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时间:2022-09-17 09:57:34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2004年,四川省委工业工作会议做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提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大装备产业、优势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四大优势产业,并要求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5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进一步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创新价值链,实现产业链和技术链的有机结合。

四川省从1996年开始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省级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45家,覆盖了17.2%的全省大中型企业,投入了全省工业企业80%以上的研发经费,承担了50%以上的创新项目,产出了规模以上工业70%以上的新产品和利润,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群体。

全省145家技术中心中,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优势资源、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的企业就占了95%以上,基本上每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都有1―2户以上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认定技术中心。

一、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2004年11月,通过了《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条例》,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规范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加大了各级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责任,完善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各项规范,第一次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纳入了法制轨道。在《条例》的规范下,不断加大技术创新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近两年,按50%的速度递增,大大加强了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了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组建、认定及管理办法,并规定新申报的中心企业规模必须达到1.5亿,经费投入必须达到450万元以上。同时,不断加强对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年度考核、评价,建立了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情况月报统计、分析制度,把全省国家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的主要活动纳入每月运行分析。每年年度《技术中心建设指南》,提出了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方向。经过以上措施,全省技术中心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保证了中心建设的质量。

二、抓平台项目实施,不断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通过组织实施产业平台技术创新项目专项,即在每年上百个重点项目中,选择十个左右对优势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加大每年资金支持力度,并连续支持二至三年,使其真正发挥技术平台作用,实现较大规模的产业化。

(一)依托全省技术中心企业开展产业平台技术创新攻关

以我省优势产业为重点,近三年来共组织实施了30项产业平台技术创新项目,产业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一批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二)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

努力突破大型发电成套设备、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机车车辆、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大型环保成套设备、航空航天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成套设备、数控技术及设备等8条重装产业链的技术难关,促进了省重大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与销售收入两项指标双双突破10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270亿元与1200亿元,其它指标与上年同比增幅均超过30%以上。

(三)通过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经费投入

每年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中,50%左右的项目由中心企业承担。10年来,国家和省两级财政无偿资助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4亿多元,其中我省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累计投入3亿元,引导企业项目投资400多亿元。2005年,四川省中心企业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

三、抓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技术中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大力推动技术中心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获得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我省也配套支持了一批能力建设项目,带动了一批省级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推动技术中心的机制建设

重点推动中心企业建立与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等。据统计,2005年我省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3.7%,投入总额已占全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80%以上。

(三)抓以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指导各企业根据所处行业性质、开展业务的类型和自身组织结构特点,建立与完善战略开发和应用开发相结合、重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相结合、全新产品开发与产品和工艺改进相结合的企业内外高度统一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研发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并优化企业科技、经济资源配置。

(四)大力推动中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002年开始,选择东方汽轮机厂、成飞公司、成都神钢工程三家企业分别开展了CAD/CAE/CAM、计算机集成制造、TCM(技术中心管理系统)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通过项目支持形式在中心企业大力推动信息网络建设、设计软件优化、集成制造系统构建等,改善了企业的设计手段,提升了企业的集成制造水平和对市场的同步响应能力。

四、抓产学研联动,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依托我省较为丰富的科教资源,以技术创新项目为依托,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项目合作研发、技术人员交流,组织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等方式,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多元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

(一)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全省145家省级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基本上都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其特点是:与省内多个院校紧密合作,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广泛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培育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通过技术中心建设推动改制科研院所加快向企业化转型

针对改制院所科研力量强、但产业化能力弱的特点,加强了对全省改制为企业的原科研院所的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其形成成果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加快了自贡晨光化工研究院、炭黑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等一批改制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进程,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2006年全院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7亿元,利税7000万元,成为全国有机氟行业中第一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项国际认证的企业。

(三)积极探索区域产业技术中心建设新模式

为了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正探索建设产业(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都市金堂县出现了纺织服装、印染产业集聚发展的势头,为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我们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区内龙头企业、纺织科研院所,以市场方式共建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技术创新中心。

(四)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机制

根据四川省委资源向资本转变的重大决策,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省选择了20家技术中心企业,开展了虚拟制造、技术导师、人才资本化试点,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新机制。

“十一五”时期,四川省将进一步把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2010年,形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上一篇:培育消费主导型经济势在必行 下一篇:我国人口结构几个新的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