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弯头基准选择和划线方法

时间:2022-09-16 01:14:25

铸造弯头基准选择和划线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核电主管道铸造弯头的设计图纸,结合弯头加工工艺,介绍了铸造弯头合理的放置基准和划线基准,并巧妙借料,达到了最大限度利用毛坯,避开弯头铸造缺陷的目的,同时为后续加工提供了统一而精确的加工基准。

关键词:核电 主管道前言弯头 毛坯划线方法 放置基准 划线基准

核电站主管道是核安全1级、质量等级为QA1级的核岛主要设备之一。具有耐辐照、高温、高压和长寿命、核安全等级高等特殊要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由三个环路组成,每一个环路由一台蒸汽发生器,一台反应堆冷却剂泵(主泵)和将这些设备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在一起的反应堆冷却剂管道(主管道)组成。其中一个过渡段组件,连接蒸汽发生器与主泵,从蒸汽发生器开始依次由下列零件组成:一个40°弯头,公称直径787.4mm;一段垂直的直管段,公称直径787.4mm;一个90°弯头(过渡段),公称直径787.4mm;一段水平的直管段,公称直径787.4mm;一个90°弯头(泵入口),公称直径787.4mm,与主泵吸入侧连接。铸造弯头材质为Z3CN20-09M,制造标准为法国RCC-M标准和买方技术规格书。

在制造上,大尺寸弯头的静态浇铸非常容易产生各种表面铸造缺陷,另外,RCC-M标准M3403要求,浇铸出来后的毛坯件,内外表面去除的厚度应至少等于5mm,这就要求在制定铸造弯头制造大纲时,考虑到可能的表面缺陷,制定合格的铸造工艺和后续机加工工艺,做到用尽可能小的毛坯尺寸来满足技术要求,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弯头整个制造过程中,毛坯弯头基准的确定和划线方法,是确定最终产品在毛坯中位置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工序。好的划线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毛坯,从而减小对毛坯尺寸要求。毛坯弯头基准确定和画线完成,对后续机加工提供统一基准,起到决定性的、精确的作用。下面以岭澳二期核电站主管道90°弯头基准选择和画线方法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1.弯头图纸分析及划线基准的选择

2.1 弯头图纸分析

90°弯头零件图如图一所示

从零件图可知,弯头的内弧、外弧中心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分别为R1450mm和R1443mm)是在同一个圆心点上。但从弯头的截面图看,弯头的内圆、外圆偏心,偏心距为7mm,即弯头外圆中心点,在R1443mm的圆轴线上,内圆中心点在R1450mm的圆轴线上。而且两端的直段中心线与弯头内弧曲率半径(R1450mm)相切连接,注意控制弯头两端直段部分长度,以控制弯头两端的安装距尺寸(1586mm和1616mm)。

2.2弯头的划线基准选择

弯头尺寸基准:从零件图分析可以看出,弯头在设计上,是以内圆轴心曲率(R1450mm)为基准,来确定弯头其他部位尺寸的,而且弯头外圆轴心曲率(R1443mm)与内圆轴心曲率(R1450mm)不重合,弯头弯曲部分内外圆偏心,但弯头内外圆轴心曲率在同一平面上。基于划线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的原则,故弯头弯曲部分划线基准定为:弯头的内外圆的曲率轴心平面与弯头内外壁相交的围线(简称弯头水平围线)为基准。

弯头的放置基准 :在弯头放置基准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到以上基于设计基准所选择的划线基准,还要考虑到后续加工时的安装基准。做到:第一,能准确和方便地在毛坯上找出划线基准;第二,尽量使划线的放置基准与弯头的机加工安装基准一致,故该放置位置是划线基准(弯头内圆曲率中心线)与划线平台平行,也是弯头后续机加工时的放置基准。

2.对毛坯弯头有缺陷的几种划线方法对比分析

3.1 毛坯弯头特点及分析

岭澳主管道90°弯头是通过静态浇铸而成,对于如此大尺寸的静态浇铸件,易发生造型时走模、浇铸时冲沙、浇铸和冷却过程中气体排出不畅、冷却变形等中轴偏心或表面缺陷。除表面缺陷非常严重的需要掏挖补焊外,其余表面缺陷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划线技巧,通过借料来弥补,使表面缺陷位于机加工余量部位,以便在机加工时去除掉缺陷而不需补焊。现我们以毛坯弯头表面有缺陷及端面中心轴尺寸有偏差为例,来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几种画线方法。

