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服务之路

时间:2022-09-16 03:20:12

软件的服务之路

硬件和网络性能的提升为软件发展开辟了巨大的空间,而业务与IT的日益融合又要求屏蔽IT的复杂性,服务转型成为了必然之路。

纵观软件产业近几年来的热门词汇――SOA、SaaS、云计算,我们其实都可以看到服务的身影,除此之外,一些软件领域的服务转型之路也在悄悄地进行,咨询服务在软件企业的营收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增长。软件向服务转型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刀真枪地行动,软件的服务化也巍然已成大势。

在未来软件完全服务化的时代,如果再回顾当前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这几年是软件向服务转型关键时期,因为它正在奠定未来服务化的基础。

这个关键时刻,由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软件世界》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软件CTO&CIO年会”以“软件向服务转型”为主题,邀请业内的CTO、CIO共聚一堂、各抒己见,探讨对软件服务之路的思考。

经过为期半天的讨论,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其对软件向服务转型的看法和体会,其中国家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处长孙洪林从企业CIO的角度,表达了他对软件向服务转型后需要配套的人才结构调整,项目管理改进方面的思考。

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则从IT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中企开源多年来在SaaS方面的探索经验、心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长风开放标准平盟秘书长肖澜则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表达了对软件发展未来的展望,以及对中国软件企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未来的软件形态

当前,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的、先导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软件产业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软件产业2008年1至11月产值达6977.3亿元,同比增长30.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8个百分点。而其中软件技术服务增长尤为迅猛,收入达1239.7亿元,增速比全行业高7.8个百分点。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软件产业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中国IT产业“重硬轻软”的畸形发展模式。

根据IDC 2007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的软件服务产业规模占整个IT产业的比重仅为25.8%,而同期全球这一比重为61.3%,美国这一比重更高达69.9%。

另外,随着硬件的同质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软件将最终成为IT产业的主导,这已经成为众多业内专家的共识。一些传统的硬件巨头也已经开始了涉足软件的步伐,例如惠普、思科、诺基亚等。

在未来的云计算时代,一些专家更是做出了大胆的预测,Plat-form CEO周松年认为,未来将只剩下几大服务运营商,以其为核心,存在大量的应用提供商和咨询商,这时候大型的硬设施只集中在几大运营商那里,硬件企业将受控于软件企业,硬件的地位也将逐渐降低。

软件越来越重要后,其形态会发生哪些变化呢?21世纪初,《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IT不再重要》的文章,引发了IT未来发展方向的世纪大讨论。其意思就是,随着IT的快速发展和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IT将会像公路、电、水等一样,最终变成基础设施,而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就像你不会整天去关心家里的电、水该怎么用一样。

如何简化复杂的IT设施是所有产业界人士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课题,除了技术上的努力外,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服务实现。它屏蔽了IT的复杂性,让IT从有形变为无形,让用户感觉不到IT的存在,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的创新上,同时这些创新可以得到IT随时的响应。

服务其实是IT发展到最后的必由之路,对软件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更加的看不见摸不着,更适合用服务的形式来表现。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停滞或者缓慢,专家预测,刚刚开始的2009年,全球经济环境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并且可能会更加严峻。恶劣的环境有时候反而不是坏事,对于软件产业来说,它不仅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洗牌,优化产业环境,还可能会加速软件向服务转型的步伐。

因为更多的企业愿意选用服务来降低自己的开支,少走一些弯路,尽管会冒一些风险。而更多的软件企业也更倾向于服务模式的尝试,因为服务提供的稳定收入可以帮助企业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

以服务的心态做软件

对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未来,肖澜总结了三大趋势,一是整合,软件巨头通过资源整合(收购等形式)打造一体化的产业链。二是转型,软件服务化的发展潮流驱使企业转型,最明显的就是催生了SaaS产业。

此外,在向服务转型的方向上,软件企业也在进行各种各样探索和尝试,包括运维服务、IT服务管理,如神州泰岳公司,业务运营服务、IT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如中企动力、用友工程、神码融信,信息化咨询,提供解决方案与实施,如用友、太极、华迪。最彻底的是信息服务业如各大门户网站、网络游戏服务商、万方数据、闻言科技等。

第三是融合,软件日益渗透到各行业当中,成为其应用的一部分,软件产业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使软件工具的范畴成为功能的代名词,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未来就是软件无所不在,而又不知不觉。

软件从“有形”转为“无形”,使用者和消费者对软件从“有意识”到“无意识”。就像PC的应用一样,未来的软件使用就像个人用水、电,办公室用Excel表格一样,成为一件理所应当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不是现在的状况,一个个劳师动众的项目实施,一次次人员的培训、流程的梳理。

纵观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发现几大热门领域都和服务息息相关。首先是开源运动和开发标准,它改变了软件研发方式,降低了技术壁垒,为软件服务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软件即服务,它改变了软件的销售方式和使用方式,软件产品逐渐以租代买,软件产品价格直线下降最终免费送产品,靠软件服务或增值服务赢利,大大冲击了传统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模式。

另外就是SOA技术架构,它改变了软件的生产方式,拆除了软件技术与用产业务之间的藩篱,推动了软件与业务的融合。

肖澜指出软件产业正在从小众的“高精尖”高技术知识密集产业转变为大众的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必须从技术导向转为市场导向,遵从服务业的规律,而企业要想加快向服务的转型,就必须跳出原有的定位,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服务业的心态和方法来运营企业。

“未来软件业和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并无太大区别,软件人士一定要把自己高科技、引领时代的优越感刨除,真正以服务的态度来对待客户。”肖澜说,

而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在关注点上进行转变,从“企业厂商”到“用户意愿”,软件服务业将更加关注用户,关注用户的体验。其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随需服务,跳出产业、融入社会,向服务业演进。而最关键的就是学习借鉴服务业模式,热爱服务、学会服务、创新服务。

肖澜认为中国软件服务业的发展出路必须坚持三个方面:创新为本、服务为根、联合为术。软件产业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创新,还要在服务、业务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而坚持服务为根就要做到用户至上,服务随需应变,创造体验经济。在整个产业层面上,要形成成熟完备的产业链,就要加速专业细分,实现联合协作。

上一篇:自动化测试框架:与FinaIBUIder 下一篇:打造信息安全工作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