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化解策略

时间:2022-09-17 06:40:57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化解策略

摘 要:以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的表现作为切入点,着重从双方角色定位、心理特征、价值观差异及对待冲突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产生冲突的原因,并从双方主体自我能动性、高校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化解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冲突原因;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46-03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及其他各项教育指导工作的使命,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上辅导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对下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而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是辅导员进行其他工作的基础。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若处理不当,双方就容易引发冲突,破坏双方关系。

事实上,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的现象自始至终都存在着,而就当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在辅导员的学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日常管理工作上,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利益冲突;在思想教育工作上,辅导员的想法、做法或者传达思想的方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满意,再加上双方在文化思想的认同度上也有很大悬殊,难免要起文化冲突;价值观体系上,辅导员有一套较为完整稳定的社会价值体系和世界观,大学生在这方面还不太成熟,在评价对待事件、事理的标准上难免发生价值观冲突;在教育沉迷网络游戏或其他荒废学业而又屡劝不改的学生上,容易起个人间的冲突;辅导员不注重或无意间“冒犯”少数民族的禁忌也易引发个人间的冲突;由于工作原因辅导员还可能与学生干部或社团干部间发生小团体冲突等等。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冲突现象都会带来诸多消极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导致辅导员与学生双方的人际交往断裂。这样不仅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还会干扰辅导员的教学情绪及教育工作,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双方的发展,甚至影响学校声誉、败坏社会风气。但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主要集中于“普通师生”冲突研究,作为“特殊师生关系”的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冲突很少论及,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

从概念的角度来说,师生冲突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下,师生之间由于角色、心理、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不一致和干扰[1]。因此,要研究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现象应当以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这两个特定主体为着眼点,深入剖析双方在角色、心理、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差异,进而全面得出其矛盾产生的原因,找到症结以便对症下药。

(一)双方角色定位有错位

社会学家凯利认为,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个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2]。因此,在角色定位中如何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是分析双方矛盾的关键。就单向的个体定位来说,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不仅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指导。因此,辅导员与普通教师相比具有明显的职业特殊性。而大学生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角色内涵也有所丰富。他们的使命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需要培养社会生存能力。社会责任决定了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因而辅导员与大学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在角色定位上还应当考虑矛盾双方的相互认知、理解和评价,这些因素往往会与理论上的合理性有差异。教师并不是只要尽到应尽的义务,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好评。而学生也不一定品学兼优就可以让老师满意。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也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满意度虽然最终取决于个体的真实品质,即本身是否够标准,他们双方在互相定位上还有主观认可的因素存在。一般而言,大学生希望他们的辅导员善解人意,可以成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而不是机械刻板地完成教育与管理的任务。而从辅导员角度出发,他们所认可的好学生也不一定就是学习好,实际上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特长,甚至是简单的“谈得来”也同样会令人满意。因此,双方在定位上能否尽人意,并不完全取决于约定俗成的条框,还有一些更为感性、具体的干扰因素。由此可知,双方矛盾的产生,并不一定是一方未符合客观规范,有可能只是在某方面没有达到对方的预求。

(二)双方心理特征有差异

从个性特点来说,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特殊心理。他们独立、自我意识强,追求个性独立和解放。同时,大学生还比较浮躁,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里,不管是价值取向还是生活方式,大学生都有很多的选择。然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往往盲目、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另外,应当看到当今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这是一个始终都备受争议的集体,他们热情、开放,善于发现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容易出现娇气、自私、享乐心态和霸道心理。

就辅导员而言,他们大都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不容撼动的思想体系,如尊师重教、长幼有别,习惯以“统治者”的身份自居,无形中与学生之间形成隔阂,无法交心。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说,他们一方面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又是家长人,这些角色间本身存在着矛盾。在学生犯错误时,就会表现出不适当的斥责或者无原则的容忍。也正是因为多重责任,辅导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就会向学生发泄,给双方之间的沟通带来消极影响。

(三)双方价值观不同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在价值观上的冲突源于文化机制的差异,前者代表成人社会,而后者是刚成年群体,双方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诸多矛盾。对此,美国学者巴特(J.A.Bartky)曾指出“因为社会不会鼓励儿童在接受同伴文化之前接受化,同伴文化总是处于化之前的。所以,在两种文化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3]由于代际文化差异的存在,师长和学生在多元价值取向中各有所好,辅导员们可能会沿袭旧的文化思想,而大学生则比较容易接受新潮文化,这就导致师生双方都视另一方为另类,在价值取向上无法达成统一。

辅导员与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在当前社会也可以说是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所谓主流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4]。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成员,其思想多渗透着儒家文化,其根本使命就包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输既定的正统文化,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而大学生是一个新生团体,他们叛逆、追求张扬个性,其价值取向很多都是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即人们所谓的“非主流”。事实上可以说文化思想都有其合理性,只是受认识水平限制,不同群体之间无法相互认可。

(四)双方态度不一致

这里所说的态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矛盾双方对交往状况的预期心理、中期接触中的主观情绪及后期对沟通障碍的处理态度。

辅导员与学生能否和谐相处,不仅取决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能否相互配合,还取决于互相接触前的初始态度。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中学时的师生关系,辅导员与学生见面机会少,不会全程跟班,互相之间需要交涉的问题也少。因此,部分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对辅导员就不予重视,认为只要安分守己互不干扰就好,没有必要深交。也有部分辅导员同样持消极心理,只是例行公事,而不去热心、真诚地对待学生,并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双方的消极情绪往往容易造成工作与生活脱节。这在起点就决定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会形成亲密关系,自然在日后的交往中也会矛盾频发。

