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中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时间:2022-09-17 10:02:28

中日文化中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摘要: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近邻,在文化方面有好多共同点,比如都属于汉字文化圈,都遵从中国的儒教礼仪,都信奉“神”等,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交往史。但是,在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中还是时时产生误会、碰撞,原因自然是对对方的文化、缺乏了解。本文试着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中日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交际;言语;非言语;差异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近邻,在文化方面有好多共同点,比如都属于汉字文化圈,都遵从中国的儒教礼仪,都信奉“神”等,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交往史.但是,在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中还是时时产生误会、碰撞,原因自然是对对方的文化、缺乏了解。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试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日文化的差异。

一、言语层面上的文化差异

在言语交际方面,笔者的教学对象多为来自大贸易公司或是政府的日本人,因此在文化素质和个人素质上都水平较高,这些教学对象经过一年的学习,大多能够达到在中国国内进行日常人际交流的水平,所以在语言上的基本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掌握了一种语言并不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很多学生曾说,虽然汉语已经很流利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他们普遍觉得中国服务员的态度不够热情、亲切,即使是在王府井或者星光天地这样的高档购物中心也概莫能外。比如学生曾经抱怨:“如果我试穿了几件而不买,服务员就会冷眼相待”。而在日本,在和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非常注重礼貌,不会说出拒绝或者不满的话,也不会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如果一个人在店里挑了很多衣服试穿都不满意,店员会礼貌地鞠躬,愧疚地说:“对不起,没有适合您的衣服,浪费您好长时间,希望您下次再来,谢谢您”!不过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实店员真正的意思是:你这个人,真没有教养,也不先搞清自己需要什么再来买。通常日本人会立刻领悟到店员的真正心意,显然日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不满,但是并不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比较直接的表现出来。外国人即使懂日语,若不跟日本人长期交往,也不会领悟出对方的真正意义的。

再比如,中国人如果应对他人的邀请,大多会直接说“不”,或者是“好的”可是日本人不会直接说出来的,就算是不行他们也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说“我有事”之类的让对方领悟他不能去了。还有就是吃饭时,当人家再让他吃的时候他会说“けっこうです。”是好了的意思,也就是不吃。可有的时候他吃也说这句代表好的再来点,这就要根据说话人的表情及当时情景来判断了。

日本人用“显像”和“意象”同时表达。“显像”看得见听得见,注重礼貌,并非真正的心意。“意象”才是真正的心意,需要对方去领悟和体会。

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这种显像和意象的矛盾常常发生。比如曾经有位日语很好的老师第一次教一个日本学生,上课时学生对老师非常礼貌,也和老师积极配合,老师说的笑话他使劲笑,老师问的问题也都回答得丰富多彩。但是过了两天这个学生就私下和办公室说:“这个老师不适合我,我要换老师”。办公室去找这个老师沟通,去问为什么,是否上课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位老师相当诧异,觉得上课的过程很轻松愉快,没有看出任何不满,怎么就要换老师呢?显然这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已经感觉不满,但是他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还让这位老师有课程进行地非常顺利的错觉。这其中的内涵的深奥和深刻,以及“度”的把握绝非只通日语,而不了解日本文化、历史国情的人所能领悟的。

其次,即使是流利使用汉语的日本人也会有很多词汇带有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日本人典型的开场白是: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还有挂在嘴边的:辛苦了。这样的词汇虽说是汉语,但是我们没有使用的习惯。他们学习了汉语之后还是依照日语的思维去使用汉语。所以在言语层面的背后还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二、非言语层面的文化差异

这样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言语层面,其实更多的文化差异体现在非言语层面上。例如空间观念、家庭观念、礼仪、习俗等等,更能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

从生活中的点滴我们就可见一斑,比如使用的筷子两国就有不同。首先不同的是,在日本,男用筷子比女用筷子粗,可是在中国没有这种区别。另外,日本有一种夫妻饭碗也是一样,男子用的比女子用的大,这样就显得女子吃的少,显出了女子的文雅,而在中国没有这种观念。所以无论男用的还是女用的都毫无分别,更不像日本那样规定这双筷子谁用的,这个饭碗是谁用的。

