情况来作出分析、评价、反思。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评价中呈现的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间接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和感受,可间接地来审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5篇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从教学实践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的交互过程,是动态的人际交往系统。在此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

课堂犹如舞台,舞台上有艺术效果,课堂上有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成为演员,让学生当观众,而要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则当好一名导演。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一个“导”字,使学生真正领会教师的教学目的、意图和要求,就象演员领会导演的意图那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的主导作用,要讲好每一节课,其中都凝聚着教师的大量劳动。有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定教材后,由教材变成讲稿,中间必须围绕课程主线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抄到讲稿上,甚至照本宣科。

所谓“再创作”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吃透教材,对教学内容要抓住主线,熟悉精髓,抓住重点、讲透难点。

二是使用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即所谓“若即若离”的状态。除了教材外,每门课至少要阅读几本同类参考书,从中摘出较好的习题,重要结论的推导及解决难点的方法,选用针对性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来进行讲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以开拓他们的思路。

三是精心构思和组织好每一大节课的内容,例如,哪些由学生讨论解答,哪些内容是关键的,需要重复以及板书的安排等,使一大节课有起有伏,错落有致。

此外,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领域均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梳理、筛选探究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既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学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情境,要求学生对情境中的事物、现象进行质疑时,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时教师不知所措;有些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的问题,不懂得如何处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也不管课堂条件适不适合学生研究该问题,或学生现有的能力能不能研究该问题,不加选择地让学生自由地去研究这些问题。

面对第一种情况,教师首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教师不但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当学生不会提问题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看来对这个事物(或现象)都很了解,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从某个侧面提出一个相关问题)……现在,对于这个事物(或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通过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提问题。当学生提不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作为共同学习中的一个参与者,提出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从中筛选出适合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应当有张有弛,张驰结合,使学生精神振奋、思想集中。具体说来,要注意两点:一是设法避免学习低潮期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内容难易度的改变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往往出现波浪式的潮起潮落现象。当听课兴趣盎然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情绪就激昂,听课效果就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努力唤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尽可能避免学习低潮期的出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了学生主体、自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先编写了学习指导书,其中包括预备知识、自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思考讨论题等部分内容。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从学生方面来说,积极地参与了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成了课堂上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大节课下来,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得到发言机会,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正确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教师方面来说,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的进度和大纲所规定的信息量,使课程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二是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整体改革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将促进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它将现代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开创课程建设的新局面。比如,我在上《运筹学》这门课时,因为这门课难懂、抽象,它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图论、等知识为一体,其中涉及大量的复杂的计算,如何上好这门课呢?我借助计算机,利用电子表格将复杂的计算简化为鼠标和键盘操作,既能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巩固方面。同时,我还将课程中最基本的内容、重点及难点制作成flash课件采用多媒体演示,生动活泼,即扩大了信息量,又大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用flash课件演示,还可将抽象的理论公式、概念,在屏幕上转化以形象,直观的图表演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收集反馈信息设计和改革习题课

要教好一门课,收集反馈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是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讨论,解答问题,听课时的表情,都能体现出他们课堂内容的理解状况;二是在课下,通过作业,答疑,上机操作,考试等,反映出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其中,我特别重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它既可以帮助我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又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来认识问题的本质。纠正一次错误往往比讲十次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可谓“从教训中获真知甚于从成功中获真知”。

我把这些反馈信息,作为设计习题课的依据。在习题课中,重点放在总结和综合练习上,将学过的内容加以升华,概念加以延伸,思路加以拓宽。同时设置一些与学生常犯错误有关的“陷阱”,甚至到哪一步,学生会掉到“陷阱”中,也是我预料之中的,当学生从“陷阱”中爬出来时,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到达了一个新的天地,这时候他们会感到印象很深刻。

五、结束语

教学亦教法。古语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于渔,于终身收益无穷”,在课堂上,我还经常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他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与其说是一项严格的科学工作,不如说是一种综合艺术。在课堂这个不大不小的舞台上,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在培育着灵魂,在塑造年轻人的一生。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学评价;教学效率

目前,“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活动在我镇轰轰烈烈的开展着。各所学校都按照自己的实施计划与方案扎实地开展系列的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回顾我校的这项工作,效果不是很好,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不热衷于课堂教学改革,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搞课堂教学改革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不愿意做教学改变;还有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完全不能适应这项工作;还有的教师年龄偏大,教育理念难以更新,认为自己是到了边缘的教师……因此,规范教学管理,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规范集体备课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是加强备课组工作的保证

