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9-15 09:39:58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 要:伴随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非洲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地位重要性不断提升,带动了世界各国在非洲市场的竞争。中非友好交往历史悠久,经贸关系基础稳固,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业发展已经到了新阶段,通过对中非直接投资文献的整理研究,可以更好的指导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与东道国互利共赢。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56-02

关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主要从国外与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加以归纳。梳理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二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

Desai(2004)研究发现,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在非洲市场上除了要实现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外,还要实现政治目标。

Henning Melber(2005)指出,中国投资非洲是为了寻求石油、矿产等资源,以满足自身快速发展需要,这种投资具有进攻性和破坏性,会加剧非洲市场的竞争和利益冲突。

Buckley(2007)发现,中国对非洲投资中政府的参与程度以及国有经济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且在倾向于投资与中国在制度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国家。

Morck(2008)指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推动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Desta(2009)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额和数量相对较低,投资主要为获取廉价原材料,开拓市场。中国向非洲社会工程项目提供无偿援建,促进非洲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发展奠定基础。

Cheung(2009)实证分析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寻求资源。中国对资源丰富国家的投资呈现分散化态势,而且投资额与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研究

Morris(2007)研究发现,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投资,促进了当地商品出口。非洲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既满足了自身经济利益诉求,又逃避了西方和一些非政府组织的“透明化”要求。

Wang(2007)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角色主要表现为援助者,直接投资者,以及基建项目的融资者,多重角色共同对非洲产生影响。作为直接投资者带动了中非经济贸易的发展,作为援助者和融资者促进了非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并且拉动了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的发展。

Shinn(2010)认为,中国投资非洲的不懈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可获得的利益主要有:获得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政治支持。

Whalley (2011)定量分析,发现中国资本的进入对非洲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正反两方面都有,但是更多的是肯定中非投资的发展,认为中国投资非洲是中非双边发展的需要,受资源、市场、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能为双边带来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

韩灵梅(2006)发现,在影响中对非洲投资的决定因素可分为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类,其中以非洲的市场、政治及投资最为重要。

李智彪(2010)通过案例研究指出,政治稳定度、市场潜力、宏观经济环境和双边关系是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主要考量因素。

董艳(2011)实证分析发现,非洲国家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量是影响中国投资非洲的决定因素。

陈岩(2012)认为,东道国的资源状况不再是影响中国投资非洲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东道国的制度以及母国的制度因素,如信贷政策、双边投资协定、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也对中国投资非洲有着显著影响,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中国对非洲投资是对资源进行殖民掠夺的攻击性言论。

张娟(2013)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倾向于投资中国已经密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受市场寻求动机以及文化临近性的影响,多从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且是风险偏好者。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研究

李俊(2002)认为,中国到非洲投资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发展规律,又利于推动双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韩灵梅(2005)指出,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开拓市场,推动边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走出去”政策的实施。

莫莎 (2008)分析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例如,中国对非洲资源行业的投资促进了母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以及资本品的出口;中国利用替换的设备和生产线对非洲的投资促进了出口。

姚桂梅(2009)发现,中国企业在非洲既能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转移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又能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

李智彪(2010)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尤其是在改善非洲国家基础设施状况、发展多元经济、提高经济建设自主能力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黄梅波(2012)指出,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带来了资金、技术,为非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投资在纺织和服装等行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冲击。

任培强(2013)分析了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就业效应,认为在就业创造上,中资企业为非洲创造了较多的普通就业岗位,缓解了非洲国家大量低技能和无技能劳工的就业压力;在就业质量上,中资企业的劳工标准大都符合或超过了非洲国家的法定最低标准。

国内学者对中非投资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结果也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善。在影响因素方面,运用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得出影响中非投资的主要因素涉及政治、资源、市场、制度、金融及劳动力等多个方面;在经济效应方面,可观的总结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给双边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效应,有利的反击了西方某些关于“中国殖民”的不实言论。

三、结语

中国投资非洲是现阶段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是一种双赢的行为。经过多年的磨合与发展,现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中非的经济合作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艳.走进非洲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2011,(2).

[2] 韩灵梅.中国企业投资选择非洲的区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2006,(9).

[3] 黄梅波,卢冬艳.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及评价[J].国际经济合作,2012,(12).

[4] 莫莎,刘芳.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8).

[5] 张娟,刘钻石.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的市场进入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研究,2013,(2).[责任编辑 陈 鹤]

上一篇:突出行业背景与办学特色 构建“环境设计专业”... 下一篇: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学生消费观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