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组织的金融保险问题

时间:2022-09-17 08:26:02

农业组织的金融保险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组织的稳定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关键是资金支持,那么如何融资就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下面本文将通过有关数据定量分析金融保险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

一、金融保险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现状

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以及“三农”问题的提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对其贷款的额度也不断地增加。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现状通过表一,我们虽然不能直接的看出金融保险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情况,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占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额的比重很低,并且呈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5.92%到2009年的5.41。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也是很低的,但是与金融机构对农业放贷情况不同的是,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是逐渐的上升的,由2005年的0.14%到2009年的1.20%。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还是处于很低是水平,进而我们也可以得到,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相应的也是相当低的水平。保险机构的农业保费收入的数据表明,农民的风险意识并不强烈,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还很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保险在农业生产中风险抵御功能以及对农民的利益保障作用。通过表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农村金融机构对合作组织的支持状况。从表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比重都比较低,尽管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及对各类农业经济组织的信贷投入均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占贷款总额和农信社存款总额的比重却呈递减趋势,两者分别从2002年的9.57%下降到2007年的7.44%,7.09%下降到5.44%。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已相当不容易,而获得其他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更是难上加难。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单一。通过调查我们把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分为合作组织成员入社的会费、政府扶持资金、银行贷款三种类型。调查的结果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有政府的资金扶持以及农民入社时的资金投入,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所占比例很少。以我国学者(韩冰、刘现武)对9省107个合作社的调查为例,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营运资金的28.02%来自社员股金和会费,27.42%来自合作社营销利润,19.48%来自财政补助,企业和个人借款占1476%,金融机构贷款占9.25%,外部捐助占1.07%。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大部分的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主要有农民入组织时缴纳的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依靠自己的资金以及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来发展的,很少能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2.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机构较少,支持力度小。据统计,1998年到2006年,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农业贷款额度从2659亿元增加到了10853亿元,增加了3.08倍,其所发放的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比重平均为71.6%。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渠道,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争取和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取得联系,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的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显示,这些合作社中获得过金融机构贷款的9家中有5家都是从农村信用社得到的(见表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对9省107个获得财政部支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表明,合作组织营运资金中,仅有9.25%为金融机构贷款,其余全部需要自己想办法。由于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做大做强。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发展限制其融资效果。

第一,虽然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工商机构或是农业部门注册登记,但是也有一部门的合作组织是没有经过登记注册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五。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统计中,有30%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30%在农业部门、还有40%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没有经过注册登记的。显然,这一部门没有经过注册登记的组织的市场法律主体地位是未经过认可的。

第二,合作社的盈利能力较弱。银行或是非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在发放贷款时必然要考虑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等因素。而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发展时间比较短,注册资金少,财务状况基本上都不规范,并且都是非营利的,这些都是导致大部门金融机构不愿贷款的原因。

第三,保险体系建设滞后。首先,农业生产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很大,相对应的风险也很大。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高,保险公司又是以盈利为目的,再加上农民的保险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开展农业保险的难度也很大。在我们调查统计中,重庆市周边区域的七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一家参加任何形式的农业保险的险种。其次,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落户,政策性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如浙江省椒江农信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为200万元,按照担保公司与农村合作银行的协议,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提供的支农贷款总额可达到2000万元。从2007年8月成立以来,农信担保公司已经为229家农村经济组织担保支农贷款249笔1609万元,占可贷款总额的80.5%,贷款总额中大部分贷款期限为1年,而全区各类农村经济组织、种养殖大户对农业贷款的需求大,担保难以满足。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保险支持的对策

1.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财政扶持。中央和地方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倾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销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中心,积极为合作组织提供市场信息以及农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测,为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农发行应根据政府确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扩大商业性信贷业务范围,将支持重点调整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客户上来,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产业链进行“打包”支持。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额度。

3.鼓励商业银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如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贷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设施投资提供贷款等。

4.支持农村保险业加快发展,全方位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体系,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进行补偿,将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给予政策优惠,以调动其积极性。

5.尽快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抵押担保和保险机制。一方面,尽快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一部分农户特别是农业大户存在贷款抵押担保难落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没有担保公司的地方,可以县、乡两级政府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信用担保公司,合理分担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在有担保公司的地方,则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贷担保业务。

上一篇:欧盟保险管理机制的借鉴及启发 下一篇:农业科技推广金融保险支持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