1.认真挑选组长,合理配置成员

2.建立规范制度,明确活动要求

3.加强指导督促,理顺管理体系

4.构建激励机制,发挥主体活力

(二)有效的集体备课是促进课堂改革的保证

1.强化集体备课

(1)规定备课时间。

(2)落实备课步骤。

(3)精细备课内容。

(4)规范学案导学案和练案等的要求。

2.明确集体备课要求

(1)备课时保证备课组人人参加,因故不能参加的须请假。

(2)备课活动要保证时间,每次的讨论时间不得少于两节课。

(3)备课期间不得批改作业,不得做与备课内容无关的事情。

(4)备课组长对备课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记录。

3.加强备课管理

(1)实行备课组长包保责任制,集体备课中的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备课工作,并于每次集体备课的次日将集体备课讨论定稿的共案、学案(包括电子稿)、集体备课记录上交学校。

(2)实行校级领导蹲点制,校级领导每周参加一个年级的集体备课,具体督促和检查。

(3)教务处、教研组长抽查制,教务处和教研组长每周对各备课组的备课情况进行抽查。

(4)学案及周练要注有教师姓名和出案时间。

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依据和指南,因此改变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确立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在互动上“多维”

要做到“多维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2.在讲练上“结合”

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

3.教学模式要“有效”

积极创设以学案、导学案和练案等为主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 教改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一、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自教育部启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以来,各大职业院校的专家们就纷纷献言献策,转眼间,也已过去了三五年。这些日子里,老师们有的下到了生产第一线,有的进入了教育科研单位,也有的去了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借鉴经验。由此而生的论文、报告、科研成果也比比皆是。然而,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美加的CBE或是澳洲的CBET,再或者是国内的探索模式,唯一的检验标准无非是两个字——上课。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课堂教学,在现如今就成为了承载着诸多理念、方法、尝试手段的展现平台,也自然而然的造就成了中职教学改革的终端产品。

二、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诸多专业中,以汽车市场为代表的二产业类专业学科对教学改革成果的期盼性是最强的。这些专业在中职学校,往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俗话说,穷则思变,换言之,若本身优势明显,那么“一般性改变”必然不容易被接受。近年来,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二产企业不得不加大对自身技术的升华,和对人才的需求。单纯出力的农民工时代已经悄然离去,现如今企业需要的是具备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等多项综合素质的一线员工。这些需求就是市场需求,于是由下而上需求促进课改和教改。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着深刻地改变。

中职汽车专业在设置上一般针对前市场有汽车机械零件制造,汽车组装;后市场主要是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这些专业都是实践能力为主的,尤其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制造工艺和维修技术几乎时时发展,步步更新。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校园生活中领会企业的生产需求,课堂教学便成了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一)一间教室,一个功能

2007年以前,我省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还处于传统状态。一间教室,一本教材,几十张桌椅,一块黑板。教师以讲和灌输为主,学生以写和听为辅。这种模式下,实现了理论教学的单一功能。学生和教师也有着严格的功能区别和纪律要求。例如,学生在上课期间的位置是固定的,教师在上课期间的讲授是要按照章节顺序的等等。可中职层次的学生们没有继续升学的压力,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再加之外界的诱惑和自身一些不良的习惯,导致很多学生不想听,听不懂,听了也不知道意义何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过于死板或者过于散漫的课堂教学现状。大量的教学内容只有极少部分被吸收,学生熟记书中汽车的零部件名称,看到马路上停放的汽车却找不到位置,学习的目的甚至被认为仅仅是应付考试。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两间教室,两个功能

2007年至2009年间,企业的需求转型和发达地区职教的改革让我省的中职学校有所警醒。开始尝试着在一线的教学上做些什么改变。刚刚开始的时候,学校为技能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另外配备了实训教室。以汽车专业为例,几张桌子,几套汽车零部件总成,常用的工具形成了最初的教改成果。在那个时期,我们将专业课的课程时间集中到一起,在理论教室中讲完了一个章节的知识后,就带领学生到实训教室去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交替结合的乐趣。学生们表达了动手实践的意愿,教师们也发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和知识点融会贯通的途径,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些改变就是教改,就是解决中职专业课教学的有效途径,直到不久后更多的问题出现在了课堂上。学生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一门课上的疲劳出现了,两个教室的教学管理的混乱出现了,实践教学的时间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两个不同功能的区域的交替使用让老师更累了。于是人们发现,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单单是加一些实训设备和实训课时就能完成的。

