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书香校园建设初探

时间:2022-09-17 08:43:34

校园文化与书香校园建设初探

【摘要】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以及打造书香校园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书香校园;设想与建议

小学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对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要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

理论上,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元形态。而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建设,如教学建筑、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二是软件建设,如校园墙面、楼廊、橱窗的布置,班级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实践表明,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管理应该围绕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打造特色书香校园这两个核心主题来加强对校园文化理论的运用与研究。

一、构建多元校园文化的设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要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把学校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开心”的特色书香校园。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构建多元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着手。

设想1.强化办学特色,彰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设备、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为此,我们要注重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人人有责的思想。校园规划应以新颖、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合理设计绿化区域,整个校园做到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设想2.完善工作措施,提升校园精神文化。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工作措施,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等,努力培养“厚德、博学”的学校人文精神。一方面,大力倡导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

设想3. 细化常规管理,优化校园制度文化。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要求学校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全”,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强化过程管理,逐步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公正、公平、积极向上的校风。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重视教代会、职代会的作用,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设想4.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校园行为文化。

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是历史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积淀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凸现其特色。(2)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学校培养人才要在提升教师素养的基础上下功夫 ,配合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创新特色行为文化。在规划时,要着力以特色立校,体现校园行为文化特色。

学校应注重开拓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途径:(1)把升旗仪式、校会、晨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2)把各种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活动、清明扫墓、“六一”儿童节、劳动节、国庆节、革命传统教育等。(3)把班队活动、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延伸部分。(4)把科技制作、艺术表演、体育运动会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打造特色书香校园的建议

打造特色书香校园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创建书香校园,目的是通过书香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使师生共同发展。如何构建书香校园,着力塑造学校形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校长要发挥带头作用。一名喜欢读书的校长,才会带出一支喜欢读书的教师团队,才会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校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示范作用。组织全体教职工每个季度作一次读书专题报告,增强教师“读书是一种责任”的意识。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强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加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感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晓天下大事。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要求每人全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同时,抓好学校的读书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经费要保证,有督导,有检查,有总结,让读书活动不流于形式。

2.开展共建图书角活动。学校要充实课外阅读书籍,制定阅读制度,落实阅读计划,在班级内开展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展“征集名言,制作书签”评比展示活动,让学生把喜爱的读书格言和优美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由学校统一汇集展示。

3.举办主题鲜明读书活动。学校要举办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读书活动,特别是组织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相关的征文比赛活动。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获奖的学生给与适当的奖励。班主任要做好导读工作,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或美文诵读比赛等。

4.抓好宣传培养情操,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注重各种艺术文化的熏陶,办好学校墙报、橱窗,坚持做到:每月一期,有专人负责,有专题内容。在楼廊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书画作品。教室内张贴国旗,班班有读书角,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每班确立一个主题,要求文化布置各具特色。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开设写生、科技小制作、剪纸、绘画等兴趣班,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同时,学校要善于运用教学设施和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等。

总之,校园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特色书香校园是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

上一篇:小班孩子的口语训练之我见 下一篇:PROTOS70卷烟机工艺参数与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