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用语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5 05:58:35

礼貌用语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

礼貌表现的方式和判断的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它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典型行为密切相关。现代汉语中,“礼貌”是由中国历史上的“礼”演化而来的。而西方文化中的礼貌也有着其自身特殊的文化起源和内涵,因此,在中西文化中,礼貌虽有着类似的社会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英语和汉语中的礼貌用语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学好英语,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一、中英文之间的语言习惯

1.称呼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习惯在称呼中带有职业称谓以示对他人的尊敬,如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不论是否为正式场合,都称其为“李教授”、“张老师”、“孙院长”、“方局长”等,而对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如理发师、清洁工、车间工人、厨师、水管工等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人们则习惯称其“师傅”以示礼貌。而西方人不完全是这样,在正式场合,他们经常以职业称呼地位较高的人,如:“格林教授”、“约翰逊主席”等。但他们从来不会以“某某老师”、“某某经理”来称呼别人。在非正式场合,即使是教授或主席也都喜欢别人称呼他的名字以显示亲密。而对中国人来说,对不熟悉的人这样称呼会显得非常尴尬。

此外,在中国,以“小张”或“老李”来称呼对方也是一种非常平常且亲切的称呼方式,但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称呼外国人。

对陌生人的称呼也是不同的,中国人喜欢延伸亲属关系来称呼陌生人和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如:孩子们称呼成年人“阿姨”、“叔叔”,称呼年纪大的人“奶奶”、“爷爷”,哪怕是第一次认识。但是西方人从不以这种方式称呼亲属以外的人,他们通常用“先生”、“小姐”、“夫人”、“爵士”和“女士”来称呼,“先生”、“小姐”和“夫人”通常连同姓氏一起使用,而“先生”和“女士”往往单独使用。

当中国人想招呼过路人,无论对方是男是女,都可以称之为“同志”或“师傅”。但在英语中却没有这个词,他们必须根据性别不同来称呼“Pardon me,Madam.”或“Excuse me,Sir.”。

2.问候与告别的差异

西方人常常用“Hello!”或者“How are you?”来问候。如果要跟陌生人谈话,则往往以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而中国人往往以“你吃过了吗?”“你去哪里啊?”“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在干什么啊?”等作为问候,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干涉他人隐私。

中国很少说“再见”来告别,认为这显得太正式。临别前,中国客人喜欢说“我得走了”“我这就回去”或“请留步”,主人习惯说“请慢走”“下次再来”来送别客人。当两个朋友在路上碰面后分开时,一个会说“我得走了”,另一个会说“下次再聊”“有空过来玩”或者“有时间我来看你”等。而西方人经常以“Goodbye!”“See you!”来告别。

3.表示感谢的差异

中国人表示感谢的方式与西方人也不同。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谢,而中国人则以谦虚的表达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当受到他人赞美自己衣服漂亮时,西方人会说:“多谢了!”而中国人会说:“真的吗?这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反之,如果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对西方人赞美自己的感谢时,往往会被误解为是贬低对方的审美能力,似乎对方对这么普通的衣服也大惊小怪。如果是这样,双方继续交流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当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时,西方人会说:“You are really a great help to me.”“I can’t imagine how I can manage it without you!”“Thank you for enduring so much trouble I brought to you!”“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中国人则说:“不好意思,浪费您时间了。”“很抱歉,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我怕会给您带来太多麻烦。”

4.赞扬的差异

看下面这段对话:

(Seeing a beautiful vase in an American family,the Chinese wants to praise the room settings.)

Chinese:How beautiful the vase is!

Hostess:I spent only one dollar to buy it.

Chinese:Really?I can not believe it!

中国人以令人惊讶的语气表明他真的很喜欢这花瓶,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非常普遍,但对话中的主人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我们知道,美国人非常自信,“Really?I can not believe it!”会让女主人认为中国客人不相信她有能力以这么低廉的价格买到花瓶,从而打击了她的自信心。

更有甚者,西方人喜欢在首次拜访时赞美女主人,他们认为这是礼貌,也是非常自然的表示。但它可能使中国的男主人认为是冒犯,怀疑对方是否对女主人有兴趣。

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人喜欢赞美他们的房子、花园、汽车、妻子、装饰和空间设计等,尤其是那些由他们自己制作的东西。但不喜欢他人赞美孩子的漂亮或聪明,他们认为这会导致孩子的虚荣心。

二、导致礼貌差异的原因

1.看待隐私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隐私内容有不同的看法。当两个中国人见面时,他们的谈话包括年龄、婚姻、家庭、职业、甚至收入,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属于隐私。看下面的对话:

(The man feels close to the young lady.)