(三)一间教室,多种功能

2009年后,教育部加大对职教改革的支持力度。更多的教师走出了校园,走出了省,走出了国门。看得多了,了解的多了,更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也就随之而生了。又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以汽车专业为例,现在的教室已经不一定是四面墙的房间了,或者可以是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中有很多功能划分,理论学习区布置了黑板和桌椅,实践区布置了相对应的设备,除此之外还有讨论区、拓展区等。课程体系上也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了汽车制造模块、机电维修模块(包含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养护)、涂装模块以及营销模块等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就业需求,选读相应的模块来学习,针对性强,可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在之前的基础上已经或者接近一种理想状态了。

三、汽车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几点想法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就有人提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府,不光要有光鲜亮丽的大楼,还要有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和德高望重的大师才行。我想这句话亦可适用于我们中职学校。改革,不光是建一个多功能高科技的教室,照搬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更关键的还是要渗透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才行。而无论多高深的教改理论到最后,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于自己对各种教学改革模式的学习和对汽车专业教学过程的了解,关于课堂教学,笔者有几点想法:

(一)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改变授课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改革;育美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42-01

2010年,我校提炼出基于“奠基美丽人生”办学理念下的“一二三四‘育美课堂’框架”:一个核心(以课堂实效为核心),两个充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动三会”(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达到“学会、会学、会用”的目的),“四个关注四个当堂”的总体要求(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疑难问题、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检测、当堂纠错)。“孩子”顺利出生了,却成长缓慢,特别是灵魂难以成长――总感觉“框架”的理念难以真正落实。自从我校开展“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之‘育美课堂’”教学改革后,我们便逐步找到了“框架”的落脚点。

一、深度研读文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则是课堂的最高指挥官,想要打一场漂亮的课堂教学效果仗,指挥官应该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准地把握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度研读,包括对教材、教参、教辅、练习题集等的研读。

1、首先要读透教材。教材表面内容很简单,就几幅主题图、或是几句对话、或是几个活动,但表达的内涵却很丰富。这就要求老师理解编者意图,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读,使学生对省略的部分充满丰富的想象,把静态的文本还原成动态的生活情景,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活动的分析、操作、讨论、交流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思考真正发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师生的追问,让思考向纵深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完全激发出来,课堂效果当然不错。

2、文本研读的另一重要内容则是课标。仔细研读课标,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知识层次,理清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及在不同领域的地位,真正做到引在疑惑处、教在转折处,以期落实老师的“不教之教”。

3、文本研读还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的研读,准确领会“教什么”,更好落实“怎么教”,以提高课堂效率。

文本也是教学之源,教师只有深度研读了文本,才能较准确的进行课堂预设和生成处理,就会引领学生的学习想纵深进行,体现课堂高效。

二、“大问题”引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理解一些基础知识,也能提出一些问题。每一节新课之前,孩子们把这些雏形问题写在黑板的一角,老师根据学生的雏形问题提炼出本节课的“大问题”。学生带着这样指向本课核心的“大问题”进一步思考讨论,老师或观察、或参与讨论,或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生命得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好。

三、“让学”保证学生“三动三会”

“育美课堂”在于“育”的过程,只有过程真正“动”起来才能达到“会”的目的。通过“让血”创设让学生“动”情境,奠定“会”的基础。“让”出课前,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提出困惑,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课中“让”出角色、讲台和黑板,新课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到台上讲,小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其他同学对他的错误和不足给予纠正和补充,老师只在学生的疑惑处、转折处做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学生无论是讲还是为小老师纠正补充都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要使自己的思路更具条理性,他们还会写出自己相信的“教案”。久而久之,不仅所有学生都“学会”了基础知识,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会学”“会用”。

四、小组合作落实“四个当堂四个关注”

在以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超大班额中老师无法关注全体,两极分化较严重。经常是老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课后孩子在埋头苦写,偶尔还会出现“复制”誊写专家。深究原因,后进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讲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在分组过程中,采用前后两桌4人一组的形式,把学生的成绩分成A、B、C、D四个等级,每组都有四个等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对一督促帮扶,按不同等级积分:优生讲解回答一次计1分,中等生计2分,后进生计3分,表现优异的可计4分。孩子们想为了自己小组获得更多积分,就会主动去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问题在小组内解决,使全体同学都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也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的养成。因此新课学习的效率便提高了,练习也在课内完成,真正落实“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检测、当堂纠错”。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为了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先后组织我们到几个城市学习和参观,通过学习使自己开阔了眼界,也给自己在新的一年的教学工作带来深深思考,如何把教学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实质应用到教学中去,本人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究,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一、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思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了讲授,学生也被迫习惯接收,教师讲、学生们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学生照做。照本宣科,渐渐的学生们失去了主动性和合作性,最后成为了一群读死书的呆子。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合作性,从而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举个例子,在讲《邻菲罗啉显色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的条件试验时,以往我们把实验条件全写在黑板上,学生一样一样看然后照做即可。重点难点都可以掌握,但学生就如操作机器,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为什么这么做。现在课堂实行开放性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条件,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自己解决来找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纠正。通过这种教改,每个学生都动手参与进来,学习上有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2、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里,因为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基础差,劲头又不足,所以长此以往,班级中厌学,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极大程度的影响了班级的学风。实行教学改革后,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上课便按小组成员来坐位置,通过学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实现从两极分化到共同进步的转变。这样,学生在整个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编写校本教材为教学服务

