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7 10:32:27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摘要: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过大的差距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国际上一般用库兹涅茨倒U曲线解释收入差距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的前半部分,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必然的。所以要想缩小收入差别,必须进一步发展经济,而且经济发展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但是我国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既有规范经济原因,更重要的是制度和政策原因导致的。所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才是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经济政策;缩小差距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初期(贫穷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如果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程度,那么随着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出一条倒U型轨迹,被称为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我国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中国是存在的。从1978年改革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的前半部分。因此我国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必然的。所以要想缩小收入差距,必须进一步发展经济,而且经济发展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但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在进一步扩大的问题不能用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来解释,其深层面的原因是非规范经济原因。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不均衡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差距扩大。

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些年尽管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入,但国家重大电力、交通、通讯及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无不紧紧围绕城市展开。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是农村远远无法比的。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而经济发展的差距势必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2.不均衡的社会福利政策也会促进城乡差距扩大。

城镇福利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但农村福利制度的建设还相当滞后。即使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农村与城镇也有很大的差别。全国城乡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同样是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拨款和教师工资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比如近几年我国农村平均每个小学生预算内事业费为200元左右,而城市平均为1000元左右,初中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农村平均为400元左右,而城市高达1200元以上。

不均衡的社会福利政策导致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贫困农民家庭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户均0.18人,初中程度户均0.65人,高中程度户均0.13人;分别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0.61人、1.02人、0.08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如国内需求增幅不大,产品亦不能大量出口时,农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另外,由于我国农村缺乏社会保障体系,低收入农户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也令人担忧。据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家庭成员有残疾的农户占调查户8.3%;患有大病的占4.6%;长期慢性病的占14.6%;体弱多病的占24.6%。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这些弱势人群经济收入低,原来生产和生活就有困难,一旦遇到疾病发生,会雪上加霜。很多家庭处于“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状况。无钱看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十分突出。

3.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的个人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不仅是很弱的,而且有强化收入不平均的趋势。首先,我国居民的收入隐蔽性较强,很多高收入的阶层居民纳税意识淡薄,逃税现象普遍,而真正纳税较多的是财政拨款单位职工,这部分居民收入并不高,故个人税收并没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有拉大的趋势。其次,从纳税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村居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有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而纳税及各种名目的杂费支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0多倍。不难看出,国家的税收政策实际在起到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4.行业垄断的影响

行业垄断属于传统计划经济特征即所谓“条块分割”中的“条状分割”部分(地方垄断属于“块状分割”部分)。由于行业垄断由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实施,所以能够创造出完全排斥竞争的效果。例如,中国的电信业几乎完全由“中国电信”一家公司所垄断,中国的棉花买卖完全由“供销合作社”所垄断,中国的教育服务业几乎全部由教育部系统所垄断,中国的银行业几乎全部由国有商业和政策银行所垄断,如此等等。

行业垄断形成的动机可能是为了达到所谓“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出于“安全”或“质量”的考虑。但是,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已经对这些理由提出了质疑。所以,这些行业垄断除了阻碍产业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外,只是服务于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中,除了上交财政税收的部分(这部分可能构成中央政府维护行业垄断的原因 )以外,大部分形成这些部门工作者的较高收入。由此而产生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收入处在快速增长期内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富者富的快,低收入者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但二者的差距在扩大。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而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来缩小收入差距又难以见效,故必须通过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才能逐步扭转目前过快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 经济政策向“三农”倾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尤为突出,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得更为重要,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收入低,所以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要增加用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增加农村道路、农村教育投入,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产品储存等市场设施的建设。其次,建立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除继续加强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扶贫与救灾等工作外,还应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和其他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对受国际市场冲击大、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要给予支持。再次,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有序流动。农村人口流动是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是实现地区、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农民向非农业的转移近些年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缓解城乡差距带来的各种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诸如农民的无序流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原有的福利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已经解体,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福利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当出现大规模失业时,城市贫困问题就会显得非常严重。因此,建立以反贫困为基础的福利体制尤为重要。首先,当前我国应该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要适时调高城镇居民各项最低收入标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优抚待遇等),切实保障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要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以保证一般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要拓展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通过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促使其中一部分最低收入者进入到中低收入户群体之中。其次,我们应该考虑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确实有的国家有过这种政策,到了一定年龄比如65岁以后,不管你有没有子女,政府都给你一定的养老金。这个在中国可能不太现实,毕竟中国的人口数量太大,但是对于一些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政府每年发给65岁以上老年人一定数量的养老金。这既是一种扶贫的办法,也会反过来促进计划生育的落实。

3.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劳动者所得的报酬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挂钩,使劳动者投入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努力消除贫困,防止两极分化,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垄断行业要在打破垄断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直接调控措施调节其总体收入水平,同时,对垄断行业中处于一般工作岗位的职工,使其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相应岗位的工资价位接轨。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国家统计局.2006 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赵人伟,李实,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4:23-25.

[5]郭玮.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与政策调整[J].经济研究,2003,4:45-47.

上一篇:浅谈我国银行、保险的业务合作 下一篇:对企业理财环境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