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助力学生成才

时间:2022-09-16 01:15:49

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助力学生成才

摘 要:写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初中生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关键词:提高;写作;能力;成才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作文,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离不开观察,培养训练学生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是练习写作的前提。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和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备一本“随心录”,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事物、景与情随时记录下来。如此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农村初中生有的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拓、积累的素材也少。要提高写作水平需要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开展作文竞赛、兴趣小组、演讲朗颂会、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写作资源,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让他们在浓厚的校园氛围中,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作的思想情感,就会达到出口成章、得心应手的效果。

二、培养高效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效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底气,为他们的写作积累沉甸甸的素材,以便写作时出笔成章,游刃有余。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阅读入手学习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感情,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更多地关注于电视、电脑网络,很少有人能有闲情逸致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是中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由此造成了写作兴趣的丧失,习作时畏惧心理的产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必须着力强化有效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钻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弥补智能的不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多变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培养他们对写作的良好情感和兴趣。实践表明,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培养其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讨论交流。对于说得好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不足的要进行指导。当学生从书中不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时,阅读兴趣就会慢慢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就会慢慢提高。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充分说明了培养阅读习惯对语文的重要性。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可忽视这一点。

三、加强写作训练――反复锤炼语言

初中写作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二两个学期,以基本表达能力培养和记叙文写作为主,主要训练观察能力;第二、三阶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第四阶段主要训练分析综合能力及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加强作文训练内容与课文教学的联系。教育家叶圣陶说:“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想法,从创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其广泛的代表性,内容极其丰富,所蕴含的想象力也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作文训练只有与学生生活联系,才会找到源头活水。为加强这种联系,我们要求作文命题必须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

通过写作心理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过程实际是写作主体由感知到内容,进而达到外化的过程。感知的过程,就是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个人的兴趣、创作的激情,推动着写作过程。写作训练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平时虽然读了很多书,积累了一定的习作素材,但对于这些素材学生却不会合理地加以运用,缺乏一定的习作技法,从而导致写出的文章仍然不够精彩。具体表现为:①作文平铺直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掌握好“详写”和“略写”,使文章浓淡相宜、疏密有致。②空洞平淡。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想象和描写。所谓“描写”就是用形象性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用绘声绘色的手法,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神态、动态具体真切地勾画出来。从而让所描述的情景能够直接诉诸于读者的感觉器官,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指导学生进行描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贴切。即描写要做到恰如其分,符合实际;二要抓住特征。即要通过描写突出被描写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三要为表达中心服务,与中心无关的描写应尽量少写或不写。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在行文中,可引用诗词佳句来增添文章的情趣,增添新意。可妙引经典句式,以此来优化文章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方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人物景象的描写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这样,既强化了读者的印象,又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甘肃省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

上一篇:对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 下一篇:德育案例――卡尺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