He:How old are you?

She:twenty-two.

He: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this city?

She:About two years.

He:Who else are in your family?

She:My father,mother,sister and grandma.

He:Are you married?

She:...

这对西方人来说就像是一次采访或审讯,否则可能被视为是一种侮辱,但它却是中国人的日常对话。在中国,即使第一次见面,人们也喜欢谈论年龄、婚姻、子女、工资等。这对视之为隐私的西方人来说是可笑的。

2.看待个人主义的差异

个人主义在讲英语的国家极具价值,这与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个人主义通常指的是自由、权利和个人的独立。西方人认为尊重个人独立的行为是礼貌的。而对于遭受过一千多年封建压迫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个人主义的。那些在中国或许是非常自然的甚至是受欢迎的交往方式,在西方国家却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威胁行为”。举个例子,中国人为表示关心、热情、礼貌和诚意,会不断地往客人的碗里夹菜,或者强迫他人接受礼物,而在西方就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侮辱”或“危胁”他人人格和自由的行为,效果恰恰相反。

3.礼貌语用差异的启示

不论何种文化背景及其礼貌的具体表达方式,礼貌向来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而普遍受到人们的遵守和维护。我们一方面应该承认礼貌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应该意识到不同文化中礼貌的表达方式和判别标准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受不同文化中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决定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并变化。

三、不同文化的礼貌准则

当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谈时,经常会出现使用语言不当的现象。如果他们不理解这些文化的差异,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良好关系。如中国人讲英语,不符合英语民族的习俗,误用英语表达或不懂正确的英语表达,就无法实现跨文化交流。因此,为了克服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我们就要遵守不同文化的礼貌准则。

1.中国人的礼貌原则

人们普遍认为,谦虚是礼貌最显著的特点。谦虚的品德得到中国人高度重视,因为它有助于改善等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谦虚的习惯对中国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防止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和的思想。谦虚体现在生活的各方面,并已成为大部分中国人贬低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否认他人的赞扬或赞美在中国是一种恰当的语言行为。至少婉拒一次他人的邀请以示谦虚也是中国人的习惯。总之,中国人一直都表现得谦虚,下面是中国人表达谦虚的例子:

American:You did a good job.

Chinese:a.Tha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b.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c.No,I didn’t do it quite well.

面对表扬,中国人很自然地会否认值得表扬的事实或尽量贬低自我的努力,来表现谦逊,这被西方人认为是不礼貌的。再看下面一段对话:

A:Drink some wine,please.

B:No,I do not want to drink wine.

如果中国人像B回应A那样回应美国人,那么他将失去喝葡萄酒的机会,而这一结果却违背了B本来的意愿(他乐意喝葡萄酒)。但是在这种情境下,西方人通常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忽略自我、尊重他人的潜意识。

2.西方人的礼貌原则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事实上在所有文化中都存在着重视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的原则,但西方人对隐私权的重视程度要比中国人强得多。他们甚至把中国人的一些礼貌行为看作是侵犯个人隐私。比如第一次认识,西方人绝对不会以年龄、婚姻、子女、职业、甚至收入为话题,因为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个人隐私。他们可能会谈论天气、足球、假期等,如:

(B is a foreigner,and he is having a holiday in Hangzhou.A is a Chinese.)

A:Hi,how are you?

B:Hi,I am fine,thank you.

A:What are you doing here?

B:En,I’m enjoying my holiday.Hangzhou i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

A:Oh,are you alone?How old are you?

B:En...I’m sorry,but I have to go to the train station,bye!

A对B表现的是友好和好客,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英语国家的礼貌准则,因此,谈论不能继续。北京外国语大学顾越国教授曾正确地把“态度热情”列为中国文化四个基本概念之一。他们以互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甚至收入来表示初次见面的热情和关心。因为中国人认为,对别人关心是一种礼貌,所有的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缩短和谈话者之间的距离。而西方人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他们会觉得对方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总之,礼貌普遍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文化的特殊性。突出礼貌的文化特殊性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语用失误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际活动受文化的限制,不同的文化可能会导致礼貌的表达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的首要问题是,当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最好先咨询一下他们的文化中哪些行为是恰当的,以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对中英文礼貌差异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学好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得来自中西方国家的人们能愉快交流、和睦相处。

上一篇:中国人物画写生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论汉语成语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