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研究

时间:2022-09-16 01:25:02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研究

[摘 要]以2009年披露高管薪酬数据的211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管薪酬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偏低,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异,且行业内部差异较大;高管薪酬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高管持股比例较低,“零持股”现象严重,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距。

[关键词]高管薪酬;技术创新;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38-03

高管薪酬水平、高管薪酬差距以及高管持股是企业高管薪酬的三个重要衡量指标。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货币性的,一部分是股权性的。对于货币性的薪酬,本文用除独立董事以外的高管薪酬均值和高管薪酬的标准差来衡量,而对股权性的薪酬可用高管持股比例来衡量。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

通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偏低

根据总样本,本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做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果如表1。

从总样本统计结果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值为26.62万元,同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最高年薪平均值280.91万元相比,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偏低。

2.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本文按照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七个区域,对其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2。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占到总体样本的52.13%和24.17%,两者之和接近总体样本的80%。高管薪酬水平最低的是位于华南地区的彩虹精化,其平均值为3.14万元;薪酬水平最高的是同样位于华南地区的顺络电子,其平均值为471.54万元,是彩虹精化的150倍。高管薪酬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平均值为41.14万元,但统计数据中企业数量只占到总样本的2.37%,因此不一定能够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真实薪酬情况;华东和华南地区高管薪酬水平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平均薪酬水平依次为29.37万元和25.96万元。排在第四、五、六位的依次为华北、西南、华中。西北地区高管薪酬平均水平最低,为16.32万元,仅为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的40%左右,仅为华东地区的56%。这主要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先发展区域,薪酬更接近市场的发展;而西部大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不断追赶东部经济,但短时间仍然无法弥补较大的地区差异。

3.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明显行业差异

以《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参考,本文将样本中的企业分为以下10大类: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按行业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还存在着较大的行业差异。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板公司绝大部分属于制造业,占总体样本的比例为79.62%,其次是信息技术业,占总样本比例为11.38%,两个行业占样本总体的90%。其中房地产业高管薪酬的平均水平最高,为156.72万元,最低的是电煤水生产供应业,数值为16.25,前者是后者的9.65倍,差异较大。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平均水平接近;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平均水平较为接近。薪酬水平具体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制造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

从整个行业内部来看,高管薪酬水平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排除只有一个样本的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之外,行业内部最高薪酬是最低薪酬的1.5倍,这种差异最多达到150倍。行业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具体表现为:房地产业主管薪酬是采掘业的1.50倍,社会服务业的1.54倍,农林牧渔业的1.76倍,建筑业的2.62倍,批发零售业的5.07倍,信息技术业的10.16倍,制造业的150.17倍。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现状

通过相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对高管薪酬差距按照不同区域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

从结果来看,东北地区高管薪酬差距平均值最小,为8.57;最大区域为西南地区,其数值为36.87;其他地区的这种差距维持在10~20之间。由于该变量在实际的操作中是经过取对数进行过数据处理,所以实际的地区差距更大。

2.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行业差异不明显

同样将样本企业分化为10个行业,对其高管薪酬差距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表5。

由于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企业数占样本比例极低,可予以忽略。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平均值在16左右,其中,农林牧渔业为13.61,采掘业为11.32,制造业为16.39,建筑业为11.21,信息技术业为15.91,批发零售业为19.50,社会服务业为16.16,不同行业之间的薪酬差距不明显。

三、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现状

高管持股是企业薪酬结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管人员的持股情况可以判断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如果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拥有本公司的股份,将与企业未来的成长息息相关,必然使高管努力提升经营业绩。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发现: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低,“零持股”现象严重

通过表6的结果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平均值仅为6.95%,持股比例较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不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即“零持股”的公司数为109家,占总样本的49.8%,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未让高管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2.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地区差异性不明显

通过表7得出七大区域中“零持股”普遍存在,高管持股比例平均值中最大为7%,最小为3%,持股比例普遍较低,差别不大,但相同区域内企业之间的持股比例存在巨大差异。如华东地区高管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而最大持股比例为64%;华南地区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而最大持股比例达到62%。

3.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行业差别较明显

将中小版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状况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统计,如表8。

从分行业统计情况来看,高管持股比例平均水平最高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比例达到10%,其次是制造业,

平均持股比例为7%;持股比例最低的是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持股比例均为零。从其最大值来看,制造业持股比例达到64%,其

次是信息技术业和批发零售业,比例分别为51%和22%;部分行业持股为零。高管持股行业性差异较大。

通过分析看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不明显;高管持股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地区差异不明显。薪酬结构存在着高管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薪酬差距较小以及“零持股”等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恩众,张文彬.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24-127.

[2]杜胜利,翟艳玲.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J].管理世界,2005(8):114-120.

[3]陈晓红.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50-155.

[4]张显武,魏纪泳.高管薪酬结构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技术经济,2011,6(30):11-15.

[5]方阳春,姚先国.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4):126-133.

Abstract:For the sample to disclosure of executive pay data in the 211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oard,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r executive pay.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ecutive pay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oard listed company is low,there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industries,and internal industry exist bigger differences;there exists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regional differences;executives holding ratio is low,“zero shareholding” phenomenon is serious,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he industry.

Key words:executive pay;technology innovation;corporate governance

上一篇:浅议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下一篇:借鉴伦敦劳合社运作模式探析促进上海航运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