我们从以上示意图看出,毛坯弯头内外圆同时存在上下偏心11mm,左右偏心18mm。且毛坯弯头轴心曲率R1443mm和R1450mm是非同心圆。另外表面上有深4~5mm的因浇铸时冲砂而造成的表面凹坑。

3.2 画线前几种方法分析:

第一种方法:

若以毛坯弯头O1点(毛坯弯头端面内壁实际圆心),来确定毛坯弯头内孔和外圆的水平围线(使水平围线与O1在同一面上)时,可使弯头内壁加工余量均匀,毛坯弯头的外圆加工余量不均匀,会出现上方加工量很大,而左下方外圆就没有加工量了(余量0.5mm),不符合产品图纸的技术要求。

若以毛坯弯头直端的O1点(毛坯弯头端面内壁实际圆心),来找出弯头内孔轴心曲率半径R1450mm的圆心M点时,将会使弯头外圆的划线轴心曲率半径R1443mm点与毛坯的外圆轴心曲率半径相差太大(相差11mm),因为毛坯外圆轴心与内孔轴心实际相差18mm,那么就会使弯头外圆的加工量不足,且弯头的曲圆外表面坑不能去除。

第二种方法:

若以毛坯弯头O2点(毛坯弯头端面外圆实际圆心),来确定弯头毛坯内孔和外圆的水平围线(使水平围线与02在同一面上)时,可使弯头的外圆加工余量很均匀,而毛坯弯头内孔的左下方加工余量不够尺寸(小于0.6mm),使直段的孔不符合产品图纸的技术要求。

若以毛坯弯头直端的O2点(毛坯弯头端面外圆实际圆心),来找弯头外圆轴心曲率半径R1443mm的圆心M′点时,会出现毛坯弯头内孔的轴心曲率半径R1450mm和划出来的R1450mm的尺寸相差太大(11mm),使弯头的内曲圆表面不能加工平整,因此不能保证图纸技术要求。

第三种方法(最终确定的划线方法):

第一步:将弯头放置。找出弯头毛坯两直段的内孔圆心。再在毛坯中部选一合适位置,在毛坯圆孔内找一点,此点应位于所在毛坯切面圆的上下等分线上。此三点将确定毛坯水平对称面。

第二步:调节弯头位置,使第一步所找的三点与划线平台平行。并用划针在毛坯外表面上划出水平围线。

第三步;在所放置的弯头顶面合适位置找三点A、B、C,此三点应位于弯头弯曲段,且在大致的R1443弯头外圆中心曲率圆上。以此三点初步确定弯头的曲率圆心M。

第四步:计算出弯头90º的外圆轴心曲率的弦长值;

应用直角三角形的函数计算:sinβ=对边/斜边

用R1443mm的尺寸计算出弯头90º的弦长值AB的长度是2040.71mm;此弦长值将用于确定弯头的90º弯曲部分。

第五步:在第三步所找出的弯头曲率圆心附近反复调节圆心M位置,及弯头直段起始位置A、B点,并结合90度的弦长值2040.71mm,最终确定弯头的实际曲率圆心和弯头直段起始位置,使弯头端面圆满足图八的要求,且要保证弯头的两端的安装距离分别为1616mm和1586mm。该方案将最终能保证弯头有5mm加工量并能使表面冲沙缺陷不会留在产品上,且满足弯头安装距的要求。

第六步。以最终找出的圆心M点,在毛坯顶面上划出弯头内孔的轴心曲圆半径R1450mm。

第七步:划出两端直段起始线,在直段端面上划出直段内外加工圆。至此所有毛坯划线工序完成。

3.结束语

通过对弯头图纸的分析,结合弯头加工工艺,确定了岭澳二期核电主管道产品弯头在毛坯中的位置,选择合理的划线基准和放置基准,介绍了弯头的画线方法,通过巧妙借料,规避表面铸造缺陷,大大地减少了补焊区域,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毛坯,避开弯头铸造缺陷的目的,且为后续机加工、产品组对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确的基准

上一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下一篇:如何选择合适的(变)电站用直流电源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