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时间:2022-09-15 04:49:48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摘 要:本文从教学艺术的视角,审视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涵盖了教学备课、提问、板书以及组织教学等环节,以达到对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进行深入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

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掌握这一基础工具,对于个人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教学的艺术性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教学艺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艺术表现和科学再现的优化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具体就是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灵活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为取得最佳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在这里需要遵循其科学性和艺术性,又要求教师通过灵活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对教学进行优化处理,且教学的过程充满个性和创造性,使其别具风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形象性。教师借助语言、表情、体态、技巧、图像、音响等方式来表现和传播教学内容的思想感情,变枯燥的、抽象的教学内容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刺激、震撼、滋润、陶冶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情理性。教师的态度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建立在科学再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的,也是需要师生关系融洽方可的,无论是教还是学,对待客观事物的情感都是理智的。

(3)审美性。教师的审美价值或教学的美主要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教师仪态、语言以及板书等都属于外在美,而内在美主要是指教学的风格、意境等,例如鲜明独创、稳定成熟。只有这两种美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显示出教学魅力或审美价值。

2.语文教学备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其中备课是教师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保证。如果没有认真备课,或者只是简单地抄抄写写是上不好课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推敲。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钻研教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学生编写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

3.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重要渠道。课堂提问不仅能起到巩固教学内容、反馈教学质量的作用,还能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对于课堂的提问设计要做到:围绕主题,少而精;顺序得当,重点突出;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难易适度。提问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记忆式、选择式、比较式以及迁移式等。至于如何进行问题的设置,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在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和反复处等地方设置。

4.课堂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堂课都离不开它。板书就像一个“微型的教案”,把知识很简明、形象和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在缩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快速地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整个框架结构的理解,方便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所以板书的设计要具有明确性、直观性、整体性和实用性,最好是图文并茂,无论是文字或线条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构思板书设计时可以从人和物的关系出发,也可以以文章结构顺序为线索,还可以以时间顺序为依据。但是一定要避免板书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五颜六色的标识,让学生眼花缭乱。

5.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

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性是对课堂整体的一种把握和调控,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要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一方面老师可以讲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或笑话来缓解一下教学气氛,在课堂问题时,无论学生回答得好与坏,都要保护其积极性,尽量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时期,要不断地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在不断的追究中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思维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之情。

在创造良好的氛围的前提下,还要抓好课堂教学秩序。走上讲台的首要任务就是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预防性管理,其次就是加强课堂的吸引力,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6.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素质教育的实施,就要搞好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方可提高教学效率,不要逼迫学生增加劳动强度和加班加点、机械训练、搞“题海”战术。老师要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表演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竞争教学法和快乐教学法等。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在掌握运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施茂枝. 创新 务实 立美――浅谈语文教学艺术[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0 (6).

[2]王胜琴, 施茂枝. 创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J]. 云南教育,2000(17).

上一篇:浅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 下一篇:浅谈“母婴护理”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