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铁施工项目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17 08:47:16

加强地铁施工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地铁建设的主要特点与我国地铁施工管理现状,给予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一些意见,为我国加强地铁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施工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U213+4 文献标识码:A

地铁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且具有系统性的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涉及专业比较多,风险大,难度高,一旦施工处理不及时,会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影响,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地铁工程必须做好各种工作和工程环境调查报告,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过程等设计方案上尽可能避免风险,以预防为主,增强各个阶段安全风险的预防和调控。

一、地铁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工程环境条件复杂

车站一般采用浅埋暗挖法、盖挖法或明挖法来建筑,很多都处于十字路口,工程施工对交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地下管网密集,紧靠建筑物,工程环境十分复杂;其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或盾构法修建,在城市干道下穿、侧穿建筑物来修建,同时穿过河流、还有地铁、铁路及各种各样的地下管道,施工中具有很大安全风险。因此为保证地面不发生坍塌,地下管线、铁路、道路、地铁、河流及建筑物等的安全都十分重要。

(二)施工风险大

地铁建设多为城市中心地下线,工程结构十分复杂,施工风险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方法多,不可预见因素多。据报道,北京地铁近几年总共发生了42起事故,其中地下线就占了96% ,而高架线、地面线只占了4%,如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的莲花池站位于三环路之下,因为地下管线改移难度大以及交通改线等因素,不得不由盖挖法改为浅埋暗挖法来修建,其增加了不少施工难度。由于地铁修建需要穿过许多建筑物,工程自身风险及环境风险都自然而然增加了。

(三)工程前期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

拆迁占地范围大,新建线路涉及面广,地下线路的加固、改修和交通改线等协调工作量大,以及工期的限制增加了地铁建设的难度。

(四)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现在全国22座大城市正在修建地铁,工期要求短,工程规模大,质量要求高,工程投资多,建设设计、管理、勘察、监测、施工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而且缺乏经验,使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变大了。

二、我国地铁施工管理现状

由于地铁运营的特点,地铁系统涉及的施工项目一般安排在非运营时间,这就使得施工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作业区域和用电区域等资源变得异常宝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往往都需通过单纯的人工控制来实现。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地铁企业,相继研发了适合自身的施工管理系统。例如广州地铁运营施工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计划申报、停送电的信息化管理以及调度命令的和接收。通过工作流的方式,将施工作业的每一个流程按照一定的审批次序、逻辑关系通过网络进行流转,进而取代传统的电话流转的过程。除了广州地铁之外,北京、天津等老牌地铁企业,以及西安等新兴地铁企业也都研发了施工管理系统。各施工管理系统界面、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在施工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郑州地铁来说,在运营筹备初期就己开始研发施工管理系统。

三、给予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一些意见

(一)探明地质情况,严格控制地铁勘察设计阶段

把握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在勘察阶段要详细,对地质稳定性准确判断在设计阶段,探测不良地质在施工前,根据管线与地铁工程的相对位置分析错综复杂的管线,其与地层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深入分析,工程进展的监测数据与管线自身的变化规律需密切关注,详细调查周边建筑物结构类型,设计图纸、年代,以及与地铁建设工程距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充分把握详细的资料。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资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逐级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要落实,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就必须结合地铁施工特点制定出,危险源识别就可以按工序进行,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也需制定出,专项安全技术进行交底,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实现责任措施到人到位,使风险源及控制方法,让每一位参建员工明白。

(三)施工安全交底、加强施工技术

在实施过程中的地铁项目,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施工下达施工任务,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下达,安全技术交底需各工种各分部进行,可定期交底对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进行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定期交底,对不同作业部位不同作业内容以及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并要有交底人签字,不能只交到班组长要交到作业人员手上,防止安全交底内容只有班组长知道,而其它作业人员不清楚、不了解的现象,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注意事项等,都是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针对性,根据地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专家的论证审核后才能实施其中部分方案。

(四)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预防措施

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器对于施工现场及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等。作业应绑好安全网,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对结构工程施工中高空或河上落人落物起到事前预防,对架板起吊的安全与平稳在设计中需注意。特别注意防火安全,对设备储存、材料、库房或堆放点,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具以备急用。

(五)加强临边临口的安全防护

由于车站的站厅、站台和设备构造复杂、施工人员多,以及地铁施工空间小等情况,基本都属于交岔作业,导致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是常发生是由临边临口处理不好引起,因此,为了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能有效地防止,需预留洞口在楼梯口、电梯口等,必须设置盖板、架设安全网、栏杆等,必须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必须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对框架工程跑道两侧边、楼面周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网、防滑鞋、安全帽、安全带等,在临边临口作业时。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以便固定安全带和防止高处坠落,在移动脚手架上面的作业平台四周。

(六)加强安全监测

通过对地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先进施工监测技术,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密切监测,是获取周边环境变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各种监测数据,可以及时采取防范和应急措施对发现的风险苗头,地铁建设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当然仅有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想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利用高新技术装备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其背后隐藏的规律和形势,可通过数据表象看清,必要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可以提前采取,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总之,在安全风险管理上我国地铁建设工程的系统性不够完善,特别在安全风险指标和标准、资料整理的信息化和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等方面与地铁建设工程的规范有一定的距离。在当今这个地铁建设工程难度大、工期紧、数目多的情况下,期待地铁建设相关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建立有作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评估准则,从而起到用有效、科学的方法管理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国栋.地铁施工风险控制与管理[J].门窗,2013,04:262+264.

[2]窦亮,赵留杰.郑州地铁施工管理系统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13,05:49-5.

[3]林飞,周志文.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12:28.

上一篇:基于效率的电除尘电源控制系统节能技术应用浅... 下一篇:核电站工程建设阶段仪控维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