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交往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10-13 06:25:18

六岁儿童交往能力的探究

【摘要】本研究发现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如下问题:1.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2.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方法。3.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态度明显消极被动, 同伴关系较差。

【关键词】六岁儿童 交往能力 探究一、问题的提出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伴交往的顺利发展以及和谐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分析法。我运用了自然观察,因3-6岁儿童还很难用语言表达更多信息。在平时观察中按具体情况又用到如下方法:“与老师交往”用了活动中定期观察;“与同伴交往”用日常观察;“同伴地位”用了个别测查;“交往策略”用了情景观测和日常观察;“与陌生人交往”用了定期观察。

2.问卷调查分析法。为了掌握家长对幼儿交往所持的态度,也为了消除家长顾虑是其对教师建立信任感,我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见附表 表--3]

3.文献研究法。我参考查阅了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收集渠道:一资料室收集。二通过图书馆收集文献。三通过参加幼教研讨会收集资料。四上网查阅资料。

4.同伴提名法。同伴提名法主要是通过对每个实验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是受欢迎、被排斥还是被忽视等情况来了解幼儿的同伴关系状况。本研究在前期采用了此法对大一班50名幼儿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大二班幼儿,年龄5-6.5岁,共50人(男33人,女17人)。

表-1 大二班幼儿年龄分布情况统计表 总人数:50人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观察幼儿同伴交往现状。

表--2 幼儿交往现状抽样调查表 总人数:50人

此阶段抽样调查表是从交往、同伴交往、哪种类型的同伴交往三大部分组成。

其次,又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状况作了调查。

第二阶段:掌握家长对幼儿交往所持的态度,此阶段用了问卷调查法 [见附表--3]家长所持态度可分为三个类型即:教育鼓励型(A.能对幼儿交往予以指点关照B.能对幼儿交往予以鼓励的)、控制及限制型(A.害怕幼儿在交往中受人欺负B.担心幼儿在交往中弄脏衣服)及反对或放任型(A.不支持幼儿从小与人交往B.随幼儿性格自由发展)。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同伴间社会交往现状的情况分析如下:

1.同伴间社会交往现状调查统计表。

表-4 幼儿同伴间社会交往现状调查统计表总人数:50人

此表显示有的孩子因待人欠和善未能被人接纳或因自己私心太重,也有极少数由于胆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如大一班有位幼儿从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做早操也不参加区角活动,家长也为此找我们说过,说如果孩子不愿去就别让她参加了让她一个人看书吧。但许多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来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玩。”

2.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同伴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同伴交往关系存在着问题。

(二)对家长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表--5 家长问卷调查统计表 人数:50人

因为这三项内容不可横向比较,因此我又做了一个复合条形图来进行纵向对比:

(图一)

(附表): 表--3 家长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为了了解您对幼儿社会交往所持的态度,希望您能如实填写本表,以此来让我们共同关注和讨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衷心地感谢您们的参与合作!

幼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请您根据您孩子的日常表现及真实情况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 ”

上一篇: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临床观... 下一篇: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