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9-15 11:31:06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尽情领悟数学知识,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生活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所以,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取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前提是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便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分类”,首先呈现一张生活情境图,这就是淘气杂乱的房间:床上放着衣服,地上堆满了玩具,写字台上到处有书和学具。房间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一见到画面,他们就感受到房间的杂乱无章,产生了帮淘气整理房间的愿望,从而体会到了分类的重要性。学生学起来自然容易了,很多学生能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二、利用直观的形象,唤发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识"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物――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的“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了“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我们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了“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巧设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地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小学生情绪往往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唤起学习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如在教学“9加几”时,经过近20分钟的演示、操作、交流、计算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太浓了,于是我说:“下面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我找了4个学生,每人头戴写有算式的小动物头饰站在讲台前,并看清自己的算式,下面另有4个学生头戴写有得数的头饰,要求他们看清得数。游戏开始,全班同学齐唱“找朋友”歌,帮助8个同学找朋友(算式和得数一致的是好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手拉手,告诉大家自己的算式和得数。一个说:“我是9加8。”另一个说:“我是17。”两人齐说:“我们俩是好朋友。”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学习数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是数学学习的习惯,三是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较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不代表就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就,在较好的数学兴趣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态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低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课上端坐、静听、举手发言,认真书写,细心计算,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数学课本等良好习惯,注意纠正听课时的不良姿势和随便发言、不完成作业、不爱护书本等不良习惯。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培养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是: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养成动脑多思的好习惯、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养成阅读课本的好习惯、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参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等。只有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在好习惯的引领下,学习才能突飞猛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低年级的学生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克服困难、突破难关、树立自信、找到乐趣,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下一篇:内镜下套扎结合小剂量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