长期以来,教师被当成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是课程的使用者或者说是"消费者"。教学改革赋予我们选择教材、开发教材的权力。教学中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编写符合学校学生具体情况和体现当地产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社会造福。比如在讲到《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时,我们编写教材时所检测的药品就是我们药都的药厂所生产的药品,学生不仅学到了药品检测的专业知识,还对产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二、重视实验教学

化工这个专业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实现专业教育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改革认识到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是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方面作了很大的改动,除了综合实验还增加了随堂实验。除了每学期学生正常的实验实训课程外,近年还增加了一些实验技能培训,如中药质量检查、食品分析检验、环境监测、工业产品分析等培训工作,使学生在培训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创建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发挥他们自主、创新意识。

以往教师是主,学生是辅,但新课程下教师要转变角色,课堂上学生是主人,他们大胆的推测、设想,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建立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鼓励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改革表面是解放老师,但实际却不尽然。它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课堂上要灵活处理,课后要准备充分、课堂不只是形式,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四、关注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施教改后,学生的选择性加强,面对各种有差异的学生,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差异,面向不同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通过安排合理的学习方式,来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自主的有效学习中去,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范文第10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时学生听课觉得乏味,不愿听讲,从某种原因讲,是因为教师的讲课不精彩。如何让学生专注倾听、引发兴趣?要从学生生活问题出发,好的问题可以“激起千层浪”,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物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为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研究问题,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类的朋友》一课时,我针对学生渴望猎奇、喜欢尝试的心理特点这样来组织课堂导入的:

老师:先出示老师和猫咪亲密友好的画面(照片),问学生:“看,老师和谁很亲密、很友好呢?”

学生:很好奇地、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和猫咪。

老师:对,猫咪是很温顺可爱的动物,讨人喜欢,你们家里都有哪些动物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家已养的动物:猫、狗、鸡、鸭、羊等等――

老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艺术家们很喜欢画动物,你们想画喜欢的动物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老师: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呢?让我们先一起走进“动物世界”看一看吧。

教师出示视频播放“动物世界”,介绍动物的种类、生活特征等,再展示画家笔下的动物《兔字》《猫》等,分析动物的动态、神态特点,画家运用的表现手法。

美术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有效的导入设计是关键。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另外在美术课堂导入环节,我们教师还可以采用猜谜、与学生谈话、讲故事、播放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大胆放手,自主探究

由于青少年具有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表不同的见解,面对学生极富个性的表达,教师要耐心倾听,客观地评价,好的要加以及时肯定和鼓励,师生间相互欣赏,相互倾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美术课堂还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大胆放手,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只有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我们的课堂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教风,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逐步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人类的朋友》这节课中,我在组织学生观看了“动物世界”的视频之后,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惯、外形特征吗?”“有哪些动物你亲眼见过?你最喜欢哪些动物?”“你在画动物过程中会注意哪些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查询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最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画出各种动物的不同造型。教师的大胆放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动物与人类拥有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三、互动评价,彰显个性

倾听、诉说在教学活动中是交互进行、紧密相连的,美术课堂评价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思维活跃,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分享别人的智慧,学会倾听与表达,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美术课堂中的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应让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建立开放而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人类的朋友》一课时,我与学生共同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1)我掌握了画常见动物的一般方法了吗?(2)我能准确地表现不同动物的动态特征了吗?然后在黑板上列出“优秀、良好、合格、进步”四大空格,请学生先对自己的作业按要求做出评估,然后把作业贴放在相应的位置里,并且展开集体评价。在集体评价时,我指导学生从展览的作品中评选出最成功的作品、做富有艺术性的作品、最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这种开放的、互动的评价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敢想敢说的胆量,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更能实现自主、准确、客观的评价。

四、整合教材,拓展延伸

上一篇:高效课堂范文 下一篇:语文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