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探讨

时间:2022-09-16 02:32:06

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探讨

乒乓球多球训练是通过连续送不同落点、旋转和力量的球,可以加大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很多优秀运动队采用此方法。上海市少儿乒乓球业余训练,也经常采用多球训练,但如何合理地安排多球训练,科学掌握其运用时机,合适的负荷强度,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次组织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闸北区业余体校乒乓球队的15名(1992―1995年出生)从事业余体校训练三到五年的少儿乒乓球运动员。

研究方法是:按多球训练方法,分三组(60球、100球和35球)由同一教练员用同一频率供球,受试运动员竭尽全力进行“推―侧―扑”多球训练。分别记录队员运动前、运动后即时和恢复期心率。运动前心率指安静时测得的每分钟心跳次数;运动中心率即运动后即时心率:10秒钟心跳次数乘以6;恢复期心率是运动后休息3分钟的10秒钟心跳次数乘以6。

1、60球推―侧―扑多球训练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60球组运动员最高心率的平均值已达202T/min,运动员心率相当高(基本已达极限强度)。但需要3分钟才能恢复到运动前心率水平。说明他们是基本能够承受该负荷的,但对身体负荷要求很高。因此,60球组训练,供球频率52+6T/min的强度作为身体训练,可适当考虑,但要谨慎从事。另外,从临场观察运动训练40秒后运动员的反映、判断能力下降,表现为起动慢,步法不到位,动作也随之变形,击球失误增多,命中率只能达70%左右。因此,这种强度作为技术训练是不合适的。

2、100球推―侧―扑多球训练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100球组运动员的平均最高心率在221T/min,3分钟后的恢复率为45%。从少儿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弱,负氧债能力差,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运动负荷。有关研究表明,当心率超过200T/min时,心舒张期过短,充血时间短,血液充盈少,心输出量并不增加。显然,长时间持续在极限心率上对少儿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少儿时的呼吸能力差,呼吸表浅,致使摄氧量不足需氧量的要求,很快达到氧债,进而运动员出现“失控”状态。临场观察,本组与60球组训练出现的反应相似,运动员40秒后出现一系列不良的竞技状态,并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技术动作破坏得更严重,队员普遍力不从心,不能控制自己,致使供球频率减慢,甚至不得不停止片刻,并且击球失误明显增多,同时伴随丢球、漏球现象,击球命中率连5%都达不到。显然,这种负荷强度不但不利于形成动力定型,反之对形成的正确动力定型还起破坏作用。因此这种负荷强度对少儿乒乓球训练是非常不适宜的。

对以上两种负荷强度进一步分析看出,当运动开始至40秒时,临场观察运动员的动作开始变形,各种机能下降。根据击球频率可看出,运动40秒恰好是打35个球左右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35个球进行“推一侧一扑”多球训练,并进一步进行观察记录。

3、35球推一侧一扑多球训练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运动中平均最高心率为191T/min,运动时(40±3)秒供球频率为(52±6)T/min,恢复率(3′)平均为96%。用35个球进行“推―侧―扑”多球训练,用时少,平均为(40±3)秒,供球频率较快,平均为(52±6)T/min,恢复率高。这样短时间对心脏有较强刺激,对提高少儿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是有利的。从临场观察看,少儿运动员的动作质量良好,反应、起动、判断等都较适合比赛的实际需要,并且击球命中率达90%以上。因此这种负荷强度有利于促进形成动力定型,对提高技术是有利的。此种负荷强度适宜技术训练。

动作的改进和提高阶段,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是由泛化进入分化。在这个阶段运用多球训练,将球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固定区域,使击球者在固定的区域里击球,从而达到固定手法,纠正错误动作,较快掌握正确动作;同时,通过供球速度和落点的变化,起到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多球训练比单球练习密度高、强度大,在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多,且运动兴奋性较高,比单球练习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建立起比较固定地动力定型。在这一阶段,供球力量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要基本一致,然后逐步过渡、变化,要注意供球的连续性和节奏性。供球的数量和练习组数可逐步增加,改进动作时,供球的速度应减慢,落点要在固定区域里;提高动作质量时,供球的速度可适当加快,落点有所变化,力量也可适当加大。

上一篇:最后用力阶段影响铅球成绩的主要因素 下一篇:间歇训练理论在摔跤训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