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煜《虞美人》

时间:2022-09-15 03:27:29

摘要:似乎一位郁郁不得志的飘飘欲仙的文人站在一篇废墟中在吟诵: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细细听来,似乎包含着满腔的思念,满腔的绝望。细细看来,才发现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感叹亡国之痛、思乡之苦。

前言:李煜 《虞美人》 思念

前言:曾有人说李煜绝对不是最好的皇帝,但他却是难得一见的词人,被称为千古词帝。他对皇位并不热衷,但历史使然,他必然要走上那样的一条路,但却走到亡国,这也让他的词中充满了悲愤和疼痛,思念和苦楚,这样的李煜让后人不忍责备他对政治的不认真,却对他的千古绝唱充满赞扬,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文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虞美人》的深刻心境

《虞美人》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全词采用问答式,在短短的八句词中,将他心底的苦,思念的痛表现的淋漓尽致。从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也许很多人不会同情李煜的遭遇,不会赞扬他的行为,他怀念的不过是“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单从诗歌的自身的艺术价值上来说,这首词流传千古并不为过。

诗文中用简洁的话语描述了自己沦为阶下囚后的心情是真切而深刻的,美景的铺垫,结局的感染力都让读者对这首词获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得意万古流芳。

2.亡国成就的一代词人

李煜对政治没有任何的报抱负和企图,却不得不接下统治江山的重任,被俘以后,成就他千古词帝的美誉。很多诗人的成功都得益于政治的失意。这首词中深刻的故国之思感动了很多人。开篇就将愁绪展露无疑,本是美好的春花秋月之境,李煜却希望它早些结束,让读者不禁要问:所谓何愁?如此愤慨。但当继续读下去,看到南唐后主的处境我们突然之间领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是见不得美好的,美好的东西总会带来无尽的乡愁,问天天不答,问人,人不知,问己,却发现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不堪忍受的是曾经的生活和现在的苦楚。凭栏远眺,思念袭来,故国的美好事物仍在,只是物是人非的苦楚根本无法承受,多少的悲愤也掩盖不了那深刻的思念。

亡国之恨让这个才华横溢的皇帝只能将一切感情寄托于钟爱的诗词中,在诗词末尾两句深刻的表达了心底的痛和愁,但却不显矫情,他没有直白的表达他的愁,却用与上文形成对比的回环方式表达了心底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一切的愁绪似乎真的多的如同那一江春水,汇成千百年来的旷世名句被吟诵着。

3.后主的悲情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之作,词中深刻的思念给了宋主除去他的理由。文中字字血泪在控诉着一个失意君主的爱恨离愁, 哭诉自己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沉重悲哀。词中所表现的身陷囹圄的悲伤十分真切、凝重, 也及词本身因其艺术形式要求而具有的高度概括和形象的比喻, 因而叩人心扉, 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作为词人可以如此足矣。

4.从《虞美人》看李煜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人称李后主。他葬送了祖辈打下的江山,他缺少太多皇帝应有的霸气,他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却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的思想,文人的虚荣和浪漫,这让很多大臣深感不满,更是对军事一丝兴趣都没有,甚至连听都觉得厌烦。他的结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是一个必然的结局,身飞家亡是注定的。

李煜《虞美人》是表现绝望的作品,李煜是南唐国主,曾经养尊处优,南唐被北宋灭亡后,他被软禁在北方,过着 “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悲苦的生活让他更加怀念曾经的奢侈浪漫,文字造诣颇深的他在词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特别是那种挥之不去的绝望,使它的思想力度和情感深度达到极高境界,因而古今共赏。不论是词还是诗歌亦或散文的成功都得益于感情的积淀,深刻的真实。从李煜的词中不难看出,虽仅限于自身狭隘的生活圈子,但他不论写宫廷欢乐或男女情爱,也无论写别恨离愁或亡国之痛,皆充满着深厚的真实情感。他的词真挚、深痛、深刻而又凄恻,这些情感赖以抒发的是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从而表现出高超的艺术特色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结束语:

历史因素的限制,李煜接触的世界从来没有离开过“雕栏玉砌”的深宫,从小到大,接触的人有限,对世事的认识很少,书本为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世界,但必然那个世界过于浪漫和圆满,而且没有与人相处时应知的知识。但这个不知世事的人却成为了一国之君,国家需要的是军事、经济、政治的发展,但李煜的世界只有琴棋书画以及诗词,其它都不是他关心的。阅世不深的李煜一旦遇到由一国之尊沦为阶下囚的巨大打击,以他单纯的心就无论如何想不通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幸,命运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他?越想越痛苦,乃至于沉浸在无穷无尽的哀愁之中。他用全身心去感受这种哀愁,用血泪挥洒成《虞美人》一类文字。因此,他所写的忧愁、痛苦、悲哀就不仅仅限于亡国这一具体事件,而体现出对人生命运中悲剧性一面的总体体悟和思考,从而境界独辟,完成由具体的亡国之痛到普遍的人生悲感的升华,为后世留下了悲痛却永恒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2]谢世涯・南唐后主词研究 学林出版社

[3]语文教学与研究

[4]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浮云给力 第5期