在具体的接触过程中,双方在互相认知上的态度是否客观也极其重要。学生有可能毁在偶然的利益冲突后对辅导员作出歪曲评价,在误解冲突中对辅导员形成主观不良印象,继而产生消极抵抗或厌恶情绪。部分辅导员也会抱有级差思想,即传统地将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或者依据私人交情决定对学生的喜恶。总之,受主观心理效应影响,辅导员容易对学生形成固定印象和偏见,出现以俊遮丑、以点盖面等知觉错误。

二、冲突的类型

在冲突类型上,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划分与一般师生冲突相似。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冲突的表现形式出发,将其划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5]。显性冲突即师生之间将矛盾通过公开或者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激烈对抗,如言语谩骂甚至人身攻击;隐性冲突则是冲突的一方通过消极抵制或曲解指令,有限度地干扰正常秩序。

根据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主体不同,划分为辅导员与学生个体间的冲突、辅导员与大学生“小团体”的冲突[6]。前者通常是辅导员与个别学生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出现的对抗,与双方的价值观差异有重要关系;后者主要出现于班级整体管理或社团事务安排过程中,表现为多个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不满和抵抗。

根据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性质,可以划分为良性冲突和恶性冲突[7]。良性冲突是指矛盾发生之后可以对双方产生积极影响,如学生从此弃“恶”从善以及辅导员工作方式和态度的改进;恶性冲突与之相反,即矛盾产生后对双方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使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为恶劣。

根据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行为对立和对抗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一般性的行为冲突和对抗性的行为冲突[8]。前者表现为师生之间在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突发性和临时性的对抗,不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和冲撞;后者则比较严重,一方若忍不住怒火,化解不了僵局,失去了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力,致使言行出格,就易引起对抗性冲突的发生。

最后,根据冲突对学校组织的影响,辅导员与学生的冲突还可以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9]。建设性冲突是由双方目标一致而方法不一所导致,其化解可以使高校存在的不良功能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演化,有一定积极作用;而破坏性冲突是由双方目标不一致造成,矛盾双方互不相让会导致团体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越来越远,师生之间毫不妥协的互相攻击会阻碍共同意志的达成,最终影响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

不同类型的冲突都有其独特的内在原因,在对冲突本质进行剖析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症结,继而得出化解方法。

三、解决对策

师生冲突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的各类主体都应当采取措施,承担应有的义务。就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冲突而言,我们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化解。

(一)有效改善主体的自我能动性

首先,辅导员与大学生都应当正视矛盾冲突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对问题作出能动处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放下“权威”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以真实的自我走入学生群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尽量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座谈、主题班会、节日聚会等。毕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易向辅导员“说心里话”“掏心窝”,辅导员也可以借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另外,由于辅导员是一双眼“盯”上百个学生,难免会有疏忽。所以辅导员也需在学生中安放自己的“眼线”和“人”,给自己增加“眼睛”和“耳朵”,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善于倾听学生难处并帮助他们解决切实困难,这也是作为辅导员应时刻关注的;随时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尤其是做得不对、不合适的地方。甚至是批评也要认真对待,并及时总结纠正。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辅导员都应以身作则,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偏爱,认真完成学校分配任务。

其次,学生要自觉服从指挥,配合辅导员完成学校既定任务,主动与辅导员进行交流沟通,有相互了解并真诚相交的意愿,学业上要积极进取不荒废、在校园里发挥自己所长,态度上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理解并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当与辅导员发生冲突或认为辅导员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时要及时与其沟通,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应加强交流和沟通,双方形成平等对话的关系,相互尊重、信任,并最终形成良往的平衡机制。在问题产生后,辅导员与学生都必须丢掉消极、漠视的心理,主动进行沟通了解,并寻求解决途径,如及时找班干部了解情况,查看对方的QQ签名、空间心情、空间日志、博客状态、微博状态、飞信心情等。争取及时化解冲突,维持友好关系。

(二)积极创新高效的管理体制

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应当严格审查辅导员资格,提高辅导员素质。辅导员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管理能力、职业道德、思想观念都会对工作状态产生影响。高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严格制定辅导员评聘的具体条件。同时要支持并鼓励辅导员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奖惩机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严格考核。

其次,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及价值观引导,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够恰当地把握和表达思想情感。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对一小部分态度不端正、对教师不尊重的学生要着重加强学风教育和道德教育,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最后,高校还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为师生沟通架构桥梁,提供良性互动平台。要建立一套新的规章制度来形成一种平衡机制,通过谈心、咨询、报告、会议等形式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目前部分高校专设的辅导员微博、QQ及其他网上交流平台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总之,要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排除沟通障碍,保障师生有良好的互动机会。

(三)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应当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化解新时代师生冲突的大背景,鼓励当代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积极进取,为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同时要引导教师队伍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做学生的良师和益友。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文艺活动,以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为内涵,全面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塑造性。通过文化建设的人际和舆论导向,使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地减少冲突问题。同时,应推广“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校制度执行相结合,发扬民主,努力营造高校管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关珊.浅谈高校师生冲突问题[J].教书育人,2007,(5):29.

[2]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

[3]J.A.Bartky.Issuesin Publish Edition[J].Social,1963:128.

[4]王玉德.文化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3.

[5]石艳.隐性冲突: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J].湖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04,(2):67-70.

[6]凤容.正确处理师生冲突——兼论教师的心理素质[J].河南教育,2001,(1):16-17.

[7]徐爱芬.中学师生冲突现象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部分中学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8]禹旭才,彭辉.师生冲突的再认识[J].煤炭高等教育,2002,(1):51-53.

[9]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7):12-15.

上一篇: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