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致女儿的信》的教学

时间:2022-09-17 04:44:17

说说《致女儿的信》的教学

在教学中,只要是上到《致女儿的信》这篇课文,课堂上往往就会有一次热烈的讨论:什么是爱情。

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

其实,即使没有这篇课文,这样的讨论也是可以进行的。

这就是说,“什么是爱情”或者“爱情是什么”的讨论是离开课文进行的,好像很热闹,其实这是典型的“见什么教什么”“见什么说什么”的做法,在这种肤浅做法的遮掩之下,教师甚至连课文都可以不去研读。

这篇课文的教学,远非谈“爱情是什么”那样简单。

真正从处理教材的要求看,从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的角度看,教师需要认真地研读课文,需要好好地思考如下问题:

1.作者给女儿写信的意图是为了告诉女儿什么?

2.父亲与女儿讨论爱情问题,为什么选择“书信”?

3.父亲与女儿讨论爱情问题,为什么让奶奶成为故事的叙述者?

4.父亲与女儿讨论爱情问题,为什么借奶奶之口讲一个童话故事?

5.文中的童话故事,从“故事”的角度看,美在哪里?

下面重点谈谈对上面第一个、第五个问题的理解。

第一个问题:作者给女儿写信的意图是为了告诉女儿什么?

有人在教学中给学生讲,作者在这里是告诉女儿:爱情是朴素的、浪漫的;也有人在与学生的讨论之中讲到,作者给女儿写信的意图是为了告诉女儿:爱情需要忠诚、需要坚守。

这些话,都只说对了一半或者一小半;这样说话的人,并没有读出课文中隐含的信息,没有读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更没有读出:作者面对的是14岁的女儿,作者是在给14岁的女儿写信。一位教育家、一位负责的父亲,难道仅仅只是给14岁的女儿说爱情是浪漫的,爱情需要忠诚吗?如果是这样,那就非常不可思议了。我们也许连作者内心的表白话语都没有去揣摩:“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作者给女儿写故事,说爱情,真正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女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二是告诫女儿,“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三是警示女儿,“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含义深刻,需要我们反复体味。

如果不相信这样的分析的话,可以读读作者写给女儿的第二封信。在这封信里,作者严肃地说道:

我的小女儿,你看看,我不是无缘无故地向你讲述我聪明的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不是无缘无故地向你讲述,什么是爱情。我要预先提醒你,要避免许多姑娘所犯过的错误,她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掉了幸福、快乐、健康,有的甚至是生命。人类的爱情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明智的、审慎的、机警的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在这里,作者就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了:不是无缘无故地向你讲述,什么是爱情!

这就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的话。

第五个问题:文中的童话故事,从“故事”的角度看,美在哪里?

文中的故事在课文的第二部分。

它美在借祖母玛丽娅之口,通过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美在用“故事”的方式传达出了深刻的道理:爱情是爱、忠诚和心灵的追念。

美在“故事情节层进式的反复”。故事,中描述道: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三种不同的东西。上帝的三次到来,表现了童话的重要的表现手法,即“故事情节的层进式的反复”。这种反复的妙处,一是集中笔力对故事进行“选点”式的描述;二是让情节生动而又脉络清楚,增加阅读的美感;三是在故事情节的跳跃与发展中展现情境与人物的变化,从而表现故事内容的神奇美妙。

美在故事中的“50年”。上帝一年之后来到了人间,由于不懂什么是爱情,于是勃然大怒。他要惩罚人们,他说:“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存着什么东西,该死的人……”这里的“50年”,是多么漫长,是多么难以坚守,然而50年后,上帝看到的还是人们的相亲相爱。这就是,美在漫长坚守之中对爱情的“忠诚”!只有漫长的时日,才能表现人们对爱情的“忠诚”,才能见证人们对爱情的“忠诚”。

美在“眼睛”的描写贯穿整个故事。上帝第一次来到的时候,他看到了人们眼神中传递的美,这种美丽无与伦比,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当第二次来到的时候,“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第三次,上帝看到的仍然是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此中的描写,就是对心灵的描写,就是对美丽的爱情的描写,透过人们的眉目描写来传情,真是美妙无比。

美在上帝对爱情的不解和深思。上帝不懂什么是爱情,不懂爱情的力量,于是两次震怒。但是到了第三次,“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爱情,是连上无法理解的力量,是连上要力求去弄懂的力量,这是多么值得年轻的孩子们去深思!上帝没有能够创造爱情,爱情是人创造的,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寓意!

下面说说本课的教学创意:别出心裁教课文,别出心裁读课文。

全课的教学由两个大的步骤组成。

第一步:学生写。课文简析一句话。

这个活动着眼于认识课文,着眼于分析课文。同学们写作之后,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参与其中,进行评点,进行讲析。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

这一步的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在于“导向”,在于“话题”的设置。

导入之后,教师安排学习括动:这次学习活动,是请同学们认识课文,了解课文并进行简析。

话题是:《致女儿的信》中的“三”。

请每名同学都对课文进行探求,进行发现,进行概括,进行提炼,围绕话题写几句话。如:

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写信的目的,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讲的一个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第三部分进一步生发,作者更深刻地阐释了“爱情”的丰富内涵。

同学们进行课堂阅读和“课文简析”的写作活动。

同学们的课文简析可能与如下内容有关:

课文中的三个人物,故事中所蕴含的“爱情”的三个方面的含义,故事中对上帝来到人间的三次反复的描写,故事中人物活动的三个场景,上帝看到人类的爱情之后三次不同的表现,大天使三次出现的作用,故事中对人们眼睛传情的三次描写,课文中的三个警句,课文在表达上的三个特点,作者利用奶奶之口讲的故事的三个方面的寓意,等等。

在这个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爱情是爱、忠诚和心灵的追念。

2.爱情是连上无法理解的力量。

3.作者的意图是――告诉女儿: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告诫女儿: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警示女儿: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第二步:学生写“故事欣赏一句话”。

这个活动着眼于欣赏课文,着眼于欣赏课文的表现手法。同学们写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进行评点,进行讲析。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

这一步的教学,关键在于“点拨”,在于教师的“例说”,然后引发学生的看法。

话题是:奶奶所讲“故事”的表达之美。

教师先举例:

这个故事美就美在它是孩子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匠心别具。

这个故事美在同中有变,起伏有致;描写上帝三次视察人间,重复中有着深刻的变化。

这个故事美在寓意深刻: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

同学们在教师的点拨和例说的启发下写欣赏课文的话。

同学们写的故事赏析的话可能与如下内容有关:

美在将上帝的态度进行了前后对比,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说明爱情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美在对上帝的每一次语言描写表现了上帝的心情。

美在对上帝有传神的神态描写,这些神态描写同样表现了上帝的心情。

美在上帝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描写,它们表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表现了人类的真正的爱情。

美在对人们的眼睛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是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同学们小结出如下内容:

美在用“故事”的方式传达出了深刻的道理。

美在“故事情节层进式的反复”。

美在故事中的“五十年”。

美在“眼睛”的描写贯穿整个故事。

美在上帝对爱情的不解和深思。

美在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的爱情……

上一篇:静听学生言语生命的拔节 下一篇:对话孙双金:缘情\问智\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