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01:36:44

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也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其主要途径是提高学校的美育功能。美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美术课缺乏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把美术教育列入“小三门”的副科之列。经了解,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都存在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课时不足、教学设施简陋、课堂被占用等现象。

关键词:教育;美术;兴趣

近些年来,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在大张旗鼓地呼喊着提高“素质教育”,这种局面表面上有所改变,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及升学率的长期影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如一只笼中鸟,属于自己的空间还很小,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改善已是当务之急,应让美术教育与其他课程一样,享受应有的阳光雨露。

一、培养师资是重要前提

根据农村特点,我们要以具有农村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为目标,在学校中建立一种优化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充分体现具有现代意识的个性品质的发展。

1.建立起培养具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特点的新的美术专业课程结构,使课程结构遵循“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在基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地方特色的专长与兴趣。比如,开设小花帽制作哈萨克刺绣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课程。可让学生在独特的艺术实践中实现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从而培养了脚踏实地的精神、敏感性和扎实的专业应用能力。

2.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不仅要会画,而且还要会讲。可组织全校青年教师开展“优质课”竞赛活动,围绕一个中心课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有计划地、系统地探索教学规律,青年教师一旦创造性地掌握了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就更有吸引力了。

3.美术教师应具备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例如,组织宣传、美化校园等各类美术活动的能力,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技能竞赛,如美术字、手工制作、墙报设计、广告宣传画、简笔画,此类活动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久而久之,能有效地锻炼出他们的全面的应用能力。

二、完善教学条件是有力保障

1.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要求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共同采取有力措施,擦去应试教育的印记,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为美术教学创造条件。如,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校内组织教研活动,并尊重美术教师在专业上的一些要求,归还被侵占的课时,给予一定的教学时间,建立专用教室,并增添各项设备。

2.倡导师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教具、学具,改善教学条件。如,画静物所必需的瓶瓶罐罐、日常用品、蔬菜瓜果等可动员学生回家筹集。

三、激发兴趣是生命之源

兴趣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关键。正如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为了使美术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得用一切办法调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1.加强教师责任心

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教学研究中,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差异较大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次备课,使学生易于接受。

2.教师以自身为榜样,去影响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像艺术家一样进入角色,以饱满真挚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做到言为心声、言之有情、声情并茂,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同样的感情”。

3.开展活动是魅力的体现

学校要经常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美育活动,展示教学成果,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例如,开展一些美术作品展,展出师生的各类优秀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在课堂外继续获得多侧面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学习生活,获得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另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举行一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来展示教学成果,也可以因时制宜,开展一些季节性的活动,如举办风筝比赛、节日卡片设计等,或美化校园、家庭环境比赛等。总之,要让人感觉到美育的春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四、因地制宜,向生活拓展

艺术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把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深深扎根于自己的土壤,我们就会赢得城市中小学所缺少的优势。针对农村美术工具相对难买的情况,可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生活资源和自然资源来有效地开展符合农村儿童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如,根据我们当地花草多、豆类多、小河石子多的特点,用叶子、豆种、石子作为拼贴画的材料,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而且作品富有情趣。

综上所述,要开展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教师的积极开拓。我相信,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农村中小学美术课也将会拥有一片越来越广阔的蓝天。

上一篇: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6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开启音乐课堂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