还有筷子的长度,中国的筷子和日本的比起来长得多。大概是因为吃中国菜的时候,大家围着大桌子吃,桌子上往往有很多菜。如果用长筷子的话,远处的菜也可以轻松夹到,而且还可以帮自己旁边的人夹菜,表示礼貌和好客。日本菜就不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菜,夹菜毫无困难,也用不着帮别人夹菜。所以中国的筷子长,日本的筷子短。

另外,日本筷子的头儿是尖的,相对来说,中国筷子头儿是粗的。这个区别很难解释,我想,这是因为日本四面都是海,主要吃鱼,而中国人大部分生活在内陆,主要吃肉。日语中有一个词叫“酒肴”解释成“鱼”,汉语中也有一个成语“酒池肉林”。从这两个词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和中国人主要吃什么了。那么,吃鱼时就必须用尖尖的筷子剔出鱼骨头,而吃肉就不需要这样了。从小小的筷子就能看出中国与日本的不同,说明各个国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都渗透在每一个细小的地方。

在日本点菜,那是很省事的,菜单总是一成不变,就那么几样,配料都一样,大众化的料理店的定食(套餐)有些变化,但基本上也是星期一什么菜,星期二什么菜,这是固定下来的。日本的菜单具体而形象,外国游客到日本,看不懂文字也没关系,菜单上多有食物照片,按图点菜就行了。很多料理店门口还有惟妙惟肖的食物模型,形象逼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人们的食欲。日本菜单上的名称比较写实,而中国的菜单有时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少中国菜名比较抽象、神秘、华丽,难以与国际接轨,据说中国菜名翻译成外文是个大难题,老外曾想当然地把“童子鸡”译为“没有性生活的鸡”, 把“红烧狮子头”变成“烧红了的狮子。”

在中国点菜,多是服务员手写,而在日本,服务员用一个像计算器大小的点菜器输入客人所要的菜,一按就成了,有的料理店把点菜器放在桌面,让顾客自己操作,这一方面显示日本科技进步,点菜也实现高效、高科技;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菜单简单,因此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中国的菜单变幻莫测,客人的要求很可能超出菜单范围之外,所以还是人工操作比较好,日本式的机械化的点菜方式不符合中国国情。

还有一些在贸易公司工作的学生曾经诉苦说在中国想要拜访政府人员真是摸不着头脑。日本人的一般习惯是,计划拜访哪位大人物,一定是越提前预约越好,比如提前三个月,甚至半年就要联系,好把人家的日程占上。一旦定下来,就会讲究信用,不能随便更改,他们是以联系的先后来论的。可中国不是,越是大人物,日程越是定不下来,即使定下来,也不能保证不变更,有更重要的事情一定会调整的,所以一般不会轻易过早地答应,中国是以重要性来论的。如果是日本人要见中国的领导时,问题就出来了,日本那边很早就要安排日程,所以从上到下天天催,而中国这边又迟迟定不下来。天天跟人家秘书联系,人家也很烦。所以作为中间人就很为难,因为让两边的人理解,就得从中来回解释。

还有一种现象很微妙,中国这边的事情是,秘书说见不了的,未必真的见不了,只要领导在北京,又没有特别重要的安排,那就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联系的火候一定要拿捏得准确,什么时间联系,什么方式联系,尤其是找谁去疏通很重要,这一点应该是中国特色吧。

由此可见,文化的差异无处不在,不但存在于言语层面上,更存在于非言语层面上。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中日跨文化交际从广度到深度都在加大加深。我们是互相理解也好,互相讨厌也好,总之中国和日本不能不接触,我们应该本着开放的态度加深两国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03)

[2]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3]赵国辉.浅论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上一篇:刍议虚拟计算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