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请三“思”学生之“想”

时间:2022-09-16 10:23:56

语文教师,请三“思”学生之“想”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属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外显。而这些外显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一个隐性过程――“想”(这里的“想”,说的是“思考”,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常说的“思维”)。“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无论“想”什么都得运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是依靠语言。一句话,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盏灯,“想”就是总开关。

近年来,笔者一直比较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想”的现状、“想”的过程、“想”的价值。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想”,不会“想”,甚至远离文本而胡思乱想。出现这种种现象的根源在教师。要提高学生“想”的含金量,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就必须三“思”学生之“想”。

一思:学生真正“想”了吗?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 天游峰的扫路人 》,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寻找感动”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课文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写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请大家放声读课文,想一想:‘天游峰的扫路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哪儿最令你感动?’”教师说完,同学们便开始读书。可学生的读书声刚停,教师随即请学生交流阅读感悟,不少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就示意学生站起来,并不忘面带笑容地说:“说错了没事,关键是勇于挑战自我。”结果,学生给出了很不理想的答案。

【评析】读书思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需要时间的。这一环节中,学生真正“想”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位教师如此高速运转教学流程,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教师心中注重教学设计,而没有学生,更谈不上“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了;二是教师追求表面的“气氛活跃”,耐不住“冷场”状态,急忙与学生“过招”,这也是“目中无人”的表现。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过程十分急躁。在高速运转的教学流程中,许多学生无所适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如蜻蜓点水,更谈不上“思考”了。其实,真正的阅读,绝不是读一两遍就可以的,它有个对文本的内化过程。这就需要时间,特别是认真阅读、静心思考的时间。与文本的“亲近”时间越长、思考越充分,个性感受就会越深刻,学生的感悟才会是“原汁原味”的。树木生长得慢,质地细密一些,语感培养就好比树木生长,让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领悟、升华,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真的读书,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读思结合”中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二思:学生是紧扣文本“想”的吗?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 二泉映月 》,学生熟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坎坷,感悟情怀”。

师:(音乐起)又是一个中秋夜,双目失明的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又来到了二泉。夜深人静,月光清冷,他静静地聆听着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是什么声音呢?

(显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齐读)

师: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似乎听到了伤心的哭泣,似乎――同学们,真的是泉水在叹息、哭泣吗?

生:不是。

师:是谁在叹息、哭泣?

生:阿炳。

师:又是谁在倾诉、呐喊?

生:阿炳。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生:阿炳为再也看不到家乡惠山二泉的美景而叹息!

生:阿炳请了哪几位大夫为自己治疗眼病?

生:二泉的水污染程度如何?

生:无锡的惠山还有哪几处著名景点?

师:你们想得真多!

……

【评析】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学习语言、发展情感和思维应立足于教材,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拓展。这个片段,学生的“阿炳请了哪几位大夫为自己治疗眼病?”“二泉的水污染程度如何?”“无锡的惠山还有哪几处著名景点?”这真的是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想”到的吗?很显然,这不是根据文本语言材料所能“想”到的,更大的可能是根据他们过去已有的阅读基础所得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想”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并不是要把学生变成脱缰的野马。教师任凭学生胡编乱造,反而说“想得真多”,学生借助可感材料“思考”的能力就会日渐萎缩。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阿炳为什么要深沉地叹息、伤心地哭泣、激愤地倾诉、倔强地呐喊呢?我们细细品味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一定能够感悟阿炳的情怀!”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抓住文本丰富可感的语言材料,积极思考,读中感悟,有效地激发自己的悟性,提高自己的言语智慧。

三思:学生“想”对了吗?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 三打白骨精 》时的实录片段。

师:学完这个精彩的故事,相信孙悟空是你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了。说一说,你敬佩他的哪些品质?

生:我敬佩他坚定不移,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

师:说得很对……(话还没说完,另一学生举手了)

生:(学生站起来时有点犹豫)老师,我有其他的想法。

师:说吧,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说出来。

生:我觉得白骨精也有我敬佩的地方,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师:(略一迟疑)哦,你想得可真是与众不同,很了不起。

生:老师,我也觉得孙悟空没有白骨精那般聪明。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第三次还使用了离间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生:是呀,前两次孙悟空直接劝说师傅不行,第三次就应该采用另外的办法。

……

【评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等都是《 语文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我们不少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便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展示个性,甚至对存在问题的想法或理解,不少教师还大加赞赏:“很有个性!”“想得真新颖!”我不禁要问:学生“想”对了吗?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也许因为“创新思维”“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等这些词在脑海闪现,根本没有思考:学生“想”对了吗?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再思考,在思考中明白:坚韧不拔、机智等应是用在正途上,而在“邪道”上不能提倡。

在日常听课中,笔者还遇到过这样两个例子。一位教师在教学《 司马光 》时,一个学生这样说:“司马光不应该砸缸。如果当年那口缸没有被司马光砸破的话,那口缸现在就是无价之宝了。司马光救的小孩不能与这无价之宝相比。”一位教师在教学《 丰碑 》时,一名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军需处长做得不妥当,因为军需处长的价值肯定比普通士兵高得多!”……面对学生思考中出现的错误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发现他们自我思考的失误。正确的,我们也可以启发学生抓住语言材料再思考,让“多元”的反应更深刻更富个性。

当然,聚焦学生的“想”,仅仅思考以上三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思考:怎样让学生敢想、会想?怎样使学生的“想”更有条理?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想”更具创造性?怎样使学生的“想”与表达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想、正确地想、合理地想、严密地想,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又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如东县掘港小学,江苏 如东,226400)

上一篇: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将文言文教学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